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教育事業發展腳步的加快,學生核心素養培養逐漸成為教學的重點任務,直接關乎到教育事業能否實現良性發展。中學生核心素養主要集中在思維能力、學習能力、文化素養和語言能力這四個方面,但是在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下,初中生英語閱讀教學存在模式、對象及題材單一化的問題,因此,教師需要創新英語教學策略,從而實現初中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
【關鍵詞】核心素養 初中教育 英語閱讀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5-0117-02
在信息與經濟呈現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下,英語作為全球使用最廣泛的語言,已經成為國際交往和文化科技交流的主要工具。初中生通過學習英語知識既可以提高自身知識儲備量;還可以更好地適應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閱讀是語言的基本技能,也是獲得知識的最有效的途徑。因此,對于初中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可以把閱讀作為一個有效的途徑,在英語課堂中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效率,擴展跨文化知識,以提高初中生英語水平,藉此培養初中生的核心素養。
一、英語教學核心素養的內涵闡述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習階段講究一定的方法,英語的核心素養服務于英語學習。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具體體現如下:
一是,語言能力方面[1]。語言能力主要是指一定情境下理解和表達意義的能力,涵蓋了聽、說、讀、寫等多個維度,因此,教師需要從英語語言知識掌握、英語語言表達能力、英語學習技術等諸多角度出發,幫助初中生提高英語閱讀文章理解能力,提高英語能力素質。
二是,思維品質方面[2]。思維是學習的基礎,初中生通過簡單的思維,可以體會到英語閱讀篇章中的精髓,直接關乎到初中生英語學習情況。因此,教師在授課階段需要培養初中生思維品質,讓初中生養成健全的思維能力,從而快速掌握初中英語知識。
三是,文化意識方面。眾所周知,英語知識涵蓋范圍廣,涉及到很多國外知識,且在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的背景下,社會上對英語型人才需求增加,教師通過培養初中生文化意識,可以讓初中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3],掌握深厚的文化素養功底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從而對英語知識有更加深層次的認識。
四是,學習能力方面。學習能力是人才具備的主要能力,是初中英語核心素養的關鍵組成部分,初中生具備學習能力后,可以加深對英語學習的理解和認識,從而在潛移默化中養成終身學習英語的好習慣。
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核心素養培養存在的問題分析
2016年《中國中小學生英語分級閱讀標準(實驗稿)》提出了中國中小學生英語閱讀素養發展目標理論框架,該框架從“閱讀能力”和“閱讀品格”兩個大方面闡述了中小學生英語閱讀素養發展的目標。閱讀能力包含了解碼能力、語言知識、閱讀理解和文化意識。閱讀品格則體現在閱讀習慣和閱讀體驗。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國家對于英語閱讀素養的培養的要求是多角度、深層次的,然而現實中初中學生的英語閱讀素養卻難以達到上述標準。究其原因,是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太過“單一”,這種“單一”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英語閱讀教學模式單一
不少教師將英語閱讀教學簡單地理解為“英譯漢”,把教學重點放在詞匯和語法知識的講解上。他們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常常照本宣科,只對本文材料逐詞逐句翻譯,忽視了對文本的文化意義、社會背景、風俗人情及作者寫作意圖的分析,導致學生對英語閱讀篇章的理解非常淺顯,接受的信息非常單一,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此外,如果忽視閱讀材料的社會歷史背景、文化情感意義,就無法正確搭建多樣的閱讀教學情景。豐富多樣的閱讀教學情景,能夠引導學生快速進入閱讀狀態,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閱讀材料的字面意思和深度思想。
2.英語閱讀教學對象單一
英語閱讀教學對象的“單一”指的是,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沒有認識到學生客觀存在的個體差異,把一群學生當作一個學生來教。教師要尊重并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包括學生個人風格差異、認知能力差異、學習動機差異等,要懂得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但是,大部分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并沒有依據不同學生的差異性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或者設計不同風格的教法。“一刀切”的英語閱讀教學策略,一方面容易導致一部分能力比較差的學生無法接受并理解英語文本的正確內涵并逐漸失去對英語閱讀的信心。另一方面,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太過簡單的閱讀目標并沒有激發他們去挖掘閱讀素材背后的深度知識和情感思想的能力,也不利于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
3.英語閱讀教學題材單一
