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森林資源管理,實現森林可持續發展的相關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經濟發展不斷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們在物質方面的需求得到了滿足,對生態環境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我國家森林資源并不多,森林資源的大肆采伐利用以及大尺度的破壞導致森林資源越來越少,生態平衡也遭到了破壞。為了促進可持續發展,加強森林資源管理刻不容緩。通過對森林資源管理形勢的分析,探討怎樣采取有效措施保護森林資源,并提出了要將實現森林資源有效管理與高效發展統籌兼顧。
關鍵詞:生態環境;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
我國森林覆蓋率較低,加上人們對森林資源的肆意利用和亂砍濫伐,導致森林資源逐漸減少,極大地影響了林業發展。森林在維護生態平衡和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森林資源進行合理的管理并促進可持續發展,具體來說就是運用了可持續發展的方法,管理學和生態學的基本原理,對森林進行合理的管理和開發。
1森林資源管理現狀和面臨問題
1.1肆意砍伐嚴重,森林資源銳減
目前我國森林資源的質量不高,而隨著個別人對森林資源任意砍伐,對森林資源利用不到位等現象的出現,致使森林資源逐年減少,森林資源管理形勢也十分嚴峻。即使在近年來,政府加大植被恢復和森林保護力度,但森林資源還是不斷地遭到破壞。這主要是人們的生態意識太淺薄,認為森林資源是可再生資源,所以對其肆意采伐,致使森林恢復能力趕不上被破壞的速度。
1.2注重經濟利益,忽視森林資源管理
人們砍伐森林就是因為森林有利用價值和有很大的經濟效益,因而砍伐林木的數量有增無減,并且亂占林地、毀林開墾,破壞了森林資源與生態環境。許多干旱荒漠地帶的天然耐旱耐寒植物,正以驚人的速度消耗甚至滅絕,這些現象如果不加以制止,后果將不堪設想?,F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經濟的快速發展,各地大力發展林業產業,以進一步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但在發展產業過程中仍然存在大肆砍伐樹木的現象,從側面顯示出了森林資源管理不完善,沒有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而且也凸顯出了對保護管理森林資源的法律法規、條文存在宣傳不到位的現象。俗話說“三分造,七分管”,可在造林工作執行中,只追求數量忽視質量,甚至只造林而不管林,使得森林綠化面積增長甚微。在森林資源的保護管理上,在采伐中普遍存在“采大留小”“采好留壞”等單方面追求經濟效益的傾向,造成森林質量不斷下降,生態環境日益惡化。
1.3基礎設施差,制度不完善,人員素質低
社會形勢的不斷發展變化,森林資源管理經費方面的問題也日漸凸顯,政府在森林資源管理上的撥款很難滿足正常的基礎管理設施的使用?;A管理設施落后,也會導致森林資源管理工作很難開展。森林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和資源年報制度、“三證”管理有待進一步加強。木材采伐、運輸管理的一些具體辦法不夠完善。森林資源管理隊伍建設不健全,大多數工作人員學歷低,生態意識薄弱,且能力有限,缺乏責任心,在森林資源治理與管理過程中,不能發揮實際作用。
2森林資源被破壞的危害
2.1水土流失嚴重,流沙淤積,堵塞水庫河道
森林被濫砍亂伐后,裸露在外的土地經受不住風吹日曬的侵襲。在天晴之時,太陽曝曬裸露地表,地溫升高,從而導致土地中的有機物分解為可溶性礦質元素;下大雨時,雨水會直接沖刷并將肥沃的表土連同礦質元素帶進江河,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從而導致河水的含沙量逐年增加,在暴發洪水時,水、沙幾乎各占一半。流沙淤積導致河床變高、河道堵塞,汛期洪水嚴重威脅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2.2破壞生態環境,制約平衡發展
一般來說,一棵樹大概需生長50~60年才能成材,這些樹木一旦被砍伐就很難恢復。森林一旦被破壞,生活在森林中的動物生存就出現了問題,不得不遷徙,有的甚至因此滅亡。而且樹木可以吸收CO2制造O2,森林植被遭到破壞,植物光合作用就會減少,致使O2的含量大大減少,CO2大量增加,全球氣候變暖速度加快。不但如此,如果經常肆意砍伐樹木,也會加劇土地荒漠化和沙漠化。
3加強森林資源管理實現森林可持續發展的應對措施
3.1增強森林資源管理人員的使命感
要做好森林資源管理保護工作,每個人都應該參與其中。首先,工作人員要一心秉承促進社會生產發展和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工作理念,在最大程度上做好森林資源的管理工作。其次,各部門也必須加強自身的職責感,增強工作人員使命感與緊迫感,為建立良好的森林資源保護機制和良好的生態環境貢獻力量。最后,政府要加大封山育林的力度,合理制定相關政策,促進經濟和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
3.2加強森林資源管理,合理利用森林資源
制定嚴格的懲處機制,并加大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力度和執法力度,嚴厲制止超限額采伐,對不按照采伐限額管理的,給予嚴肅處罰。對亂砍濫伐、毀林占林和其他破壞森林資源的行為,也要依法嚴肅處理。在省、市、縣、鄉四級建立完整的森林資源管理機構,對森林資源進行調查、監控、管理、檢查,并加強必備的基礎設施建設,以提高森林資源管護工作質量。
3.3提高法制意識,嚴格審核制度
通過宣傳活動對群眾進行法制教育,提高廣大民眾的法制意識。嚴厲打擊毀林、占林等破壞森林資源的行為,以強力制止林地的非法流失。對征占用林地的審核嚴格把關,嚴格執行林地總量控制制度和用途管理制度。各相關部門要積極協調配合,有效保護森林資源。
3.4健全隊伍建設,完善基礎設施
提高管理人員的素質與業務能力,定期進行崗位業務培訓,使資源數據更新、林木采伐管理、林地管理等關鍵崗位人員做到持證上崗。資源管理的保護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因此管理人員身上的任務重、責任大。管理部門應完善基礎設施設備,關心資源管理工作人員的工作和生活,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確保資源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3.5提高林業產業化水平及林產品競爭力
在產業發展中必須遵循3個原則:一是依法依規原則。要遵守法律法規規定,認真執行“兩個必須”“七個嚴禁”。按規矩辦事,按程序完善相關手續。二是尊重民意原則。在產業發展中,一定要充分尊重老百姓的意見,老百姓愿意干的,我們一定要干;老百姓不愿意干的,我們堅決不干。三是堅守底線原則。各級政府和林業部門在產業發展過程中,要充分調研,科學評估,認真研判。凡可能使森林資源受到較大影響,造成生態環境破壞的,要禁止干。
4結語
綜上所述,促進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不僅是環境保護的需要,也是經濟發展的需要。因此,應進一步規范森林資源管理和執法行為,加強森林資源林政管理隊伍建設,積極采用新技術加強森林資源和林政管理,并加大對森林資源林政管理的投入,以改善執法條件,從而切實加強森林資源管理,維護生態平衡和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12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