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奶牛多汗癥的發病原因、臨床表現與治療措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奶牛多汗癥是指機體經常自行大量出汗的疾病,并非由于氣候炎熱、過于疲勞、大量運動而引起,通常是由于后天飼養管理不規范,飼料、日糧搭配不合理,飲食失調,久病誤治、失治,外感寒邪,內傷臟腑等導致機體發生氣血津液虧耗的一種疾病。一般泌乳量越高的奶牛越早會出現發病,且排出的汗量也更多,往往在泌乳盛期發生。盡管該病不會造成嚴重后果,但產奶量明顯降低,且乳脂率也降低,損害養殖戶的經濟效益,應加以防治。
  關鍵詞:奶牛;多汗癥;鈣流失;鈣磷比例不當;發病原因;臨床癥狀;西醫治療;中醫治療
  中圖分類號:S858.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9)05-0048-02
  1 發病規律
  在我國,奶牛多汗癥全年任何季節都能夠發生,通常在東北寒冷地區易發,特別是冬季的高產奶牛發病率較高,主要是由于此時光照較少,引起機體鈣吸收不良,從而出現發病。奶牛通常在10月齡至5歲之間發生多汗癥,幼犢和老齡奶牛基本不會發病。高產和中產奶牛的發病率較高,尤其是妊娠中期、后期以及泌乳盛期更易發生,犢牛、育成牛、初產、二胎奶牛的發病率相對較低。據報道,奶牛日泌乳量超過25 kg容易出現發病,而且泌乳量越高,越早發生多汗癥,排出的汗量也越多。一般來說,奶牛往往在泌乳盛期或者干奶期之前發病,最早可見產后2.5個月出現發病,最晚可見泌乳6個月之后出現發病,而泌乳初期或者干乳期通常不會發病。
  2 發病原因
  2.1 鈣、磷不足
  通過檢測患病奶牛的血清鈣含量,發現血鈣水平下降至每升60~80 mg或者更低,因此普遍認為奶牛多汗病的發生直接與機體鈣不足相關。這是由于泌乳盛期的高產奶牛每天會經由乳汁流失過多的鈣。按每千克牛奶中的鈣含量為1.2 g,奶牛日產奶量為3 kg時,每天會通過乳汁流失3.6 g左右的鈣。另外,胎兒在妊娠后期快速生長也需要大量的鈣,進一步導致母體鈣量流失。由于奶牛流失過多的鈣失,加之分娩后體況變得非常虛弱,此時就會導致機體因表虛不固而出現自汗。如果奶牛在該階段沒有補充足夠的鈣,或者在飼料中已經含有充足的鈣,但由于缺乏維生素D或者光照不足,導致鈣質吸收不良或者鈣、磷的比例不當,就容易出現發病。
  2.2 飼養不合理
  奶牛長時間飼喂失宜,時饑時飽,供給單一飼料等,都會影響脾胃運轉,抑制氣血化生,長時間之后就會導致氣血雙虧,表里俱虛,體型消瘦,毛焦肉減。另外,奶牛飼喂大量精料,其在消化道中分解時會生成多種酸類,某些酸類可與食入的鈣結合,形成不溶性的鈣鹽,此時機體不能夠吸收,導致體內鈣水平降低。
  以上原因都可導致奶牛體內的鈣水平降低,促使交感神經更加興奮,導致汗腺分泌增強,因此會發生多汗癥。
  2.3 疾病性多汗
  奶?;加卸喾N疾病都可造成多汗。奶?;加辛鑫该洑?、日射病以及熱射病等,都會伴有全身大汗的現象;真胃潰瘍的緩解期,也經常大量出汗。奶牛發生某些中毒性疾病,如有機磷農藥中毒,在輕度中毒時會出現少量出汗,中度中毒時導致前胸、肘后、會陰部以及陰囊周圍(指公畜)發生出汗,嚴重中毒時會導致全身大量出汗;尿素中毒后期,也可引起出汗;奶牛發生胃破裂、急性胃擴張,也可導致全身大汗淋漓。奶牛發生伴有劇烈疼痛的疾病,如全身肌肉痙攣或者骨折,都會導致出汗。奶牛由于發生某些疾病而導致心力衰竭、血壓降低、虛脫等,往往會出冷汗,常在臨死前出現。
  3 臨床癥狀
