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TEST平臺的大學英語評價體系構建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各種網絡學習平臺、教學APP、云端大數據的逐漸推廣使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又迎來了新一輪的信息化革新。本文以iTEST測試平臺為例,探討構建 “線上+線下”“混合式、多元化” 大學英語形成性評價體系的策略及方法,以期助力教學質量的提高,助力學生學習能力的長遠發展和英語應用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ITEST平臺;大學英語教學;形成性評價
教學評估是大學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要實現高等教育教學目標,科學、全面、客觀的評估體系是必不可少的。構建一套完善的評價體系不僅可以更加全面準確的反映英語教學實際質量,而且更有利于教學者了解、總結及反思教學工作,從而促進英語教學水平和質量的整體提高。
目前,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和教育技術的不斷創新,國家對數字化教育技術應用的大力提倡使得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逐步深入,許多高校開始進行無紙化測評嘗試,大部分院校在2015-2016年引入了iTEST大學外語測試與訓練系統來推進教改進程。基于iTEST的測試系統高效便捷,海量優質的題庫資源不僅給學生提供了大量的自主學習資源,教師也可以通過iTEST系統布置作業,進行階段性測試,強大的無紙化測試功能以及專業有效的智能評分和統計分析,將不斷創新課堂教學和評價方式,延伸拓展教育評價的功能與內涵,使其教學診斷功能得以實現,為教學決策提供強有力證據。
一、傳統評價體系的弊端
多年來,傳統的終結性評價廣泛應用于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直到目前,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科學的、多元的、全方位的教學評價體系還未形成,依然存在以下問題:
(1)方法單一,技術手段落后,評價結果的信度、效度較低;
(2)大多以終結性評價方式為主,以量化的筆試結果為評價依據,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隱性學習結果及學習技能的關注度不夠;
?。?)未能充分認識到形成性評價具有的激勵、反饋、導向等功能,將平時成績等同于形成性評價,達不到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效果;
(4)評價數據需要人工收集、分析和處理,師生工作量大大增加,評價參與度及評價效率難以保證;
(5)教師仍然是評價的主導,無學生之間自評、他評和小組互評等環節的細化標準。
總之,如何進行有效的教學評價,已成為影響和制約當前大學英語教學研究與發展的重要因素,如果不給予足夠的關注,不找到科學合理的解決途徑和辦法,必將導致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的信息化建設缺乏系統規劃,教學目標和方向就會帶有一定盲目性,無法發揮教學評價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診斷、激勵和調節作用。
二、基于iTEST平臺的大學英語形成性評價模式的優勢
iTEST4.0系統具有識別、糾錯及聯想功能,能夠縮短教學評價周期,提高評價效率,進而實現教學活動的自動評定及反饋。針對學生作文中存在的詞匯及語法等方面的常見錯誤進行自動識別,并能夠即時提出有針對性的修改建議和分析反饋。這一功能有助于學生迅速發現作文中存在的錯誤和問題,及時糾正,同時,系統還能夠為學生搭建自主學習的平臺,比如為學習提供參考例句、專項擴展訓練、詞組搭配推薦等服務,使學生對自己學習情況進行自測檢査和自我評價,促進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借助iTEST平臺將形成性評價貫穿于大學英語教學的各個環節,構建一整套操作性強、指標體系完整、兼具科學性與人文性的形成性教學評價體系,通過以評促教,以評促學,評教結合的方式,能夠實現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教學評價的實施,充分體現了教學評價體系和模式的科學全面和動態發展的特點,進而大幅提升大學英語教學的質量。
三、基于iTEST平臺的大學英語教學形成性評價模式構建
本研究將以外研社iTEST4.0測試系統為平臺,嘗試把形成性評價體系全面融入大學英語教學各個環節,研究構建一套動態的、多層面的、多元化的大學英語新型評價體系。
基于iTEST平臺的大學英語教學形成性評價模式
基于iTEST平臺的大學英語教學形成性評價模式由線上評價和線下評價兩部分組成。線上評價由任務完成質量評價和學習表現分析評價兩部分組成,主要基于ITEST平臺系統,對學生的出勤情況、練習及自測的完成情況、參與網上互動情況等方面表現進行定量定性評價,具有即時性、個性化、無紙化的顯著優勢;學生自評他評與教師綜合評價兩方面構成線下評價的主要內容,以系統化、多元化、科學性和完整性為顯著特征。
評價內容主要涉及學生線上、線下參與的所有學習活動,是對學生在課前、課中、課后等各環節中的學習效果和綜合表現的全流程綜合評價,旨在形成一套系統科學的多維度、全方位的評價體系,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方法策略、學習態度、思維創新能力等做出科學有效的綜合判斷,以達到真正助力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的目標。
探索構建基于iTEST平臺的大學英語形成性評價體系,可以對教和學的雙邊活動開展自動評價及反饋,同時對教學過程進行全程監控記錄, 從而提高教學評價效率,提升教學質量和成效。把以iTEST為代表的網絡信息技術融入大學英語教學評價體系,需要教師不斷提升新媒體運用能力,創造性的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活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通過形成性教學評價,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有效監控、激勵和反饋,并及時對學習計劃和方案進行有效調整,只有這樣才能使形成性評價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7:1-13.
[2]程穎.形成性評價研究與實踐[J].重慶電子工程學院學報,2010,(2).
[3]顧明遠.高等教育評估中幾個值得探討的問題[J].高教發展與評估,2006,(3):1-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29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