羊支原體肺炎的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剖檢變化及防控措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羊支原體肺炎是一種急性、熱性、高度傳染性疾病,是由于感染肺炎支原體而導致。該病全年任何季節都能夠發生,尤其在寒冷潮濕的秋末冬初以及早春時節容易發生,往往呈地方性流行。任何年齡的羊都能夠感染發病,其中小于3歲的羊相對更易感染。該病通常具有3~5天的潛伏期,病程持續7~15天不等,死亡率較高,可超過30%。由于該病具有較大危害,要加以防控?,F簡要概述該病的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剖檢變化及防控措施。
關鍵詞:羊;支原體肺炎;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剖檢變化;治療;飼養管理;免疫
中圖分類號:S858.2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9)03-0098-02
1 流行病學
自然感染情況下,綿羊肺炎支原體能夠感染綿羊和山羊,而絲狀支原體山羊亞種只能夠感染山羊,一般小于3歲的羊易感性最高。自然感染病原體的羊,平均潛伏期是18~20天,短時只有5~6天,長時可達到3~4周,這主要與病原感染量及其毒力等相關。
該病的主要傳染源是病羊,其胸腔滲出液和發生病變的肺組織中存在大量的病原體,主要通過分泌物排出病原。該病往往呈地方性流行,主要以空氣-飛沫的形式通過呼吸道傳播。新疫區一般是由于遷入或者引進帶菌羊或者病羊而暴發該病,牧區一般是由于放牧時病羊和健康羊混群而引起發病。當羊群出現發病后,經過大約20天即可擴散至整群。在氣候寒冷的冬季,該病的流行期平均在15天;在氣候炎熱的夏季,該病能夠維持超過2個月。
2 臨床癥狀
2.1 最急性型
通常一只或者幾只羊突然出現發病,病羊體溫明顯升高,往往可達到41~42℃,精神萎靡,食欲減退或者完全廢絕,呼吸嚴重困難,咳嗽增多,接著目光呆滯,伴有哀鳴、呻吟,最終因窒息而死。
2.2 急性型
發病初期,病羊體溫升高,接著出現濕咳,且持續短,并會形成漿液性鼻漏。經過4~5天,開始流出鐵銹色鼻液,呈膿性黏液,并在鼻孔和上唇附著,干固后形成棕色痂垢。病程通??沙掷m7~15天,部分甚至能夠長達1個月左右。急性型耐過后就會變成慢性型。
2.3 慢性型
通常在夏季發生,病羊癥狀可逐漸好轉,表現出輕微的全身癥狀,精神和食欲狀況恢復正常,期間有流涕、咳嗽、腹瀉,機體比較消瘦等癥狀。如果天氣突然變化或者飼養管理不當,癥狀可能會快速惡化而造成死亡。病程通??沙掷m幾個月之久。
3 剖檢變化
病死羊尸僵良好,口腔內存在一些黏液,可視黏膜發紺。剖檢后可見肺臟發生對稱性的實變,呈暗紅色。胸腔往往存在大量的淡黃色積液,接觸空氣后容易發生凝固。特征性病變是病重羊發生化膿性胸膜肺炎,肺尖葉、中間葉、心葉等處出現局灶性病變,質地較硬,且病變周邊肺組織具有比較清晰的界限,有時肺表面呈灰白色,附著一層黃白色的纖維素沉積。心外膜變得粗糙,心包積液增多,變得渾濁,呈深黃色,心室存在淤血、發生擴張,心肌發生出血;而其他器官沒有發生明顯的病理變化。
4 防控措施
4.1 西藥治療
最急性、急性病羊使用藥物治療通常效果較差,可按體重口服25~50 mg/kg支原凈,1個療程連續使用7天,停止用藥7天,然后再使用1個療程;按體重肌肉注射5 mg/kg阿奇霉素,每天1次,連續使用5天;也可按體重靜脈注射25 mg/kg硫酸卡那霉素,配合每只肌內注射2 mg地塞米松磷酸鈉,同時按體重向直腸深部注入30 mg/kg鹽酸恩諾沙星。
對于沒有發病的羊,可按體重皮下注射100 mg/kg長效土霉素油劑,間隔2天用藥1次,連續使用4次。
按照以上方案治療,疫情被快速控制,死亡數量明顯減少,個別癥狀嚴重病羊也顯著好轉,再用藥治療1個療程就會康復。
4.2 中藥治療
主要采取止咳化痰、清熱解毒、補血活血。取20 g板藍根、25 g黃芪、10 g黃芩、20 g山豆根、16 g黨參、20 g大青葉、18 g茯苓、18 g半枝蓮、15 g川芎、10 g貝母、10 g克甘草,以上為20只病羊的用量,添加適量涼水煎煮,待藥液溫度適宜后灌服,每天2次。
也可使用麻杏石甘湯加味治療,即取銀花、梔子、黃芩、連翹各25 g,30 g麻黃,50 g打碎的石膏,30 g杏仁,桔梗、貝母各20 g,30 g炙甘草,以上為10只病羊的用量,全部研成粉末,添加適量開水沖調,待溫度適宜后灌服,每天2劑,連續使用5天。
4.3 嚴把檢疫關
引種時必須了解當地是否發生過該病,禁止到常發病的地區引種。引進羊時要經過嚴格檢疫,到場后還要進行15天的隔離觀察,確認一切正常后才可并群飼養。屠宰的羊要進行宰前檢疫,只要發現張口呻吟、困難呼吸、臥地不起,要立即進行隔離觀察,如果癥狀繼續加重,則要采取無害化處理;如果癥狀減輕或者完全消失,宰后要觀察肺部變化。
4.4 加強飼養管理
防病、減病關鍵是加強飼養管理,場內外要加強生物安全防范,不允許可能攜帶病原體的中間傳播媒介體(如其他動物、車輛、無關人員以及用具等)隨意出入羊場或者羊舍。舍內長時間保持溫濕度適宜,應控制溫度在18~25℃范圍內、相對濕度在65%~70%范圍內,確保通風排濕性能良好,定期進行消毒,及時驅蟲。
當羊群采取全舍飼、高度集約化飼養方式,羊群容易出現高度應激,經常缺乏各種微量元素或者供應比例不當,推薦每圈懸掛“羊專用營養舔磚”供其自由舔舐,以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消化能力,從而減少發病。
日常管理中,加強監測羊群動態疫情,以及早發現病羊,并盡快采取相應處置。對發病舍的羊群要采取暫時性封鎖,逐只進行檢查,以區分病羊、疑似病羊以及假定健康羊,并進行分群隔離,采取對癥治療。病羊污染的場地、羊舍、飼養工具以及病羊的糞便、尸體等,要按有關規定進行全面消毒以及無害化處理。
4.5 免疫注射
預防該病的主要措施是免疫接種疫苗。羊場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嚴格按其操作,從而有效預防發病。
在我國主要使用兩種羊用的支原體肺炎疫苗,即綿羊支原體肺炎氫氧化鋁苗和雞胚化弱毒苗。其中,羊支原體肺炎氫氧化鋁菌苗通常采取皮下或者肌肉注射,小于6月齡的羊每只接種3 mL,大于6月齡的羊每接種5 mL,能夠持續1年得到保護。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96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