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養多樣化下的教學計劃管理模式研究與實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文章作者就當前教學管理工作中所遇到的關于多樣化人才培養的問題,結合個人的實踐經驗,提出以整體教學計劃管理為主,制訂能適應個性化教學計劃管理為輔的全面靈活的綜合教學計劃管理模式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人才培養;多樣化人才;教學計劃管理;個性化教學計劃
教學計劃作為學校確保教學質量與培養人才規范的重要指示方針,它既體現了學校人才培養的大方向,又為教學編制提供了明確的指引方向,確保教學任務能夠貫徹落實。隨著當前現代化社會的建設,我國對高校人才的培養方針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高等教育能夠注重多樣化人才的培養,教育出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
一、積極探索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教學模式
有關高校對于“應該培養什么人才”和“如何培養人才”的根本問題正是多樣化培養人才的綜合概括,而在高等教育范疇內,高職教育又極具多樣化培養人才的個性化特征。當前的高校教學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種。
第一種,培養出色的工程師人才培養模式。這種教育培養模式分別有創新性和實踐型的教學規劃。其中創新性旨在能夠實現教學、科研雙結合,結合課堂內外綜合發展的培養模式,主要強調研發與創新,在實行導師教學制和個性化定制培養的教學方案之下,也注重強化數理知識基礎,重點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研發水平。而實踐型的教學模式,則主要以校企聯盟,學習與實踐并駕齊驅的培養模式,幫助學生能夠通過企業聯動實踐,強化個人的工程實踐經驗,與此同時,也側重于學科與專業知識基礎的培養,重點提升學生的開發能力、設計能力還有著手解決現場工程問題的執行力[1]。
第二種,校企聯盟的“職能崗位教學對接”的人才培養模式。這種培養模式是實踐型人才培養模式的一種深化與拓展,將會直接以企業現時的人才缺口為考量,貫徹落實理論與實踐融合,進行點對點的人才培養模式,也會依據企業的發展需求靈活進行教學規劃調整的多元化的、動態式的教學變革,從而達到校企與學生之間的互利共贏。
第三種,是國際高校之間的學術聯盟。通過國際高校與學術機構的緊密聯動,旨在通過國際教學聯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出學術領域的頂尖人才,為科學研發而制定更直接的人才培養教學規劃。
第四種,開設輔修專業,幫助學生能夠充分利用學校的教學資源進行額外的知識技能補充,提升個人的社會競爭力。增加就業機會,減輕就業壓力,這也是當前學生積極響應的一種教學模式。
二、教學計劃管理存在的問題
雖然多樣化的教學計劃改革為高等教育注入了鮮活的生命力,但仍在具體落實時為教學管理帶來了不少的挑戰。
由于傳統的教學計劃制定都是依據年級、專業設計,一般是以專業或是班級為最小的執行單位,在同一期畢業的學生無論個人學習情況如何,都會統一依據教學計劃進行考核。然而隨著近年來,多樣化培養人才的教學模式的開展,這些創新型的教學模式與傳統的教學模式差異較大,造成教學組織出現一些仍需協調優化的狀況。因為這種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將會讓不同專業甚至是不同年級的學生調動,造成學生原本修讀的專業課程與依據多樣化模式調整后的專業課程銜接不上,模糊了學生對于自己學習目標的規劃,不清楚到底需要完成哪些專業課程才可以順利完成學業,而學校院系也未能界定畢業審核應該以原專業審核方案還是以多樣化模式進行審核[2]。更有學生在多樣化培養方案的規劃下,不得不選擇降級但仍有未修讀通過的課程,另若培養方案變更之后部分課程不再設立,也會影響學生的培養與畢業審核。
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多樣化人才培養的教學規劃牽涉人數眾多,而且模式多變,這些問題正在影響教學計劃管理改革的發展,但能夠適應這種多樣化教學模式的實施規范卻尚未出臺,且教學管理的系統也沒有相應的功能來滿足日益增長的多樣化教學管理的需求。
三、針對當前教學計劃管理問題的解決策略
經過結合實踐教學的不斷深化研究,基于當前的技術水平,我們研究出以現有教學管理計劃模式為基礎,針對多樣化培養的學生實行個性化教學補充的綜合教學規劃管理模式,更出臺有關的實施規范與管理方法,為貫徹落實多樣化人才培養模式提供有效的規范保障。而為了實現教學管理能夠高效準確地進行調整,學校也可以利用教學改革項目這次機會,成立特別研發小組,為多樣化人才培養的教學計劃進行研究,優化教學管理系統。
統一維護多樣化培養模式下的教學方案,應深化多樣化培養模式的個性化教學計劃,設計以學生為中心的個性化教學執行計劃的追蹤模塊,實時根據學生的個人情況進行調整,同時更要確保多種方式并行的日常維護[3]。
落實到具體的執行方案,則是通過現有的教學管理系統作為數據庫,拓展研發獨立的多樣化教學管理模塊,建立個性化計劃的單獨數據庫,補充個性化教學計劃中的學生資料以及培養計劃的調整變動,形成單獨的教學計劃管理。在基于大數據的數據技術處理下建立數據管理功能,使管理員能夠對大量學生進行批量修改執行計劃或者對個別學生的教學情況進行個別修改;學生在通過網上申請調整教學規劃時,也需要各級管理員的審核批復;院校需要根據統計數據進行深度剖析,例如趨勢分析或者是差異對比等,以便能為之后多樣化培養的教學管理規劃提供更加準確的科學依據做出高效的改革決策[4]。
通過這種智能數據處理方式,系統能夠根據多樣化的教學規劃為學生的個人教學規劃提供查詢、管理的功能;而沒有申請個性化教學規劃的學生也可以沿用系統在原有的教學管理模塊內進行學習規劃。
從教學計劃管理的實施細則與政策落實,到教學計劃管理系統的全面推行落實,使多樣化培養人才的教學計劃管理能夠更平穩有效地在原有的教學計劃上得以實施創新,是現代教學與技術建設的進步與成果,也為高等教育改革建設提供了更好的發展基礎。
當前多樣化人才培養的教學管理計劃正處于起步階段,亮眼的改革成績離不開政府、社會與學校的支持,而對于多樣化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該如何進行考核評價,如何更科學地進行教學數據分析以幫助教學改革提供數據支持等這些深層次的問題仍亟待教學同仁共同研究與探討,這也將是構建公平的評價體系和準確的決策實行體系的一個未來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
[1]江東梅.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多樣化背景下的教學計劃管理[J].中國成人教育,2015(12).
[2]何軍,陳剛.基于狀態數據平臺的高職院校專業教學計劃管理系統設計——以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77-80.
[3]顓孫豐勤.淺談教務管理系統中教學計劃管理的設計與實現[J].福建電腦,2013(6):142.
[4]郭橋華.高職物業管理專業以職業能力為導向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初探物業管理專業教學計劃和課程教學模式改革[J].現代物業,2008(4):106-108.
作者簡介:臧紅波(1978—),男,碩士,研究方向:人才培養及教學計劃管理。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66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