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樹速生豐產林的生態問題與解決途徑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我國桉樹速生豐產林的發展非常迅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木材供需的問題,但是隨著豐產林的發展,出現了很多生態問題,桉樹的大面積種植對其它物種的生長有很大影響,分析了要根據桉樹生長的日照、溫度、水量等氣候條件,科學種植桉樹的要點,并分析解決問題的途徑。
關鍵詞:桉樹;速生;生產林;生態問題;解決途徑
1桉樹生長的自然條件和速生豐產林的發展現狀
1.1桉樹生長的自然條件
桉樹不僅有很大的經濟效益,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19世紀從澳洲引進中國。桉樹適應生長在陽光充足的平原,亞熱帶季風氣候,中國南部和西南部都有栽培。桉樹喜光、喜濕、耐旱、畏寒,對低溫很敏感,除此之外,桉樹適應生長在土質疏松、排水好的酸性紅壤中,在土層深厚的沖積土中生長也很良好。桉樹有很強的吸水性和吸養性,大面積種植對土壤的影響很大。
1.2桉樹速生豐產林的發展現狀
我國桉樹引種研究有40多年,已經有了很大的成效,初代引進300多種,已經育苗造林的有210種,大面積生產的有10余種。從生產力的影響來看,人為整地、施肥、合理的群體配置等集約措施,為桉樹的生長提供了更為優越的生長條件,使人工林有很高的生產力。我國已經有一套完善的桉樹生產林培育體系,桉樹的速生豐產林的發展也帶動了經濟的發展,在未來也有很大的發展前景。但是大面積種植桉樹,會帶來很多生態問題,桉樹的生長迅速,對當地原生態的物種有很大的抑制,很容易破壞當地的生態系統,因此很多地方限制了桉樹的種植。
2桉樹速生豐產林的生態問題
2.1對土壤造成的影響
盡管桉樹因具備廣泛的適應性而得到廣泛的發展,很多地方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同時有很多問題也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學術界的爭論。桉樹速生豐產林存在4個問題:(1)桉樹喜水,大面積種植會導致土質缺水。(2)桉樹對土地營養成分的吸收很大,對土質有很大的影響。(3)桉樹高大,大面積種植對其他物種影響很大,造成樹林物種多樣性減少。(4)桉樹形成的生物鏈生態穩定性差。這些導致當地生態環境嚴重的破壞,長期以來,很多桉樹人工林的地表干燥,沒有地被物,沒有枯枝落葉。這是因為桉樹人工林消耗了林地土壤肥力和水分,影響地被物的繁殖和生長,并由根系排除有毒的分泌物,減少和消滅林下植被的種類和數量。
2.2除草劑的使用
生產中,很多豐產林種植戶在撫育過程中噴灑除草劑,以達到快速清除雜草,實現撫育的目的。但是使用除草劑會帶來很多弊端。首先,使用除草劑時,選擇時間不當,會導致資金的浪費,達不到除草的效果;其次,因除草劑是化學藥劑,使用噴灑到土地上,會對林木根系造成損傷,在一定時間內影響到林木對水、肥的吸收和林木的正常生長;再次,危害林地土層的有益微生物的繁衍,破壞林地土壤的正常結構,不利于護土保肥。
2.3采伐后林地的清理問題
桉樹成熟林采伐后,不少業主采用燒山的方法來清理林地。這一方法除了前面提到的危害以外,還會造成林木伐根的灼傷,甚至燒死,導致伐根萌芽遲緩,萌出的幼芽弱小,前期生長緩慢,也會因部分燒死而不能再萌芽更新。除此之外,對林地中很多有益菌也有很大的破壞,造成林地的枯枝落葉不能分解,土壤的養分不能流回,造成土壤營養流失。
2.4桉樹豐產林的發展規模問題
前些年,有人擔心桉樹豐產林發展速度過快,會造成林種減少,對林產經濟的發展帶來不利的重大影響。但并非這樣,因為桉樹豐產林的發展是受多方面元素的限制的。一是受經濟社會條件限制,種植桉樹豐產林的地方,一般要具有相應的經濟社會基礎條件,如交通便捷,地方民眾易于接受新鮮事物,思想覺悟性較高的現狀等;二是受自然地理,氣候環境制約,種植桉樹的地方,一般要求在平原,土地平緩、土壤濕潤、土質疏松的地方;三是受林業中期長期發展規劃制約。自然保護區,生態公益林不能建桉樹豐產林;四是受木材市場,林產品價格的影響。木材的替代平增多,木材的需求量減少,很大程度上消減了人們投資桉樹豐產林的積極性;五是林業行政部門和專業技術部門的合理引導和正確宣傳。
2.5林地整理問題
現在大多數桉樹業主,在林地整理時,均采用煉山整地方式。全面煉山雖能快速清除林地地雜草,但也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很大的破壞。一是對林地上微生物毀滅性的傷害;二是對林地上原有的植被群落結構和物種造成失衡性破壞,燒毀了很多原有的植物,造成物種單一,生態系統穩定性差;三是燒毀了植被的根系,在一定時間內會降低林地的保水能力;四是會造成林地土壤養分部分流失,甚至肥力下降。還有在林地整理時,挖坎的土沒有分開堆放,在造林定植回土時,難以做到先回表土,再回心土的要求,甚至只回心土,將表土遺棄,這是對土壤肥力的浪費。
3如何解決桉樹豐產林的生態問題
桉樹生產林雖然對生態環境有很大的影響,但有很大的經濟效益,也有一定的藥用價值,為了緩解我國木材供需矛盾,桉樹的速生豐產林種還是有其可行性。桉樹人工林帶來的生態問題,很多還是由于不科學的濫種植,缺乏專業知識,缺乏土地保護意識造成的,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有以下4條措施。
3.1因地制宜,科學選地,保障當地林地的持續發展
隨著科學的進步,商業的發展,高效的人工豐產林代替了自然林,這是發展趨勢。在種植豐產林之前,要根據當地的林地情況,科學合理地搭配林種,使桉樹更適應環境,按照不同的生態類型,合理規劃桉樹品種,同時也不影響其他物種生長,除此之外,種植桉樹盡量保持2種樹種以上,便于更新和輪回操作,做好規劃,結構合理。
3.2注意造林整地的方式和強度
林地改造的要求要土地等高,挖溝穴,盡量減少水土流失,降低豐產林對土壤地破壞,造林整地是要盡量保持原有的土地結構和生態結構,保持物種多樣性,避免因大面積種植桉樹導致物種多樣性減少、生態不穩定的現象。
3.3保護林下植被,合理施肥
保護林下植被和枯枝落葉,保證土壤養分的輸出和輸入達到平衡,增加樹林物種的多樣性和多層次性,形成良好的生態系統。合理施肥是培養桉樹速生豐產林的重要措施,可以彌補短期的養分短缺和可能的損失,科學配方施肥,在前3年應根據土壤中營養元素的含量和桉樹對營養元素的需求進行配方施肥。
3.4合理管理林地
加強林地管理,特別是新早林的撫育與管護,以保證提早成林。除此之外,更要加強林地使用后的管理,禁止燒毀林地,要對種植的林地負責。除此之外,對桉樹豐產林種植戶加強專業知識教育,避免盲目種植。
4結語
可見,我國桉樹速生豐產林的種植還存在很多問題,但是在種植桉樹豐產林的過程中,只要林業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合理規劃,指導到位,就一定能夠使桉樹豐產林朝著科學規范、健康有序、優質高效的方向發展。讓桉樹豐產林的種植充分發揮森林生態效益,同時使林業建設能夠更好更有力地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13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