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提高小學英語課堂學生聽課效率的方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課堂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就在于教師是否對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行關注,并根據實際情況適時適度地完善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達到教學相長。小學生天真爛漫,其課堂學習狀態最直接的顯現是課堂上的聽課效率情況。小學英語課堂上學生的聽課效率高低,實質反映的是英語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的高低。作為英語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生的課堂聽課效率,以“教學反思”為主要方式,探究影響學生聽課效率的因素。
關鍵詞:英語課堂;聽課效率;方法
現代教育學的理論與實踐證明,課堂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就在于教師是否對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行關注,并根據實際情況適時適度地完善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達到教學相長。小學生天真爛漫,其課堂學習狀態最直接的顯現是課堂上的聽課效率情況。英語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生的課堂聽課效率,以“教學反思”為主要方式,探究影響學生聽課效率的因素。通過對學生聽課效率情況的掌握和思考,教師可以深入地掌握學情,更好地調整教學策略,因材施教,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一、影響學生聽課效率的主要因素
?。ㄒ唬θ握n教師的喜愛和敬畏程度
小學生還處于成長階段,多數對教師懷有天然的、特殊的信賴感和敬畏情愫,樂于聽從教師的教導。然而,跟“小兒無詐病”一樣的道理,小孩子的感受是直白的。經過與教師的不斷接觸和對課堂的體驗,小孩子會逐漸形成對老師的喜愛與不喜愛印象,并全然會把自己的感受和狀態用實際行動或情緒表現出來。課堂聽課效率就是他們的主要表現形式,他們會用“樂不樂于聽課”直接表現對教師的喜愛和敬畏程度。
?。ǘφn堂的感興趣程度
課堂上,如果學生對教學活動非常感興趣,大家都會很興奮,能集中注意力;如果教師傳授知識的方式方法適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接受能力,學生在興趣的引領下,更能提高課堂專注力。當學生通過老師的引導、伙伴合作學習和自我努力探究,掌握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并有成功體驗的時候,他們的學習態度會變得積極主動,他們對課堂才會真正感興趣。這時,學生的聽課效率就高,而且其注意力可以持續集中;反之,學生的聽課效率就低或者不穩定。
?。ㄈW習內驅力的形成度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吸引學生注意力的良方,它對于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能起到最大的“牽引”作用,但它并非是深入開展教學活動和達成教學目標的“萬能鑰匙”,真正有助于提高聽課效率的因素應是由學生學習內驅力形成的專注聽課習慣。對課堂學習活動的愉悅體驗、對學習方法和知識的良好內化,這些都會對學生的學習內驅力產生積極的影響,從而能逐步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若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源于熱情、探索和追求,那么,其良好的學習價值觀也將逐步形成,對他們的學習效果乃至今后工作的影響都是深遠的。
二、提高學生課堂聽課效率的方法
“透過現象看本質”,我們不難發現,小學英語課堂上學生的聽課效率高低,實質反映的是英語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的高低。因此,教師可以基于學生的聽課效率情況,全面剖析教學過程,更好地整合課堂教學的內在關聯因素;以提高聽課效率為目標,更深入地了解學生,全面關注學情,更好地調整教學策略。教師應以提高“聽課效率”為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及教學領導力。教師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了,又作用于學生的聽課效率,如此循環往復達到良性循環,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針對影響聽課效率的因素,教師可從以下方面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
(一)做課堂的“有心人”,密切關注課堂情況
課堂上,教師要密切觀察、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不要僅僅關注教學設計、教案的呈現度,更要從學生的聽課效率來觀察教學設計的實施情況和效果。教師對學生在每個環節的聽課效率要做到心中有數,通過對聽課效率的關注、思考,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完善教學設計,以此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和綜合能力。
?。ǘ┬逕拏€人教育魅力,成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教師的教育魅力”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與學生相處時,其學識、品格、能力、情趣、志向等綜合因素對學生的認知、行為、追求等方面產生的積極影響力,一般包括形象魅力、情感魅力、學識魅力和品格魅力。形象魅力是表面的,初步的,情感魅力能使學生受感化,學識魅力使學生真正信服,品格魅力既影響學生的品質,還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
?。ㄈ┨嵘虒W效率,讓課堂成為學習樂園
兒童往往是通過“體驗語言——總結、發現語言規律——運用語言——形成語言意識”的步驟逐步形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筆者觀察發現,小學生通過情景表演、游戲、比賽等活動來學習英語的效果特別好。為此,英語教師在備課時,要密切考慮這一點,設置更多形式豐富的、內容合理的、科學高效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充分模擬情景,體驗和感受學習運用語言的樂趣和魅力,讓課堂成為學習的樂園。當學習變得輕松,學生通過努力便有所收獲時,其課堂專注度就會更高。
?。ㄋ模┡囵B學生的學習內驅力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掌握知識和獲得實際技巧是兒童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的一種復雜的認識活動。強烈的學習愿望、掌握知識的愿望,是這一活動的重要動因。內驅力指在有機體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內部推動力,是一種內部刺激。兒童的學習內驅力一旦養成,他們在學習上將表現得積極主動、自覺自律,在課堂上會更加專注認真。
1.讓每位學生都“被需要”。實踐表明,“有機體會產生各種需要,當需要沒得到滿足時,有機體會產生內驅力,內驅力引起反應,反應導致需要的滿足?!惫P者經常在小學英語課堂上采用小組學習活動來激發每一位學生的學習內驅力。例如,新授課結束后,我經常組織小組活動進行模擬情景表演,目的是創設更多的平臺和機會讓學生合作學習,開口說英語。學習小組通常是由優生和學困生有機搭配而成。為了達成“成功表演”的目標,這個時候,學困生更加是“被需要”的人群。在老師和同伴的鼓勵幫助下,不同層次的學生通常都能積極主動去完成自己要扮演的角色任務,內驅力不知不覺就產生了。
2.讓學生對學習充滿自信。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發現學生優點和進步的眼睛,并因材施教,多采取激勵的方式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信心。筆者經常在課堂上、在學生的同伴中、在“大庭廣眾”下對學生的優點、亮點、進步給予大力的表揚,或者進行大膽的預測,對學生形成一種有效暗示。如:“你講英語的語音語調真好!你今后用英語與別人溝通時一定會很成功,也會令對方聽起來特別舒服!”這些激勵的辦法對于小學生而言通常很有效果。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興趣”“自信心”對于學生學習內驅力的長效推動不及“耐力”。日常教學中教師不可能在任何環節和內容上都讓學生“邊玩邊學”。學習內驅力還需要學生自身的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來支撐,促使其學習內驅力穩步發展,不斷前進。
總的來說,學生的課堂聽課效率之于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是一項重要的檢驗標準,作為教師不容忽視。教師通過對學生的聽課效率進行教學反思,通過探究如何提高聽課效率的方式方法來完善和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是一種便捷而又高效的途徑。
參考文獻:
[1]于漪.教育魅力:青年教師成長鑰匙[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2]肖川.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M].北京:新華出版社,2011.
(責任編輯:奚春皓)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19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