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繽紛”早讀奠基“高效”課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早讀課是語文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延續和補充,是語文高效課堂的基奠?,F階段,學校早讀課的現狀不容樂觀,存在“低效高負”的弊端。為了提高早讀課的高效性,打造繽紛多彩的早讀課勢在必行。
【關鍵詞】早讀課;繽紛;高效;誤區;診斷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我國傳統語文教學就有“重讀”的傳統,語文作為一門語言學科,讀是最核心的要素。然而,由于長期以來對早讀課缺乏合理的指導,早讀課出現“滿堂讀”,學生讀得頭昏腦漲,一節早讀課下來,學生茫茫然,早讀課真正成了“低效高負”課。
早讀課是吹響清晨的第一聲號角,打造“雜花生樹,群鶯嘹亮”的繽紛多彩早讀課勢在必行。
聽君新翻楊柳枝——內容多元
誤區 大部分教師認為早讀無關緊要,教師只是“看班”,只要學生有聲音就行,教師沒有明確的讀書內容。有些老師有內容,但也只是簡單的讀讀課文,背背古詩文,這樣就讓早讀課進入了視野狹窄、內容單一的誤區。
診斷 在《語文課程標準》中,初中階段的閱讀部分有這樣的說明:“學會制訂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 物,課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作為早讀課,顯然要承擔起這個閱讀的重任?;谶@一點,我們的早讀應該做到內容的多元化。內容多元可分為課本內容多元和課外內容多元。
根據課文的編寫特點,課本內容多元我們要做到“六讀”。
一讀:課文標題。標題看似小事,學生往往會忽視,對學過的課文記不住或張冠李戴。如《桃花源記》記成《桃花園記》。再者,課題是理解課文的“窗口”,不能不細細品讀。
二讀:單元提示和閱讀提示。單元提示高屋建瓴地指出了主要內容、學習要求和學習方法。閱讀提示是每篇課文的“助讀器”,它涉及了課文的內容、情感取向、具體學法等要求。
三讀:課文。課文是讀的核心。
四讀:讀注釋。注釋中往往包含文章的出處、作者介紹等。另外,注釋是關于字詞的注音和解釋,是積累字詞的重點。
五讀:練習。課后練習很多都是對課文內容的必要補充,往往也包含一些知識要點。如《藤野先生》課后練習三就補充了作者寫過的三位老師。
六讀:文后框框。人教版初中語文課本淡化了語法,但并不是不要學語法。為了避免傳統的系統講語法,現在的語法知識都是穿插在課文后面,以框框的形式列出,如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就有主謂句和非主謂句,說話要簡潔等,這些也應該成為早讀的重點。
課外內容的多元,要求至少做到“三讀”。
一讀:自讀課本。自讀課本與教科書相配套,是教科書的延伸、拓展和深化。讀自讀課本,不但可以鞏固和擴大在課內所學的東西,而且可以增加學習語文的興趣,極大地擴大學生視野。
二讀:名著。人教版初中語文每冊課文都列出兩三部名著,在早讀課閱讀名著或名著精彩片段,有助于學生形成語感,在閱讀活動中受到經典作品的熏陶。
三讀:優秀時文期刊。課標要求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優秀的時文期刊如《讀者》《青年文摘》等,能夠補充閱讀的新鮮血液,而且能讓學生近距離接近生活美文,避免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
標新立異二月花——形式創新
誤區 早讀課,老師只要求學生讀,都是齊讀,缺乏形式變化。一個早讀下來,毫無新意,學生讀得嘴角冒泡,喉嚨冒煙,但收效低下。
診斷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生理、心理以及語言能力的發展具有階段性特征,不同內容的教學也有各自的規律,應該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早讀的形式創新可以多姿多彩,可以從下列多種不同形式中做出選擇:
齊讀:特點節奏相對整齊,聲音洪亮,適合有感情激越的課文片段,但齊讀濫用會扼殺個性閱讀的多元,片面追求整齊,也會制約學生情感的投入。
