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心理護理程序在長期臥床老年患者護理中的積極作用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分析在長期臥床老年患者中采取心理護理程序的積極作用。方法:本文驗證數據目標即為收治的50例長期臥床老年患者,來源于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以雙盲法開展分組,將行常規護理的25例患者歸入對照組,將行心理護理程序的25例患者歸入研究組,驗證對比兩組生活質量、護理滿意度計算值。結果:與對照組對比,研究組長期臥床老年患者軀體功能、情緒功能、角色功能、社會功能、認知功能、護理滿意度計算值等指標更高,P<0.05,數據之間顯示統計學差異。結論:使用心理護理程序在長期臥床老年患者中可改善生活質量,提升患者滿意度。
  【關鍵詞】 心理護理程序;長期臥床;老年患者;積極作用
  近幾年下肢骨折、老年性癡呆、腫瘤、腦血管意外等疾病呈現出逐漸增加的發展趨勢,嚴重威脅老年患者生活質量與身心健康[1],且不少老年患者可能失去生活能力,如果不能及時進行有效干預,可能嚴重降低生存質量。本院報道了心理護理程序用于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50例長期臥床老年患者中的積極作用。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雙盲法將本院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參與診治的長期臥床老年患者共50例平均分為兩組,每組入組樣本25例,對照組男性∶女性是12∶13,年齡取值范圍處于62~83歲,平均年齡(71.25±5.95)歲,9例呼吸系統疾病患者,16例心血管疾病患者,9例骨折患者;研究組男性∶女性是13∶12,年齡取值范圍處于60~80歲,平均年齡(70.55±4.98)歲,10例呼吸系統疾病患者,15例心血管疾病患者,8例骨折患者。對比兩組長期臥床老年患者基礎信息數值,P>0.05,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納入標準:組間收入樣本均不能進行體位的自主更換,患者與家屬均表示自愿加入本院研究工作,提交與申報倫理會被批準。
  排除標準:認知功能異?;颊摺乐馗文I功能異?;颊摺?
  1.2方法
  對照組開展本院的常規護理干預,予以患者定期輔助翻身處理,及時測量患者體溫與血壓,同時予以睡眠、飲食、清潔等對癥干預,輔助其定時用藥。研究組開展心理護理程序干預,1)環境護理干預:入院后為醫護人員予以其舒適且溫馨的就診環境,維持適宜的室內濕度以及溫度,定期進行開窗通風,保證室內整潔干凈以及安靜,不可大聲喧嘩,利于病情的盡早恢復,告知患者良好心態的意義和重要性。醫護人員需及時和患者溝通,對其心理情況進行及時了解,滿足患者的需求,鼓勵患者積極參與社會活動。2)心理護理干預:因長期臥床老年患者容易發生不良情緒,如煩躁、抑郁以及焦慮,影響患者預后,所以,醫護人員需要依據患者心理狀態與性格特點開展對癥疏導,及時與患者家屬交流,告知家屬予以患者更多陪伴,為其構建良好信心。
  1.3觀察指標
  觀察且計算兩組生活質量(軀體功能、情緒功能、角色功能、社會功能、認知功能)、護理滿意度計算值。
  1.4統計學方法
  將50例長期臥床老年患者資料輸入至SPSS 21.0軟件中處理,通過率(%)的形式闡明兩組臨床計數數據,以卡方檢驗進行描述,通過均數±標準差形式闡明兩組臨床計量資料,以t檢驗進行描述,P<0.05,則組間數據差異存在統計學驗證意義。
  2結果
  2.1關注且計算兩組長期臥床老年患者護理滿意度計算值
  研究組長期臥床老年患者護理滿意度計算值100.00%顯著高于對照組數據指標(84.00%),P<0.05,組間數據差異存在統計學驗證意義。
  2.2關注且計算兩組長期臥床老年患者生活質量
  研究組長期臥床老年患者角色功能、社會功能、軀體功能、情緒功能、認知功能對比對照組指標,P<0.05,組間數據存在差異統計學驗證意義。
  3討論
  隨著近幾年社會老齡化步伐的加快,老年患者長期臥床可能嚴重影響其生存質量與身心健康[2],導致患者十分容易發生多種不良心理情緒,如抑郁與焦慮,所以,臨床護理長期臥床患者中應該予以心理護理程序,進而提升護理效果。醫護人員需要以和藹的態度和真誠的服務與患者及時溝通交流,將其不良情緒盡早消除,確?;颊吣軌驅膊∵M行正確認知,并且醫護人員操作過程中需要維持穩定且輕柔的動作,將患者繼續治療的信心顯著提升[3]。此外,醫護人員需要全面滿足患者的臨床需要,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情緒,及時疏導心理存在的問題,維持患者穩定的情緒,提升患者自我控制能力,降低患者由于疾病形成的焦慮情緒與恐懼情緒[4]。護理過程中醫護人員需要采取多種方式予以患者及時鼓勵,讓患者正確宣泄情緒,通過記日記和語言方式及時宣泄壓力,顯著提升患者心理保健能力,選取傾訴法、言語暗示法、活動轉移法等措施,指導患者正確發泄自身不良情緒[5-6]。
  此文結果表明,研究組長期臥床老年患者角色功能、社會功能、軀體功能、情緒功能、認知功能、護理滿意度計算值顯著高于對照組數據指標,P<0.05,組間數據存在統計學驗證意義。表明,心理護理程序使用之后有助于改善患者生存質量與滿意度。
  綜上,使用心理護理程序于長期臥床老年患者護理中與常規干預對比闡明更顯著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黃雅曦.系統化護理干預對乳腺癌化療患者癌性疲乏與生活質量的影響[J].現代醫用影像學,2018,27(04):1316-1317.
  [2] 孟紅霞,常孟允.系統化護理對乳腺癌患者化療期間負性情緒和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母嬰世界,2017,(16):185.
  [3] 吳加花,鄭雪,馮燕虹,等.系統化護理對乳腺癌患者在TCA方案治療期間負性情緒及癌因性疲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12):1666-1669.
  [4] 魏章英.系統化護理對乳腺癌患者TCA方案治療期間負性情緒中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7,(11):1480-1482.
  [5] 陳娟.護理干預對乳腺癌化療患者焦慮抑郁評分及生活質量的改善作用[J].保健文匯,2017,(11):263.
  [6] 繆格敏.護理干預對乳腺癌化療病人癌因性疲乏與生活質量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1,(08):661-66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397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