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盆底康復治療對于盆底肌肉肌力、陰道緊縮度的影響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分析產后盆底康復治療對于盆底肌肉肌力、陰道緊縮度的影響。方法:選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于本院分娩的80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數字隨機法將產婦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其中研究組產婦實施盆底康復治療,對照組產婦則進行盆底肌肉訓練,比較兩組產婦的盆底肌肉肌力與陰道緊縮度。結果:研究組產婦盆地肌肉肌力改善總有效率為95%(38例),高于對照組的72.5%(29例),數據比較P<0.05,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研究組產婦陰道肌電電壓為(18.4±6.4)μV,夜尿次數為(1.3±0.5)次,與對照組數據比較P<0.05,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結論:產后盆底康復治療可以有效改善產婦盆底肌肉肌力和陰道緊縮度,對于促進產婦產后生活質量和軀體健康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 產后盆底康復治療;盆底肌肉肌力;陰道緊縮度
近幾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計劃生育工作也出現了一些方向的改變,加大了對產婦產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的重視程度[1]。在分娩過程中,內分失調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情況,這將對其盆地肌肉功能產生影響,從而降低產婦生活質量,并引發一定的心理負擔[2]。產后盆底康復治療基于此生,目前,臨床中應用比較普遍的治療方式為電刺激康復治療法。為了明確該治療方式對改善產婦盆底肌肉肌力、陰道緊縮度的價值,本院選取了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于本院分娩的80例產婦進行分組研究,具體內容如下所述。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于本院分娩的80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數字隨機法將產婦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其中研究組產婦實施盆底康復治療,對照組產婦則進行盆底肌肉訓練,每組40例產婦。研究組產婦年齡21~41歲,平均年齡(27.6±1.5)歲,其中初產婦17例,經產婦23例,產婦孕周38~40周,平均孕周(38.5±0.6)周;對照組產婦年齡20~40歲,平均年齡(26.5±2.5)歲,其中初產婦15例,經產婦25例,產婦孕周37.5~40周,平均孕周(38.5±0.5)周。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比較。
納入標準:所有產婦均為單胎妊娠,自然分娩,經婦科檢查未見異常,不存在泌尿系統感染情況,產婦及其家屬同意參與此次研究,排除標準:早產;排除分娩前患泌尿系統疾病的產婦;排除依從性較低的產婦;排除存在精神障礙的產婦。
1.2方法
對照組產婦實施盆底康復訓練,具體內容為:每次利用陰道啞鈴進行15min的肛門收縮,提高陰道及盆底肌肉的收縮能力,連續進行3個月。研究組產婦則進行電刺激治療,于治療前指導產婦排凈大小便,平臥于床上休息2~4min,應用陰道電極進行電刺激,直徑設置為2cm,長度設置為13cm,Ⅰ類纖維刺激頻率設置為8~32Hz,Ⅱ類纖維刺激設置為20 ~80Hz,自動刺激,操作期間依據產婦情況調節強度,并進行不同場景的模擬,展開生物反饋訓練,每次20min,每周進行2次。
1.3觀察指標
盆底肌肉肌力恢復有效率采用會陰肌力測定法手動測定[3],應用五級分類標準,治療后盆底肌力提高在3級以上為顯效;提高1~3級為有效,無明顯改善為無效,有效率=(顯效+有效)/40×100%。并對比兩組產婦的陰道肌電電壓和夜尿次數。
1.4統計學分析
此次研究所得數據應用SPSS 18.0進行統計學分析,用%表示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用(±s)表示計量資料,以t檢驗。P<0.05代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產婦盆地肌肉肌力恢復情況分析
研究組產婦盆地肌肉肌力改善總有效率為95%(38例),高于對照組的72.5%(29例),數據比較P<0.05,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2兩組產婦的陰道縮緊度分析
研究組產婦陰道肌電電壓為(18.4±6.4)μV,夜尿次數為(1.3±0.5)次,與對照組數據比較P<0.05,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3討論
產婦在孕期以及分娩之后,受盆腔臟器壓力、胎兒過大、
產程較長以及羊水過多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盆地肌肉功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4]。此外,孕期雌激素紊亂也是導致產婦產后盆底肌肉功能受損的一個重要因素[5]。若不及時對這種情況進行處理或治療,很可能導致產婦并發盆底障礙性疾病,如尿失禁、盆腔臟器脫垂等等,對產婦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嚴重損害??梢?,實施盆底肌訓練或系統性的治療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臨床價值。
在此次研究中,研究組產婦盆地肌肉肌力改善總有效率為95%(38例),高于對照組的72.5%(29例),數據比較P<0.05,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這一數據結果說明:電刺激盆底康復治療的效果要遠優于傳統的盆底肌肉訓練。顧虹[6]在其研究中也指出:盆底康復治療后,產婦盆底肌肌力改善有效率達到了90%,遠高于康復訓練下的70%(P<0.05)。其研究與本研究雖存在一定的數據差異,可能是受產婦個體差異的影響,但論證的結果基本一致。這可能是由于:電刺激治療可以強化整個盆底肌群作用,并對肌肉支配神經產生刺激作用,從而改善其收縮能力。此外,由于電流對陰道外括約肌產生了刺激作用,因此在一定呈上對膀胱肌群產生了積極作用,提高了產婦的膀胱肌收縮能力和控制能力,改善了尿失禁情況。因此,在此次研究中,研究組產婦陰道肌電電壓較高,但夜尿次數卻更低,數據與對照組比較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產后盆底康復治療可以有效改善產婦盆底肌肉肌力和陰道緊縮度,對于促進產婦產后生活質量和軀體健康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 鄧彥東,李林,陳江紅,等.經會陰實時超聲在評價產后盆底康復治療中的應用[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16,25(12):1060-1063.
[2] 張艷.產后盆底康復治療對產后盆底肌力減退的治療效果分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8,05(13):14,17.
[3] 楊品莉.產后盆底康復治療對盆底肌肉肌力和陰道緊縮度的影響[J].浙江臨床醫學,2015,17(05):765-766.
[4] 黃慧,海莎,洪霞,等.產后盆底康復治療在產后盆底肌力減退中的臨床意義[J].四川醫學,2017,38(01):29-32.
[5] 羅亞,馬樂.陰道康復器應用于產后盆底康復治療的研究進展[J].中國生育健康雜志,2018,29(01):95-97.
[6] 顧虹.產后盆底康復治療在產后盆底肌力減退中的臨床價值分析[J].雙足與保健,2018,27(05):23-2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40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