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開放性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我國高等教育已進入大眾化階段,高校招生規模日益擴大。同時,社會對高校畢業生質量要求越來越高,高校教學壓力與日俱增;尤其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其本身在辦學條件、綜合實力上有所欠缺,在如何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畢業生有更大壓力。開放性實驗教學對于所有高校而言都較新,且基于它具有開放式特點,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有顯著成效。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愈發重視開放性實驗教學,它是其為數不多可以實現跨越發展、后發趕超的途徑。筆者所在貴州師范學院(下文簡稱貴師院)通過幾年探索,取得一些成績,也總結部分經驗,以此為例進行探討。
關鍵詞: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開放性實驗教學;創新能力培養
目前,高校無論是為滿足社會需求還是提升自我發展,都越發注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尤其是對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這是一個重要途徑,通過開放性實驗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升教學質量,進而增強學校社會影響力。開放性實驗教學核心內涵是開放式,給學生足夠發揮空間,引導學生從原來的傳統學習模式變為“做中學”,即在實際動手“做”的過程中去摸索,通過“做”達到“學”,最終培養學生自身的創新意識和理念。
貴州師范學院作為一所2009年改制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從改制之初就非常注重搭建開放性實驗教學平臺,在兼顧發展傳統教學平臺之余,也通過學生社團、創新創業項目、創新創業大賽等渠道,來不斷拓寬開放性實驗教學平臺的深度和廣度,并已取得顯著成效。尤其是近年來,學生在全省、全國、乃至國際各個級別、類型的創業大賽上都取得歷史性好成績。且貴師院在開放性實驗教學方面是理工和社科兼顧發展,是以智能電子、文化創意作為兩大學科的代表,涵蓋17個二級學院等40余個專業,為這些專業的理論教學提供實踐平臺,每年參與開放性實驗教學的人次多達 10 萬左右,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氛圍愈發濃厚。
貴師院能夠取得這些成績是做了大量基礎工作的結果:加大場地和實驗設備投入;協調開放性實驗與專業課程實驗關系;嚴格把關開放性實驗教學設計;建立科學管理制度;構建完善評價反饋體系等方面。
一、加大開放性實驗教學場地和設備投入
開放性實驗教學具有開放式、研究性等特征,它在教學原理、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任務、教學過程和教學組織形式、操作樣式和教學策略上都更符合創新人才培養的需要。但它具體實施過程中對于場地和設備的要求相對比較高,尤其是部分理工學科的實驗操作需要非常嚴苛的條件才能開展。
貴師院雖是一所辦學條件相對一般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但對于建立開放性實驗教學平臺不遺余力。教學場地,從最初求真苑兩棟實驗樓,到現在更多元化且符合學生興趣的大學生科技園、思源眾創空間、互聯網+、貴州省大學生文化創意基地、民族文化產品實訓室等一批涵蓋理工、社科兩大類創新創業實驗操作平臺;充分滿足學生專業課程實驗和個人創新實驗兩方面需求,為專業課程實驗與個人創新實驗搭建對接橋梁;實驗設備,購買先進實驗設備,2018年貴師院通過持續接觸,最終德國貸款項目申請成功獲批,實驗設備將獲得進一步改善。這些投入為開放性實驗教學具體實施提供硬件基礎,有利于學生日常開展自我創意、培養創新能力。
二、開放性實驗教學與專業課程實驗教學互為支撐
開放性實驗教學雖有助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但其仍圍繞專業課實驗來開展和延伸,而專業課實驗是學生實施開放性實驗基礎。所以,如何協調開放性實驗與課內實驗之間關系至關重要。
貴師院是一所師范型院校,師范型特性要求學生在具備深厚學科知識同時也有豐富實踐操作經驗。這種特性有助協調開放性實驗與專業課實驗的關系。貴師院現有17個二級學院,其中有5個理工類、11個社科類、1個創新創業學院。這些學院專業實驗課很普遍,甚至于開設全程實驗課,無理論講授,在制定具體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時都有必修實驗課,根據學生興趣結合師資力量開設實驗選修課,以供學生選擇。
這些專業課實驗經歷為學生進行開放性實驗打基礎,任何創新都有前提,無深厚專業課實驗基礎,不足以支撐開放性實驗,更無法把自身設想轉化為成果。反過來,學生進行開放性實驗也不斷加深專業課程實驗理解,這種良性循環有助二者形成互為支撐關系。
