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水稻插秧機推廣中存在的困難及其解決措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近些年富川縣大力推動現代化水稻種植業發展進程,插秧機作為水稻種植中重要的農機設備,可以有效提升水稻種植效率和產能。基于此,首先提出水稻插秧機在推廣中存在的困難,進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 水稻插秧機;推廣;困難;措施
  中圖分類號:S223.91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08.086
  富川縣以水稻作為主要的糧食作物,并且當地氣候溫和、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十分適合種植。近些年,富川縣水稻種植技術也有了明顯提升,耕作栽培技術更加細致,再加上富川縣橢圓形盆地,地勢北高南低,盆地類水田較多,水田蓄水能力強,因此水稻種植產業在當地農業領域的地位高。但水稻插秧時需要投入大量的勞動力,而水稻插秧機的使用不僅能夠降低勞動強度、提升生產率,還能夠提升效益、減少農田用地。插秧機在富川縣的需求量非常大,因此有必要進一步加強插秧機推廣工作。但整體來說,近些年插秧機推廣工作與最終推廣目標有一定差距,因為農戶顧慮、推廣經費限制等因素,造成插秧機推廣工作阻礙重重。為了推動富川縣水稻種植產業朝向現代化方向發展,需要解決水稻插秧機推廣困難的問題,為水稻種植戶帶來更多的效益。
  1 水稻插秧機相關闡述
  水稻插秧機是可以將水稻秧苗定植在水田中的一種農機設備,可以有效提升插秧效率和質量,保證科學密植,有利于后續工作機械化開展。我國在1956年推出第一臺插秧機——華東號,所開創的橫向往復式送秧技術一直沿用至今。而梳齒式縱拉分秧和滾動插秧分插原理也成為了當今縱向切塊取秧、回轉式插秧分插雛形。
  當代插秧機由于結構不同,導致插秧方式、性能也有所不同,但插秧運行機理流程大致相同。其中,群體逐次分格取秧直插原理:在秧箱中整齊擺放秧苗,秧苗會跟著秧箱橫向移動,將秧苗進行分格由取秧器逐次取走一定量的秧苗,在插秧軌跡控制機構作用下,結合農藝標準將秧苗插入稻田土壤中,取秧器再按照軌跡標準回到秧箱當中取秧[1]。人力插秧機主要是由秧箱、分插秧機構、機架、浮體構成。當今應用較為廣泛的自走式插秧機內部還設置了驅動裝置、行走裝置、送秧裝置等。自走式插秧機還可以劃分為手扶式插秧機、乘坐式插秧機,一次可以插秧的行數為4行、6行、8行。
  2 水稻插秧機推廣中遇到的困難
  2.1 農戶顧慮多
  由于農民文化水平較低,金錢觀過于保守,所以在購買插秧機方面存在著較多的顧慮,這提升了插秧機的推廣難度。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背景下,農村中文化水平較高的勞動力逐漸朝向城市轉移,留守農村的多數為老人、婦女、小孩,而他們的務農能力非常小。筆者通過對富川縣其中一個村文化水平調查分析得知,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農民占據55.3%,高中文化程度的農民占據20.8%,可見農村文化水平依然有待提升。再加上很多農民受到傳統水稻種植理念的影響,認為插秧機操作技術非常困難,而手工拋秧十分簡單,因此缺乏學習意愿,從而給插秧機推廣工作帶來了困難。
  2.2 技術員和推廣經費缺乏
  富川縣農機推廣體系建設具有純公益性質,旨在服務于當地農民、當地農業。所以在經費層面除人員工資之外,沒有其他推廣經費。由于推廣經費的缺乏,嚴重制約了農機推廣工作。此外,農機技術員嚴重缺乏,整個縣每個鄉鎮農機推廣站只有兩三名技術員,且存在人員老化,在1999年之后再沒有新鮮血液補充進來。下鄉指導的技術人員數量不足,技術人員在農機推廣中或技術交流中會出現“一對多”現象,與農戶交流不夠深入。想開展農機技術培訓確沒有經費支持。再加上農機推廣技術人員非本職工作多且繁忙,學習時間和培訓時間少,所以難以進一步提升個人綜合能力。
  2.3 插秧機價格與質量問題
  富川縣在2018年引進了20多臺插秧機,并召開了多次插秧機展覽會,到場農戶普遍反映“雖然插秧機使用效果非常好,但是價格太高了,即使是由政府補貼,還是要支付較高的費用”。很多復合型插秧機價格更是與農戶收入比例相差過大,較大的投入會帶來較大的風險。同時,在互聯網背景下,信息傳輸效率增加,網絡中很多插秧機不合格的新聞,也在一定程度影響了富川縣農戶購買插秧機的積極性。
  2.4 售后服務專業性差
  對于新型插秧機來說,其性能和技術標準都非常先進,但也提高了農機內部元器件的精度,如果操作不當可能會造成故障問題,影響最終的使用。再加上很多插秧機剛剛進入到市場,維修、保養技術力量薄弱,很多購買了插秧機的農戶表示售后服務一般,特別是在插秧機出現了較大故障時,只能依靠生產商派人到現場維修,甚至還會反復維修,這樣一來就會耽誤插秧時間,農戶依然要手工插秧[2]。
