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鄠邑區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發展現狀及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發展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之一。筆者通過對鄠邑區地理農產品發展現狀、發展優勢、存在問題進行調查和分析,提出在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展過程中應擴大宣傳力度,增強保護意識;加強市場監管,完善制度建設;樹立名牌形象,實施名牌戰略等建議發展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實現鄉村振興。
關鍵詞: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現狀;建議
中圖分類號:S-9
鄉村振興落腳點是富裕農民,關鍵在于產業興農,而增加區域特色農業、發展地理標志農產品是堅持質量興農、效益優先,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路徑之一。鄠邑區地處關中平原中部,南依秦嶺,北臨渭水,雨量充沛,光、熱資源豐富,土壤肥沃,富含多種礦物質,水質良好,水資源充沛,對發展地理標志農產品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
1 概念
1.1 地理標志
地理標志一般為標示來源于某一特定區域的某類商品,且該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條件和歷史人文背景決定了商品的質量、信譽、原材料和某些特定特征。凡是在該地理標志所指明地方生產該產品的,均可使用這一地理標志。[1]地理標志廣泛運用于區域特色農產品、傳統的工業產品和手工藝品等領域。
1.2 地理標志農產品
地理標志農產品的概念源于地理標志,是指某一個國家、地區或特定地域的農產品,且該農產品的質量特征取決于特定地域的地理環境,包括產地的環境、氣候、土質、水源、物種等自然因素和生產技術、傳統工藝、技巧、配方、標準、秘方以及與產品相關的歷史文化等人文因素,是農產品的品質特征和地域特征的標志與證明。[2]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地理名稱具有真實性,與其它地區的同類產品相比有獨特性品質和質量,其所標示的產品品質、聲譽等特征是由當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決定的,它是一個國際公認的知識產權的概念。[3]
2 發展現狀與存在問題
2.1 保護現狀
鄠邑區南依秦嶺,北臨渭水,自然資源豐富,氣候宜人,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3℃,平均降水量879毫米,全年無霜期219天,糧食播種面積88萬畝,總產穩定在29萬噸;標準化種植、養殖示范場24個,水果種植面積15萬畝,年產量19萬噸以上;蔬菜面積9萬畝,年產量20萬噸;肉、蛋、奶類總產量分別達到1.95萬噸、1.48萬噸和2.7萬噸,經濟作物以葡萄、西瓜等果蔬為主,葡萄種植面積6.6萬畝,年產量達到10萬噸,這些都為我區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提供了物質基礎。[4]
近年來,鄠邑區初步形成了同興設施西瓜、戶縣葡萄、經濟類花卉苗木、設施規模養殖等四大農業支柱產業,涌現出了“戶太葡萄”、“同興西瓜”“豐園李杏”等一批聞名全國的優質水果品牌。但是,我區目前只有“戶縣葡萄”在2018年2月通過農業部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認證。整體上看,區域地理標志農產品品種單一,注冊數量少。
2.2 存在問題
2.2.1 認識不足
地理標志多涉及農產品和食品,但是農民對于農產品地理標志缺乏足夠的認知,不能積極主動申請地標產品,沒有利用地理標志保護當地的特色農副產品的意識。
2.2.2 目光短淺
地理標志農產品標示著優質、安全、綠色的農產品,是質量和信譽的保障,具有廣闊的市場和良好的發展前景,生產者只為謀取眼前利益,一味追求產量不顧產品質量,嚴重損害了標志農產品的形象和聲譽,逐漸使產品失去了市場。
2.2.3 體系制度不完善
地理標志農產品標志是該產品質量、品質與知名度的代言,具有非常廣闊的市場銷售前景,不良商家為了賺取高額利潤以次充好、假冒地理標志產品現象嚴重,對市場銷售造成了巨大沖擊。
3 發展對策
3.1 擴大宣傳力度,增強保護意識
要加大地理標志知識產權保護的宣傳力度,進行農產品地理標志注冊和保護等相關知識的普及,增加地理標志農產品的數量。相關部門要適時給予農產品地理標志所有者知識及技術指導,充分利用網絡、報刊、微信等各種渠道進行宣傳,通過召開論壇會、培訓會等請專家學者進行講解。
此外,還應不斷提高農產品地理標志所有者的意識和素質,使得他們切實了解和真正懂得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對于增加經濟收入的重要作用,調動有條件企業、部門申報的積極性,同時得明確地理標志是一項集體權利,相互之間應協同一致、共同維權。為推動地理標志保護農產品工作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3.2 加強市場監管,完善制度建設
健全監管體系,加強市場監控,完善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的制度體系建設,嚴厲打擊假冒偽劣行為。創新監管模式,利用物聯網技術、視頻技術、云計算技術、大數據分析技術建立一套完整的農業智能化、信息化水平較高的監管信息平臺,實現農產品源頭可控制、生產全程可監管、產品質量可追溯。各地相關部門應積極引導和扶持農產品地理標志權利人,合理使用地理標志,完善相關制度體系建設,維護好產品形象。
3.3 樹立名牌形象,實施名牌戰略
加強區域農產品產業化龍頭企業、標準化示范園區建設,通過規范化標準化生產樹立品牌形象,帶動其他小型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或農戶規范生產模式,促使其進一步轉化為地理標志農產品產業化經營的主體和核心力量。同時,積極探索適宜于區域地理標志農產品產業化經營模式和管理運行機制,加快推進鄠邑區地理標志農產品產業化健康、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4 結語
扎實做好地理標志農產品申請與保護工作,對于提高當地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推進區域特色農業發展,提高農民收入,促進鄉村振興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參考文獻:
[1]張敦蘭,冀鳳全.淺析地理標志保護對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意義[J].河北農業科學,2008,12(5):108-109,112.
[2]龔婭萍.實施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 促進區域農村經濟發展[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2,10(5):63-67.
[3]謝敏.地理標志農產品對品牌營銷競爭力的影響——以四川省為例[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7,38(4):207-213.
[4]鄠邑.2018年西安市鄠邑區政府工作報告[R].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30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