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理念的創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一直是各階段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但是現階段中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很多弊端。本文首先分析了當前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最后提出了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理念的創新方法。
關鍵詞:閱讀教學 中學語文 創新
語文在任何階段都是重要的基礎學科,占據各個階段的考試的比重較大。而在各個語文階段的語文考試中,閱讀理解題是相當重要的題型。因此加強學生語文閱讀能力至關重要。現階段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理念較為落后。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把自己的想法或者對某段文字的理解強加于學生身上,也可能出現教師的閱讀感受影響學生的情況。但是一個有優秀的語文教學教師應該學做引導者的角色,應該注重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增強主動閱讀的意識。
一、當前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
?。ㄒ唬┙處煛疤铠喪健陛敵鲩喿x
目前,很多學生都存在被動接受語文教師閱讀知識的現狀,學生的主動閱讀的積極性較差。在中學時代,學生的重心大多數放在能迅速提高成績的科目上,對于語文這種提高成績較慢的學科重視程度較低。而且在語文中,閱讀方面更是不容易提高的方面,學生基于功利性的看法就容易忽視平時的閱讀。另外,中學在進行課外閱讀的時候更多關注的閱讀內容是網絡小說、動漫、武俠小說等,雖然這些閱讀書在學生中呼聲較高,但是其中存在的負面影響不小,很容易誤導中學生。動漫、武俠小說占的時間變多,其他經典閱讀所占時間更少。現階段中學生學習壓力較大,很多科目布置硬性作業所占時間較多。中學生每天完成作業都很困難,更不用說抽出時間進行語文閱讀,沒有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主動閱讀的能力較差。中學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成績,布置語文作業也往往集中在生詞、詞語積累等方面上,也便于檢查學生掌握情況,對語文的閱讀重視程度不夠。
(二)教師的教學方法過于形式化
對于中學生的語文閱讀,教師不應當只關注學生的語文語法教學,還應當把教學重點轉移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上。但是現實情況與之相反,教師更注重學生的語文語法教學,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關注度不多,而且也沒有培養學生在閱讀中的情感表現能力。很多教師注重的是學生語文成績的提高,導致學生也對語文的學習抱有功利性的目的,這樣學生閱讀的感情需求得不到滿足或者提升。教師的教學方法過于形式化,造成學生閱讀興趣下降。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對考點的過于重視容易導致考點以外的內容的重視重讀被大大衰減,進一步導致學生閱讀書籍的內容大為減少,影響學生的綜合發展。
?。ㄈ╅喿x教學技巧的訓練過重
現階段,應試教育使得學生經常性受到技巧性的訓練,思維能力沒有得到提升。在語文教學中,由于讓學生進行閱讀在短時間內對提高語文成績不明顯,語文教師通常會更加重視對閱文閱讀技巧的教學。在這種情況下,中學生容易形成依賴教師分析閱讀感情的習慣,閱讀思維能力得不到強化,語言運用能力得不到有效的訓練。
二、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理念的創新
?。ㄒ唬├镁W絡以及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興趣
當今時代是信息的時代也是計算機技術會計發展的時代。很多與教學有關的新媒體資源應運而生,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網絡進行閱讀,豐富學生的閱讀范圍?,F在,幾乎所有的中學學校教室都配備有多媒體,這也是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的教學資源。讀書不僅僅是“讀”,同時也要進行看、說、動腦等行為。為了能充分調動學生的這些感官共同作用,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例如,在學習杜甫的《望岳》的時候,可以從網上找一些聲情并茂的現代演繹視頻,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對《望岳》的理解。教師也可以多放幾遍《望岳》的音頻,學生通過跟讀也可以體會出杜甫在青年時代的浪漫與激情。教師也可以展示出泰山各方面多角度的風景照,讓沒有去過泰山的同學充分體會泰山的壯麗景色。教師通過應用多媒體教學,全方位生動地展現課本中所描述的景象,使學生對課本的理解更加深刻,豐富學生們的感情。
?。ǘ┏浞终{動學生的閱讀主動性
現階段,學生對于語文閱讀缺乏必要的主動性。教師應當充分調動學生閱讀的主動性,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閱讀方法,同時也要促進學生閱讀的個性化發展。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首先應引導學生掌握適合的閱讀方法。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閱讀的同時積極記錄自己的閱讀體會,把優美或者賦有哲理性的值得反復推敲學習的句子記錄下來。閱讀可以分為精度與略讀。教師可以提醒學生略讀時,快速瀏覽閱讀材料,不求甚解,可以選擇自己較為感興趣的閱讀,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在精度時,教師應當鼓勵學生仔細體會作者的情感并記錄自己的心得。在課堂上,學生可以把自己的閱讀心得以及詞語、句子積累分享出來,教師對此進行點評與糾正,從而使學生對閱讀材料有較為正確地把握。閱讀的目的不僅僅在于讀,更重要地是學會運用。教師應鼓勵學生將閱讀中的感情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使閱讀真正成為學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調動學生閱讀的主動性離不開學生之間的主動交流,教師可以在課上課下都鼓勵學生積極發展、主動交流,在班級中形成積極閱讀的氛圍。
?。ㄈ┕膭顚W生運用批判性思維進行閱讀
鼓勵學生學會用批判性思維,并不是為了得到標新立異的答案,而是要重視學生用批判性思維進行思考的過程,從提出問題到解決問題。對于學生如何在閱讀過程中提出問題,教師應引導學生在閱讀的前期提出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批判性閱讀思維。教師通常在學生閱讀材料的過程中也會提出相應的問題,但是教師提出的問題不宜過多,這樣容易影響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影響學生的主動性的發揮。在解決問題階段,要避免學生鉆牛角尖,批判性思維不是為了讓學生陷入思維的困境,而是鍛煉學生的思維過程。教師應該及時糾正學生的思維方法,增強學生主動批判性思維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茹建新.自主閱讀教學方法在農村中學語文課堂中的運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17).
[2]張維恩.中學語文自主創新性閱讀教學探索[J].陜西教育(教學版),2012(Z1).
[3]金紅菊.中學語文閱讀教學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策略初探[J].文教資料,2011(16).
[4]徐江,邱星光.不能讓學生失去“學閱讀”的機會[J].人民教育,2012(09).
[5]盧達惠.讓學生真正走進文本——關于新課標下語文閱讀教學的思考[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7(2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05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