教師所選閱讀材料題材比較單一,缺乏趣味性、時效性、情感知識性。首先,初中英語閱讀題材常常主題枯燥、內容生澀、趣味性不足,這無疑使得初中生在一開始就對于閱讀該類文章興致寥寥,自然無法對于材料進行深層次的挖掘和理解。其次,社會經濟環境發展瞬息萬變,閱讀材料的主題也應該跟隨時代脈搏、抓住時下熱點。脫離當下社會現實的閱讀題材,難以給學生更好的代入感和共情感,而對于閱讀材料情感共鳴的缺失,不利于學生對于作者寫作意圖和寫作思路的把握和理解。最后,閱讀是一個讓學生走出自己的人生去體驗別人的人生,反過來又逐步自我充實的好機會。因此,良好英語閱讀體驗要能夠讓學生在結束以后能夠有所思、有所想、有所得,這就對閱讀題材的背后的知識深度和情感深度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三、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核心素養培養的有效措施
英語閱讀可以提高學生學習和運用所學語言的水平,提高獲取其他知識信息,構建意義、增加自身知識儲備的能力,還能夠幫助學生發展跨文化理解、促進多元思維、獲得審美體驗、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培養良好的習慣[4]。
1.英語閱讀教學注重情境的創設提高初中生學習興趣 和上文提到的初中生特點配合,這里提出學習興趣問題。針對此種情況,在核心素養培養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就需要注重情境的創設。作為近些年來快速發展的科學技術之一的多媒體技術,在教育中的靈活應用也給廣大師生帶了新的發展。過去的調查研究發現,多媒體輔助情景教學的方法比傳統教學法的成功率提高將近40%左右。因此在把多媒體技術加入初中英語情景教學是英語教學發展必然的趨勢。教師需要提前了解授課重點,結合英語閱讀教學大綱、教材內容、初中生學習興趣等眾多要點創設教學情境,讓英語閱讀篇章中的知識以影視、聲音等多種載體呈現,進而激發初中生的學習欲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在講解仁愛版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7《The Birthday Party》這單元時,就可以結合英語閱讀教學大綱等要素,使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制造一個逼真的場景,讓初中生對英語知識有更加直觀的認識和了解,從而掌握英語閱讀技能,實現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
2.閱讀教學中因材施教促進核心素養培養
眾所周知,每一位初中生的學習能力都不同,對英語閱讀篇章的理解也存在差異性,因此,教師要想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初中生核心素養,就需要做到分層教學,具體操作如下:一方面,教師在初中英語授課前期,根據初中生的英語學習能力、英語基礎等因素將其劃分為優秀組(英語學習能力強)、中等組(英語學習能力中等,且存在英語學習興趣)和學困組(英語學習能力弱,缺少英語學習興趣)[5],結合不同層次分別教學,確保初中生能夠掌握扎實英語基礎知識,提高英語學習成績。另一方面,由于初中生對英語知識掌握程度不統一,因此,教師需要按照初中生的英語學習能力、英語綜合水平等因素制定教學目標,對基礎組初中生設置低教學目標,對優秀組初中生設置高教學目標,保證教學目標的合理性,能夠讓初中生英語語感得到提升,從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
3.閱讀教學題材設計提高英語擴展英語知識
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將授課重點都放置在考試內容上,缺少英語課外知識的拓展,導致初中生核心素養無法提升,英語學習潛力也無法發掘。初中英語與小學英語存在一定差異性,題材更加多樣,涉及到情感類、科幻類、文化類等等,針對此種情況,教師要想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順利培養初中生核心素養,就需要注重英語閱讀題材的選取工作,具體做到以下兩點:一方面,教師需要結合初中生興趣愛好選擇教學題材,確保能夠吸引初中生注意力,讓初中生對文章特點準確掌握。另一方面,教師還需要對所選取的英語閱讀教學題材內容合理講解,向初中生詳細講解文章表現手法、創作背景、文段意思等等,并適當為初中生設置課堂討論問題,讓初中生在課堂上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確保能夠斷強化初中生之間的互動性,讓初中生英語閱讀、英語思維等能力都能得到提升,從而實現初中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核心素養理念下,教師進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時需要嚴格遵循初中生主體地位,并在教學階段嚴格掌握初中生學習特點、興趣愛好,再結合初中英語教學大綱要求合理創設教學情境,劃分學習任務,讓初中生在這個教學情境中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英語閱讀技能,為社會培養更多英語高素質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周玉祿.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J].中外交流,2018(17):149.
[2]王艷琴.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J].中外交流,2018(32):144.
[3]廖碧萍.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5):77.
[4]王薔.核心素養背景下英語閱讀教學:問題、原則、目標與路徑[J]. 英語學習, 2017(2):19-23.
[5]孫小麗.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初中英語閱讀社團實踐與思考[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8(6):29-3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66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