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奶牛皺胃變位的發病因素、臨床癥狀及手術治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奶牛皺胃變位是經常發生的一種疾病,根據變化方位可分成左方變位和右方變位,臨床上主要是發生左方變位。左方變位也叫做皺胃移位,是指皺胃通過瘤胃下方移至左側腹腔,位于瘤胃和左腹壁之間;右方變位也叫做皺胃扭轉,是指皺胃按順時針方向扭轉至瓣胃的后上方,位于肝臟和腹壁之間。奶牛發生皺胃變位后,會導致生產性能下降,如泌乳量降低,延遲發情配種,縮短利用年限,并會嚴重損害經濟效益,現主要介紹該病的手術治療。
  關鍵詞:奶牛;皺胃變位;左方變位;右方變位;發病機理;臨床癥狀;鑒別診斷;手術治療
  中圖分類號:S858.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9)05-0040-02
  1 發病機理
  1.1 皺胃遲緩
  正常情況下,奶牛的皺胃位于腹底部下方的網胃和瘤胃的右側,皺胃收縮可保持其形態正常,并發揮功能。當奶牛發生皺胃弛緩,一方面會導致皺胃向左側移動,并越過腹底部正中線,此時非常容易滑至左腹部,且隨著皺胃內不斷產生更多氣體,胃大彎部分會沿著左腹壁向上移動,并逐漸擴張,最后被擠于瘤胃背囊與左腹壁之間,從而引起皺胃左方變位;另一方面還會導致皺胃扭轉于腹腔右側,同時十二指腸也發生扭轉(大約99%都會出現),造成皺胃內積聚大量的氣體和液體,明顯膨大,向前移動至肝臟和腹壁之間,向后移動至肷部下方,癥狀嚴重時網胃、瓣胃也會受到牽動而出現程度不同的扭轉。正常情況下,皺胃內生成的氣體能夠經由皺胃收縮被推回至瘤胃,但發生皺胃變位后,這一過程會由于皺胃弛緩而受到影響。
  一般來說,奶牛分娩前后血糖、血鈣水平的降低會導致皺胃的收縮力減弱,這可能是引起皺胃弛緩和不斷膨大的原因。據報道,奶牛血鈣濃度比正常水平(即每升含有0.9~1 mL)低時,皺胃收縮力和蠕動能力都有所減弱,從而引起皺胃弛緩。
  另外,十二指腸內產生的不飽和脂肪酸和揮發性脂肪酸(VFA)都可明顯阻礙皺胃的運動,也可引起皺胃弛緩。正常情況下,瘤胃液上部生成的VFA往往在瘤胃內被吸收,只有很少會進入皺胃,且皺胃和瘤胃中的VFA濃度并未存在明顯的相關性,但在瘤胃中只有少量粗飼料,加之精料顆粒較小,此時就容易離開瘤胃并進入皺胃,在里面進行發酵或者轉移,導致皺胃和十二指腸內的不飽和脂肪酸和VFA增多。
  1.2 機械因素
  隨著胎兒的逐漸增大,奶牛妊娠子宮會沉墜至腹腔底部,機械性地使腹底的腸管和瘤胃被抬高,并向前推動,導致瘤胃腹囊和腹腔底壁之間存在空隙,此時皺胃即有沿著該空隙移至左側的趨勢,生產后瘤胃出現下沉,加之發生皺胃因弛緩無法盡快收縮復位,往往會被嵌于瘤胃和左側腹壁之間,出現皺胃變位。一般來說,超過95%的病牛在分娩后發生,其中超過90%在分娩后的6周內發生。
  2 臨床癥狀
  2.1 皺胃左方變位
  發病初期,病牛食欲不振或者完全廢絕,產奶量急劇降低,精神萎靡,倦怠無力。視診腹部,可見左腰旁窩凹陷,或者左腰部前半部的中間或者偏下處發生明顯隆突,但右下腹部比較平坦。從后軀觀察,發現左右兩側的腰腹部呈明顯不對稱。病牛通常伴發前胃弛緩,瘤胃收縮力變小,蠕動音微弱或者完全消失。有時病牛會有選擇性或者間斷性地采食,喜食青草,拒絕采食精料,減少反芻,伴有略微臌氣。聽診腹部,從左腰旁窩部到肘后水平線下方能夠聽到因皺胃蠕動發出的叮鈴音或者潺潺的流水音,相比于瘤胃音更加清朗。但病牛體溫、呼吸、心跳基本正常,且沒有出現腹痛。