三、嚴格把控開放性實驗教學設計
開放性實驗教學出發點緊緊圍繞提高學校實驗教學質量和培養創新型人才,但其進入國內時間并不長,實施過程仍在探索階段,不成熟。為此貴師院對開放性實驗教學設計嚴格把關:主題選定、條件保障、計劃步驟、過程把控、設想結果等全流程認證,確保實驗取得預期成效,順利實施。
開放性實驗教學設計與專業課實驗不同,它沒有嚴格規定教材,更多是選定某個主題進行相應設計,因此要縝密思考。當然,開放性實驗教學實際操作過程中要做好面對失敗的心理準備,因為任何不經過實踐檢驗的嘗試都不完美。
選定主題,要根據現有條件和預期成效及學生興趣綜合考慮,實現資源最大化利用;條件保障要落實,努力克服困難,達不到條件不能強行上馬,實事求是;計劃步驟要考慮是否合理,能否連續完整,并準備替代計劃;實施過程,教師要引導、鼓勵學生發揮自我能動性,挖掘潛力,培養創新意識;設想結果可以不做具體要求,注重實際結果和操作過程。
四、建立科學的開放性實驗教學管理制度
建立開放式實驗教學模式,一是提升現有實驗資源利用率,二是培養學生個體思考、實踐操作能力,培養學生勇于創新、開拓進取意識。而要實現上述目標,須建立完整、科學的管理制度。貴師院對開放性實驗教學已經有相當經驗,在實踐中逐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且完整的管理制度,出臺具體實驗教學管理辦法,確保實驗室管理和實驗正規化,為學生提供良好實驗環境。包括實驗室開放管理制度、儀器設備管理制度、開放式實驗教學管理制度等。
實驗室開放管理制度,為保證實驗室時間、場地、主體、任務等方面的落實,細化為“貴州師范學院實驗管理文件匯編”、“實驗員職責”、“實驗室安全管理條例”、“實驗室工作制度”、“實驗室使用管理規定”等。 儀器設備管理制度方面,為保證實驗室儀器設備使用、維護與運行,建立完善儀器設備管理制度。包括:“儀器設備使用情況登記表”、“大型儀器設備管理辦法”、“儀器設備使用條例”、“儀器設備檢修條例”、“儀器設備采購流程”、“儀器設備外借管理辦法”和“儀器設備損壞、丟失賠償規定”等。
開放性實驗教學管理制度,為促進實驗教學正規化,貴師院結合現有資源和專業需求,制定系列管理制度:貴州師范學院實驗教學主要環節質量要求、貴州師范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創意訓練計劃項目管理辦法、“開放性實驗室教師守則”、“開放性實驗學生守則”、“開放性實驗員工作職責”和“開放性實驗成績評定辦法”等。
通過三個板塊制度建設,貴師院在開放性實驗教學方面,真正實現從實驗項目、對象、場地、時間等全方位面向所有學生開放。學生長期處于開放性實驗教學氛圍,可以獲取豐富資源,還可為學生提供自主發揮、思維、創新的空間。
五、構建完善開放性實驗教學評價反饋體系
貴師院在實施開放性實驗教學時,很重視實驗對象即學生體驗感,為此構建完善教學評價反饋體系:整體布局,堅持以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為核心來探討開放性實驗教學質量評價反饋體系,且注重利用學生實踐應用反饋意見不斷完善;另外,就具體專業課程實際情況來探討開放性實驗教學質量評價反饋體系。同時,貴師院正謀求將開放性實驗室教學平臺與網絡相融合,努力搭建一個讓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在實驗室通過網絡完成實驗項目并提交實驗報告,而任課教師也可通過網絡對學生完成實驗項目進行評價并及時交流,打破時空對開放性實驗教學限制,實現全方位指導學生,更好提升學生創新能力。
貴師院改制以來力求實現跨越發展,在構建各種教學體系方面不拘泥固有模式,積極引進新模式、學習新理念,而教學評價反饋體系對于教學質量的檢測和提升有重要意義。貴師院成立教學質量評價辦公室,與教務處、實驗管理中心、各二級學院等部門一起配合開展教學評價反饋工作。同時,搭建包含理論和實驗兩方面網絡教學評價體系,從課程教學內容、儀態、氛圍、技能等來評價,有利師生雙方交流。二級學院建立學生教學信息站,由學院學生會牽頭,成員包括各班學習委員,每月定期收集學生意見,整理裝訂成冊并及時反饋給學院教師,以便暢通學院、教師、學生三方交流渠道。通過網絡和意見手冊兩種方式來反饋教學意見,為提升教學質量指明方向,達到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曾若生,譚日輝.開放性實驗教學模式中學生主體性的培養[J].科教導刊,2018(01),46-47.
[2]聞紹飛,佘黎煌,張石.開放性實驗注重對學生能力培養的探討[J].實驗室科學,2018(03),140-141.
[3]丁莉峰,程雪松,李松棟,程軍.應用型本科院校開放性實驗的改革與探索——以電化學方向為例[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8(04),170-173.
[4]王連會.開放性綜合實驗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廣東化工,2018(11),257-25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31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