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怎樣設計一堂高效的小學數學練習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數學知識的掌握、經驗的積累、技能的形成,必須通過一定量的練習才能實現。練習能夠進一步揭示數學知識間的聯系和區別、現象和本質,發展學生分析、概括、判斷等多種能力。而一堂有效的練習課一定是抓住數學的本質,遵循科學性、層次性、針對性等特點,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設計一堂有效的練習課呢?本文從分析練習課中存在的問題出發,提出練習課的設計要具有開放性、趣味性、層次性、發展性和思想性的觀點,為練習課的設計指引了一定的方向。
  【關鍵詞】高效;練習課
  【中圖分類號】G433.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5-0180-02
  一、引言
  小學數學中的練習課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有目的、有組織的學習活動,是數學教學活動的主線。無論是數學知識的探索與獲取,知識的理解與鞏固,技能的形成與熟練,還是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的體驗與豐富,以及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與態度的取向與體驗,都是通過練習,通過對具體數學問題的解決過程來實現的。因此數學練習課設計的質與量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學生的認知心理規律,是否體現“以生為本”有利于學生去探索研究問題,有利于學生發展思維空間,有利于學生對現實社會和生活問題的解決與思考,將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益的提高。
  二、存在問題
  目前小學數學練習課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注重書本練習,思路單一,對練習內容缺乏有效的整合,泛泛而練。
  2.沒能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遵循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原則進行教學。
  3.缺乏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需求,不關注學生之間的差異,在“一刀切”的練習過程中,學生個性受到壓抑,學習潛力難以得到發揮。
  4.盲目的多練。練習題重復單調,為的是“熟能生巧”,更有甚者布置大量的練習是為了不讓學生有玩耍的時間。
  5.不講究效率。教師對于練習課課堂目標把握不到位,同時對于練習課重視不夠,存在著極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因此許多教師對于練習課缺少設計甚至根本就沒有課堂設計,出現練習課變成作業課,做完了事,使練習走過場,沒有充分發揮每一道練習題的價值。
  三、課堂設計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學的成效與練習的成效有很大的關聯。設計一堂高效的練習課應該著重以教師的備課策略、上課策略、評價策略為主線,通過對興趣、體驗、實踐、評價等方面的探索,真正發揮練習活動的功效,讓學生在練習課中既能鞏固已學知識技能,進行拓展提升體驗,又能獲得學習的快樂與成功。
  1.練習課的設計要具有開放性。
  吳正憲老師提倡的“為學生創造自主探索的空間,讓學生獲得自主發展”就是其中之一。吳老師認為,開放的課堂既是對練習的處理,也是為學生提供有利于提出問題的開放空間,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主動提出問題、自主解決問題。離開學生的參與,再好的練習也是無木之本、無源之水。一方面,老師要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選擇學生喜聞樂見的事件作為素材;另一方面,教師要根據具體教學內容,找準學生的認知障礙,設計出能激發學生熱情和打開學生思維之窗的練習;同時,還要關注練習的運作過程,要給學生提供積極思考交流的空間,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享受到思辨的樂趣。
  2.練習課的設計要具有趣味性。
  數學練習課的設計要達到鞏固知識、拓寬思維的目的,還要讓學生通過練習感受到數學學習的魅力,對于小學生來說,利用充滿情趣的練習激發他們的情感動力和認知沖突,讓數學練習伴隨著有趣的情境出現是非常必要的,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到數學的神奇與有趣,是一堂練習課最大的亮點所在。在練習設計的過程中,那種只關注數學知識的學習,或訓練某一技能技巧;只關注孩子積極的情感體驗,盲目追隨孩子的學習興趣,都是不可取的。好的數學一定是兼顧數學的本質和孩子的認知特點,教師需要創造性地把“好吃”和“有營養”結合起來。
  3.練習課的設計要具有層次性和發展性。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不斷深化,對問題的認識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單一到全面,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夠很好地建立起知識之間的聯系,就能夠形成完整的認知結構。這樣的話,練習課的設計突出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設計出步步為營的練習串是必不可少的。教師要減少機械的模仿和套用公式的練習和強化型單一練習,應調動學生已有的認知和生活經驗,利用多種策略方法,讓學生自主解決問題并在這過程中把握知識的整體結構。
  4.練習課的設計要具有思想性。
  數學知識僅僅是冰山一角,備課時一定要觀其全貌,透過數學知識看到深邃的數學思想和方法,這樣數學課才能深刻而厚重?;谶@樣的理念的練習課設計才能以喚醒學生的智慧、啟迪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能夠自覺地運用數學思想和方法創造性地解決問題。良好的數學思想方法是學生的數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可持續發展的堅實基礎。而好的練習是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重要途徑,脫離具體的練習空談數學思想方法是不可取的,教師應通過練習有效地滲透對應、轉化、分類、數形結合等思想方法。
  四、小結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愿望。”秉持這樣的理念,我想,練習課的設計之路將會越走與寬廣。
  參考文獻
  [1]黃志權.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J].小學數學參考,2013(33).
  [2]吳正憲.吳正憲課堂教學策略[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83-9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878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