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遼西地區荒山造林存在的問題與造林技術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遼西地區干旱少雨,荒山丘陵較多,急需造林綠化?;纳接捎谒亮魇П容^嚴重、氣候環境惡劣、難以開發和利用,不但抑制了當地經濟的大力發展,也直接影響了荒山周圍居民的生活;由于荒山自然環境條件比較惡劣,人為因素干擾較嚴重,從而導致荒山上難以生長各類植物。因此,荒山植被恢復歷來是生態恢復的重點和難點。為改善以往造林不見林的現狀,通過多年的調查研究,針對遼西地區荒山造林中存在的問題,剖析了原因,篩選出先進的抗旱造林技術,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關鍵詞:荒山;造林綠化;存在問題;原因分析;抗旱造林;技術研究
  遼西地區多荒山丘陵,土壤貧瘠、干旱少雨,急需造林綠化。為改變這種荒山裸地增多現狀,幾代林業人前赴后繼,艱苦奮斗,在荒山上揮灑汗水,營造了一批又一批的綠化造林樹種,因所處的地理位置及氣候等諸多原因,很多樹種栽植后成活率很低,保存率也不高。為改善造林不見林的現狀,筆者深入實際,進行調查研究,分析了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篩選出先進的抗旱造林技術,供研究與參考。
  1存在的問題與原因分析
  1.1整地標準低
  在土壤極度板結,石質性礫石和沙粒含量高的造林地,坡度較陡水土流失嚴重的風沙地,沒有進行整地處理,僅依靠傳統小坑靠壁或小魚鱗坑整地,沒有根據立地條件進行造林前的技術整地,創造一個適宜于樹木生長的土壤立地條件,難以取得理想的造林成效。
  1.2樹種選擇不合理
  盲目引進速生性強和抗逆性弱的外來速生樹種,忽視使用抗逆性好的鄉土樹種,速生樹種需水量較高,對土壤的養分因子需求量相對較高,而荒山的土質和立地條件,難以適應速生樹種的需求,造林達不到成活率和保存率要求。
  1.3經營管理粗放
  沒有進行水肥管理和撫育管理,靠天吃飯的傳統做法仍然根深蒂固,幼林難以成林或在幾年后形成荒山裸地,年復一年的重新造林,投入的造林成本較大,收效甚微。
  2荒山造林整地措施
  針對村造的問題,在試驗和總結以往造林整地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荒山的立地條件和造林要求,采取了提出魚鱗坑整地、水平溝整地、水平臺整地和反坡梯田整地措施,以便觀測和調查整地措施對造林成活率和生長量的效果。
  2.1外撅嘴魚鱗坑整地
  魚鱗坑是一種水土保持造林整地措施,在較陡坡面和溝坡上沿等高線自上而下的挖半月型坑,呈品字形排列,形如魚鱗,故稱魚鱗坑。魚鱗坑具有一定蓄水能力,在坑內栽樹,可保土保水保肥。魚鱗坑是外撅嘴魚鱗坑整地,在坑面下沿采用抬高魚鱗坑面角度方式,向內傾斜150,形成下行流水的阻滯,截留坡面下行的流水,蓄積于魚鱗坑土壤中,有利于降雨量較少的沈北和沈陽西部荒山造林和植被恢復。規格:開挖面呈半圓形,長徑100~120cm,短徑70~100cm,深50~70cm,土埂高15~20cm,埂頂寬10cm,向內傾角為15°。
  2.2水平溝整地
  在坡面自上而下,沿等高線每隔3~5m開溝,溝有梯形、長方形、三角形等,根據坡度和樹種定溝的深度和寬度,上口寬0.6~1.0m,溝底寬0.3m,溝深0.4~0.6m;溝間距2.0~3.0m,溝長4~6m,挖溝時用生土筑溝坎,用底土培埂,表土填于溝中,樹苗植于溝中間或外側,以增強保持水土效果。水平溝整地由于溝深,容積大,能夠攔蓄較多的地表徑流,溝壁有一定的遮蔭作用,降低溝內的土壤水分蒸發。
  2.3水平臺整地
  水平臺整地適用于30°以下的坡面。沿等高線將坡面修筑成狹窄的臺階狀臺面,臺面寬因坡度而異,在0.8~1.0m,臺階長無一定標準,視地形而定,外沿可培埂或不培埂。水平臺整地采用“逐臺下翻法”,也叫“蛇蛻皮法”,即從坡下開始,先修下邊第1臺,然后修第2臺,修第2臺時把表土翻到第l臺,以此類推,最后1臺可就近采用表土填蓋臺面。
  2.4反坡梯田整地
  反坡梯田的修筑方法是臺面向內傾斜成一定坡度,因荒山自然坡度的不同,田面寬1~2m,在坡面自上而下,沿等高線每隔3~5m修筑1~2m寬,臺面角度設置為向內頃斜5~15。,形成反坡的窄式梯田,用生土筑田埂,表土蓋田面,田面寬度和上下間距隨地表坡度和樹種而定,樹苗植于田面外側填方處,因外沿填方處土層較深,蓄水量較高,利于樹苗扎根成活。
  3抗旱造林技術
  3.1地皮土+保水劑填坑造林
  試驗造林是按照不同保水劑的濃度梯度,配制成不同保水劑液態糊狀分散劑,示范林造林將整地收集的表土,混合聚丙烯酸鉀或聚丙酸胺,配成0.5%有機鹽,50kg土混合0.25kg,造林前將配好的地皮土加保水劑用清水制成保水劑混合漿泥,造林時每坑保證至少填加7.5kg保水劑混合泥漿。
  3.2針葉樹種+容器育苗造林
  容器育苗的優點主要在于采取培養土的基質能集中培養根系較好的苗木,能在苗木出圃上山造林前,控制容器苗的水分形成硬度較好的土坨,運輸中保證不散坨,保持完整的根系,一則有利于造林后減少苗木緩苗,二則有利于在運輸中防止散坨傷根發生造林大緩苗現象。對于缺水和土壤水分較差的立地條件,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十分有利。本項試驗采用的油松苗為3年生苗。容器苗為中15cm和高為20cm塑料質可降解容器。
  3.3造林樹種的選擇
  在遼西地區荒山造林的樹種選擇受土壤水分的限制,抗干旱能力強樹種十分有限,在歷年造林經驗的基礎上,本著鄉土樹種優先和適地適樹原則,通過筆者多年的造林試驗篩選,先鋒樹種為:刺槐、油松、側柏、山杏、火炬、五角楓6個樹種。
  4結語
  荒山造林是我國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舉措,也是對林區進行環境重建、防風固沙、荒山改造的一項重要措施,荒山造林對于提升林區居民的生活質量,提升林業工作的質量和水平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利用荒山造林一定要根據地理特點,因地制宜,要采用科學合理的造林方法,掌握荒山造林綠化的技術要點,貫徹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制定出科學的造林技術。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148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