  病牛會表現出身體一側或者全身明顯出汗,通常從午夜開始出汗,往往先從肩腳部開始出汗,之后逐漸蔓延至全身,少數只在軀體一側發生。產生的汗液無色、無味,開始時量較少,只會導致出汗處的被毛變得濕潤,之后出現小汗珠。在溫度較高的季節,汗水會將以上部位的被毛浸濕,用手可觸摸到汗水,并有黏感;溫度低下的冬春季節,剛出汗即可見以上部位的被毛如同掛一層白霜,嚴重時如同經過水洗。
  在病牛發病期間,精神狀況較差,食欲減退,心音減弱,肌肉無力,行動緩慢,第三尾椎明顯發生軟化。
  4 防治措施
  4.1 西醫治療
  病牛主要采取補充血鈣,常取1000 mL 10%葡萄糖、200~300 mL 10%氯化鈣、20 mL 10%安鈉咖,混合均勻后一次性靜脈滴注,或者取1000 mL10%葡萄糖、1000~1500 mL 25%葡萄糖酸鈣注射液、20 mL 10%安鈉咖、20 mL復合維生素B注射液、20 mL 10%維生素C,混合均勻后靜脈滴注,每天1次,連續使用3~5天。病牛通過靜脈注射鈣制劑明顯好轉,但注意至少用藥3次,否則4天之后會出現復發。
  病牛還要采取對癥治療。如果病牛體溫有所升高,可肌肉注射30 mL安乃近。如果病牛發生全身感染,可采取抗生素療法,即取1600萬IU青霉素、5 mg地塞米松、20 mL安乃近、10 mL樟腦磺酸鈉、500 mL 0.9%生理鹽水,混合均勻一次性靜脈注射,每天1次,連續使用3天;或者取1000 mL25%葡萄糖、500 mL 5%葡萄糖、20 mL丹參、100 mL黃芪、50 mL牛羊康泰(主要成分是磺胺嘧啶鈉),混合均勻后一次性靜脈注射,同時配合口服500 g補益當歸散(主要成分是白術、熟地、當歸等),每天1次,連續使用3~5天,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如果病牛的病程持續時間較長,可靜脈注射撒烏安注射液,即由1000 mL 25%葡萄糖、20 mL 10%安鈉咖、60 mL 40%烏洛托品、140 mL 10%水楊酸鈉混合而成,每天1次,連續使用3天。
  此外,對疾病引起的多汗,只需要針對原發病治療,康復后即可停止出汗。
  4.2 中醫治療
  4.2.1 陽虛自汗癥
  常用玉屏風散治療,即取30 g防風、60 g白術、90 g黃芪、40 g牡蠣、60 g大棗、120 g浮小麥,加水煎煮,給病牛灌服藥液,每天1次,連續使用4天,通常能夠康復。
  4.2.2 陰虛盜汗癥
  常用當歸六黃湯加味,即取當歸、黃芪、炒黃連、炒黃芩、炒黃柏、生地、熟地各25 g,40 g白術,60 g黨參,加水煎煮,給病牛灌服藥液,每天1次,連續使用4天。
  4.2.3 氣血皆虛的自汗癥
  主要采取補氣血、健脾消食。常用八珍湯,取45 g當歸、60 g黨參、60 g茯苓、45 g白芍、60 g炒白術、30 g川芎、45 g熟地黃、30 g炙甘草,加水煎煮,給病牛灌服藥液,每天1次,連續使用4天。
  4.3 加強飼養管理
  對于我國東北地區,在溫度較低的秋冬、早春季節,要加強護理奶牛,提前準備足夠的飼料,并注意補充適量的鈣質以及其他微量元素。通常來說,奶牛干奶期日糧中的鈣含量適宜控制在干物質的0.50%~0.55%;生產期含量要適當減少;泌乳期適宜控制在干物質的0.75%~0.80%;分娩前5天開始,肌肉注射150 IU維生素D,每天2次。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463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