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校后勤文化的建設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自建設雙一流高校開展以來,高校開始更加注重特色學科的建設與研究工作,學科建設也是雙一流高校評選的標桿。然而高校除了教學科研部門,還有其他部門,文章以高校后勤管理部門的視角,為雙一流背景下的再一次改革提出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高校;后勤文化;原則
  一、高校后勤文化的影響
  (1)后勤精神文化又可以稱之為心態文化,是指后勤部門的經營哲學、員工的心理素質、價值觀念、道德規范、精神面貌、行為準則、審美觀念、思維方式等,是后勤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念與道德規范是員工心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部分個體利益無法得到完全滿足的情況下,一個積極的心態,可以有效調節得失心理,減少沖突的發生。
  (2)后勤物質文化也叫物態文化,是指為了滿足后勤員工生存和發展需要所創造的物質產品及其所表現的文化,包括服飾、標識、徽章、報刊、櫥窗等,是文化要素或者文化景觀的物質表現方面。物質文化也是最基礎的文化,是一種表象文化。
 ?。?)制度文化可以分為成文制度與非成文制度。成文的制度文化包括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管理制度等可以用文字的形式記錄下的一種行為準則。非成文制度則是被非正式規范、是不成文的,但往往能夠被大多數人普遍理解并得到認可的規范,如行為守則、晉升制度等。
 ?。?)網絡文化。網絡文化是隨著信息化發展,所形成的另一個體系的文化,因其載體的特殊性,它既與其他文化息息相關,又獨立于其他文化之外,雖然弱小不占主流,但是卻擁有強大的生命力,具有很強的可塑性。
  眾多的物態文化,可以時刻提醒勞動者,整個后勤部門是一個整體,而勞動者個人就是這一整體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二、高校后勤文化的特征
  1.服務與育人同行
  高校后勤服務有著特定的服務群體,這一群體在物質需求層面上是一致的,作為一個單位的后勤,服務是它的天然職責,而服務群體的特定性,要求后勤還必須具備育人的功能。
  2.管理需要現代化
  高校從成立之日起,就已經存在后勤或有類似職能的部門。作為準企業的高校后勤公司,更應該以企業的心態要求自己、以現代化的管理經營自己,只有真正做到與時俱進,才能跟上高校發展的腳步。
  3.穩中求變是發展的準則
  高校的后勤管理的確需要改革,但是這種改革不能大步向前。后勤保障工作是高校平穩運行、高速發展的基礎。因此,改革的前提必須是保障高校教育教學的正常開展、保證學生學習生活的有序進行。文化后勤則是在眾多發展手段中,效果最深遠的一種。
  三、構建后勤文化的原則
  1.人本原則
  以人為本是高校后勤永葆活力的關鍵。要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才能充分發掘出勞動者的勞動積極性,充分開發后勤的人才資源,真正地使用好人才、培養好人才,才能形成一個對人才具有很大向心力的后勤,這樣的后勤才能緊跟學校發展的步伐。
  2.服務為本原則
  后勤部門就其本質來說依然是一個服務的部門,它的本職工作就是為學校的教學工作提供場地、為教學設施提供維保服務,為學生的日常生活提供物質支持。在后勤的文化發展中強調服務意識、端正服務態度,也是后勤文化的應有之意。
  3.后勤文化應社會化
  教育部早就提出高校后勤部門的公司化改革,公司化必然要求社會化,追求利潤的最大化。高校后勤部門是一個特殊的部門,它不以盈利為主要目的,但也不能完全不顧利潤,一個成功的后勤,應該是一個既有盈利,又有能為學校教書育人添磚加瓦的后勤。
  參考文獻:
  [1]劉煥梅,律文智,魏志強,等.淺析加強高校后勤文化建設的重要性[J].高校后勤研究,2019(3).
  [2]胡博.高校后勤文化建設問題剖析與對策建議[J].高校后勤研究,2018(3):51-52.
  作者簡介:郭天宏,供職于南京林業大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633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