領讀:主要有優秀學生或優秀小組引領,起到帶頭的作用。
范讀:范讀對于善模仿的學生來說,在朗讀訓練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跟其他形式的朗讀相比,有利于學生避免讀錯讀不到位。
對抗讀:引入競爭機制,調動早讀積極性,適合有難度技巧的文章,能激發同學的朗讀興趣,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自由讀:自由朗讀并不是讓學生隨意朗讀,應該是教師能明確讓學生朗讀目的的情況下,指導學生進行。自由朗讀有利于教師靈活把握時間,讓學生有自由發揮的空間。
接力讀:以小組為單位,依次輪流讀,適合較長的文章。
分角色讀:對角色多,且故事性強的文章,分角色朗誦會起到渲染感情,體現故事人物性格的效果?!痘实鄣男卵b》這篇童話學生能更為具體感性地去了解眾多人物形象。
多種朗讀形式還有對讀、評價讀、輪讀、搶讀、表情朗讀等。這些形式不僅可以分別使用,也可在早讀課交替或交叉使用。教師應針對課文的特點選擇,讓早讀多點開花、搖曳多姿。
萬水千山總是情——激情橫溢
誤區 早讀時間由于任務單一,一個任務讀到底,形式單一,從頭到尾自由讀,整個課堂聲音一片,學生也精神不佳,昏昏欲睡,早讀成了沒有感情滲透的“傻讀”。
診斷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優化環節,注重學生在活動中情感與態度,享受活動樂趣。”這就要求早讀是一個激情飛揚的舞臺。解決缺乏激情的問題,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把握語勢:語勢是聲情表達的自然態勢的流露,有時伴有面部表情、眼神手勢動作等肢體語言,具有渲染語境氣氛,強化語言色彩的功用。 把握語氣要求:掌握陳述句、疑問句、感嘆句、祈使句這四種基本句型的朗讀語調。
把握語態:要求朗讀時必須做到以聲繪情,情態、情緒、情感要恰當。
巧用重音:話語中要強調的部分,常用重音突出,加重音量,使朗讀鏗鏘有力。
頓挫有致:朗讀不能一氣到底,中間要有停頓,音樂上叫 “休止”,并用休止標注時間的長短。朗讀也同音樂一樣,停頓有長有短。
張弛有度:讀的速度也有講究。速度表明節奏,張弛有度才能快慢和諧。速度由作品的語境分為三檔:快速(用在朗讀緊張氣氛,激昂情緒),常速(朗讀時要比平時說話速度稍緩慢一些,在敘事、解說、講理的時候用常速),慢速(比常速有明顯的減緩,用于感情纏綿、心情沉重、話難以啟齒以及語言艱澀的語境)。
且把新桃換舊符——讀姿雅致
誤區 早讀課由于是清晨,有些同學還沒有在睡夢中完全清醒,所以在早讀各種各樣的姿態都可以看到,有趴在桌上讀的,有撐著下巴讀的,有歪歪扭扭坐著讀,細看之下,丑態百出。
診斷 《語文課程標注》中說道:“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弊x書本來是一種高雅的精神活動,特別是早讀是一天學習活動的開端,沒有一個良好的狀態,是不可能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效果的。讓讀書成為最美的姿態可以粗分為“三讀”:攤著讀,捧著讀,放開讀。
攤著讀:是指你將書放在桌子上或放在膝蓋上,用一種審視的目光,對那些文字進行查閱,有居高臨下的感覺,這樣的讀書有些認真的味道。
捧著讀:是指把書捧在手里讀,是一種最優美的讀書姿態,像孩子捧著夢想,飽含著虔誠與渴求。捧讀體現了對書的尊重,對知識的渴望。無論是攤著還是捧著讀,都要足靜手穩、心靜、身直、頭正、眼睛與書面保持一尺或一小臂的距離。與視線夾角接近直角,胸部距桌緣大約一拳的距離。
放開讀:要求學生解除固定的朗讀約束,甚至可以站起來或離開座位。讀起來可以搖頭晃腦,韻味綿綿;也可以昂天長嘯,情山意海。這種朗讀是最具個性化的朗讀,最能彰顯朗讀者的朗讀品質。如讀古詩時可以根據節奏和韻律搖頭晃腦。在讀激情詩歌時可仰天長嘯,天馬行空。
參考文獻
[1]耿法禹.閱讀教學應重視朗誦訓練[J].語文教學通訊,2001(17).
[2]郭勝男.注重朗讀訓練 提升語文素養[J].學子(理論版),2016(23).
?。ň庉嫞糊堎t東)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23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