  2.2 皺胃右方變位
  病牛臨床表現與左方變位相似,但可在右肋骨弓部到右腹中部發現有較大面積能夠發出“鋼管音”。直腸檢查發現皺胃后壁膨脹,變得緊張,但依舊有彈性,含有大量的氣體和液體。另外,病牛還表現出劇烈腹痛,神情不安,呼吸頻率為40~70次/min,心跳達到90次/min,體溫為39~40℃,但末梢皮溫下降,眼窩深陷,明顯脫水,快速發生循環衰竭體征或者休克。
  3 鑒別診斷
  3.1 皺胃左方變位
  奶牛通常產后1個月內發生皺胃左方變位,尤其是產前就表現出食欲減退的更易發生。病牛主要癥狀是頑固性食欲減退,使用瘤胃興奮劑略微好轉,很快又出現復發。但某些頑固性前胃弛緩也可能引起以上癥狀,如因瘤胃穿孔導致的頑固性前胃弛緩、輕度瘤胃臌氣。因此只有在左側叩診發出“鋼管音”才可確診為皺胃左方變位。
  3.2 皺胃右方變位
  臨床上注意與盲腸擴張或者扭轉進行區分,病牛在右側聽診配合叩診時,二者都有“鋼管音”,但盲腸擴張是叩擊右側肷部有 “鋼管音”,而皺胃扭轉是叩擊略前的右腹倒數第2~4肋骨上部有“鋼管音”。盲腸擴張會導致后腹部和右側肷窩出現隆起,而皺胃扭轉會導致右側肋骨弓略微隆起。通過直腸檢查,病牛發生盲腸擴張可在盆腔內觸摸到擴張的盲腸體和盲腸尖;發生盲腸扭轉可在右腹后部和上部觸摸到扭轉并擴張的盲腸,里面含有大量液體和氣體。切開腹壁,可見皺胃扭轉后位于大網膜外面,而擴張或者扭轉的盲腸位于大網膜里面。
  4 手術治療
  4.1 皺胃左方變位
  病牛呈站立姿勢保定,對術部進行常規消毒,接著在兩側腰旁進行傳導麻醉,采取局部菱形浸潤麻醉,如有需要可肌肉注射3.5~4.5 mL 2%靜松靈用于鎮靜。麻醉后在左側腰椎橫突下方18 cm,與最后肋骨距離5 cm的地方,向下切一個長度為20 cm的術口,逐層切開,直到打開腹腔,露出囊狀的淡紅色皺胃,位于瘤胃和左側腹壁之間。檢查瘤胃與腹腔側壁是否發生黏連,如果發生則要細心分離。然后在右側腹肋部垂直切一個長度為20 cm的創口,兩側術者將手和手臂(注意先經過嚴格消毒,再使用生理鹽水沖洗干凈)伸到腹腔內,沿著腹壁向下摸索,并于腹底相碰。此時左側術者要將皺胃幽門部推到腹底線處,并交到右側術者。右側術者將幽門部握住后向右側牽引,同時左側繼續推送,直到皺胃完全復位為止。皺胃復位時,瘤胃快速回位,并靠在左側腹壁,大網膜在瘤胃腹囊上緊貼。右側術者牽引幽門部露于右側創口處,用腸線在距離幽門部7 cm左右處進行4針褥墊狀縫合,使大網膜縫合到腹壁上,以固定皺胃。最后撒布一些抗生素,兩側創口進行縫合,并用5%碘酊對創口消毒,放上紗布,手術完成。
  4.2 皺胃右方變位
  根據病牛的實際情況,術前可使用止痛、鎮定、強心等藥物進行治療。癥狀嚴重時要進行補液,恢復機體酸堿平衡。術部經過常規消毒,病牛呈站立或者側臥姿勢保定,通過右側腰旁傳導麻醉。在距離右側腰椎橫突下方16 cm處垂直切一長度為20 cm的創口,腹壁切開后能夠看到淡紅色或者暗紅色的腹液,對皺胃扭轉方向進行檢查,判斷是否發生黏連。接著向皺胃刺入連接膠管的導管針進行放氣或者排液,然后使扭轉的皺胃復位。整復后,要盡快使其所含的氣體和食物進入十二指腸。之后在距離幽門部7 cm左右處進行4針褥墊狀縫合,使大網膜在腹壁上固定。最后撒布一些抗生素,創口縫合后再涂抹5%碘酊進行消毒,包好紗布,手術完成。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463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