  3 插秧機推廣困難的解決措施
  針對富川縣插秧機推廣的困難與阻礙,需要針對現有問題針對性采取解決措施,完善推廣體系。
  3.1 加強產品宣傳,讓農戶有知情權、選擇權
  水稻插秧機生產商要加大技術投入,讓插秧機價格適中、實用可靠、作業效率高、性能更強,這也是插秧機宣傳的基礎。針對富川縣地形特征,需要豐富插秧機品種,如適應山區、丘陵等小型插秧機;適應盆地的中大型插秧機等;還可以推出智能無人駕駛插秧機,滿足不同農戶對農機的要求。推廣人員要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插秧機展覽會等活動,貫徹“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理念,好產品要經得起市場推敲。與當地農機銷售商、政府推廣部門加強合作,到鄉鎮開展插秧機宣傳活動以及現場操作演示,全方位演示插秧機的功能、性能、價格、補貼情況等,積極回答農戶提出的問題,讓農戶認識到插秧機的作用,提升農戶的購買欲望。
  此外,富川縣農戶主要是通過電視獲取外部信息,可以聯系當地電視部門,投放插秧機廣告或開辦插秧機推廣的電視節目,提高農戶對插秧機的認識。制作電視節目時,需要在屏幕下方留下電話、地址等信息,方便農戶聯系咨詢。此外,也可以通過創建微信公眾號、微博官方平臺等,進行宣傳,以點帶面、循序漸進地展開宣傳工作。   3.2 科學利用農機補貼政策
  農機補貼政策推出的最終目的是提升農業生產率、現代化農業發展水平。在農機推廣部門宣傳當中,要尊重廣大農戶的知情權,充分利用政府補貼政策購買插秧機。廠商要對現行的農機補貼政策進行認真研究,在獲得農機推廣鑒定證書后,申報進入國際農機補貼目錄中,提高國家對農機產品的認可度,也讓農戶在購置插秧機時真正得到實惠,這樣可提升農戶的購買積極性。在插秧機營銷方面,可以聯合一些有影響力的農機企業,這些企業與銀行都有合作,如果農戶想要購買高端插秧機,企業可以直接為農戶辦理免利息信貸業務,降低農戶購買插秧機的經濟壓力,這也為插秧機推廣工作提供了便利性[3]。
  3.3 鼓勵成立農機合作社
  現在富川縣農業生產面臨著缺乏青壯年勞動力,從事農業生產的都是上了年紀的人,對操作農機有現實性困難。此外,單個農戶承包的水田面積小,每家每戶都買插秧機,將導致閑置率高,投入產出比不劃算,影響農戶購買插秧機的積極性。因此,政府在農機購置補貼之外,再出臺優惠措施,鼓勵有能力,有資金的企業或個人,成立農機合作社,為全縣農戶提供農機作業服務,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助力。
  3.4 加強推廣投入,推動技術推廣
  做好農機宣傳,讓政府領導認識到插秧機的宣傳推廣的重要意義,主動匯報工作開展狀況和效益,最大限度地得到領導的重視與支持,提高推動力度。同時,積極與農機企業合作,加強質量保障,樹立品牌價值,讓農戶買得稱心、用得放心。此外,需要加強技術推廣工作,如果農戶不了解插秧機性能、操作技能,盲目使用反而會適得其反,降低插秧機的使用壽命和效率。在購買插秧機之后,農戶要積極參加廠家組織的技能培訓,在插秧機內部結構、操作技術、維護方法等方面進行講解,并讓農戶學會簡單的拆卸、更換零部件,能夠解決日常故障問題。
  3.5 加強售后服務,贏得用戶信賴
  做好售后是插秧機推廣工作開展的后備基礎,農機生產商要科學布置服務網點,在插秧機集中使用率較高的地區打造“24小時全天服務”體系,為當地農戶提供便捷服務。此外,還需要做好技術人員培訓工作,讓技術人員熟練掌握各種新產品的操作方法,從而為農戶提供最佳服務[4]。對于需要到現場維修的情況,結合農戶表述相關信息,準備好維修工具和備用元器件,售后工作人員要快速趕往現場,快速幫助農戶解決問題,避免錯過最佳的插秧時間。
  4 結語
  在插秧機推廣宣傳過程中,需要不斷加強產品宣傳工作,讓農戶有知情權、選擇權,科學利用政策補貼,提升推廣資金投入量,確保售后服務質量,這樣才能夠確保水稻插秧機推廣工作的順利展開。
  參考文獻:
  [1] 藍玩榮.水稻插秧機推廣中存在的困難及其解決措施[J]. 南方農業, 2018(20):156-157.
  [2] 朱承華.當涂縣水稻機插秧技術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 2014(24):204-206.
  [3] 史曉光.試析水稻插秧機推廣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新農村(黑龍江), 2017(9):113-114.
  [4] 王立中.淺談在水稻機插秧的推廣中出現的問題與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 2013(22):666-668.
 ?。ㄘ熑尉庉嫞黑w中正)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997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