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德育教育在小學美術教育教學中的滲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小學是教育的起步階段,培養小學生的素質教育,幫助小學生樹立好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是當代小學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課題。各個學科都要求授課老師除了基礎課程以外,還要求做好德育教育工作。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小學美術課程除了肩負美術教學的課程任務以外,同樣肩負著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務。小學美術課程通過美術啟蒙教學,教會小學生學畫畫,培養學生的藝術愛好,掌握藝術特長,更是要教會小學生如何做人。本文主要圍繞小學美術教學的各個環節,從美術課堂的特點,讓學生在“隨風潛入夜”式的德育教育氛圍中,收貨“潤物細無聲”的德育教育成果,從而將德育教育在小學美術教育教學中得到滲透。
  【關鍵詞】德育教育;小學美術;教育教學滲透;教育成果
  【中圖分類號】G623.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5-0065-01
  前言
  小學美術課程教學的目的旨在培養學生的藝術興趣和愛好,認識美。百年大計,教育為先,學校的教育,德育為先。小學美術課程除了幫助學生提升審美素養,更加要從藝術的表面幫助學生體會藝術家在藝術創作過程中體現的價值觀以及人生態度,幫助學生感受不同時代、不同國度展現的精神文明。小學美術教育工作者要通過小學美術的課程,結合實際情況,借助美術課程的特點進行德育教育。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的基礎上,讓學生懂得何為真正的“真善美”。
  一、在新課導入中,生動形象地滲透德育教育
  每學期開課,每節課程開始之前都有一個“導課”的過程,老師要把握好“導課”進行德育教育。美術課程上“導課”有幾種常見的方法可以幫助老師進行德育教育。第一老師可以采取設立情景法,在老師介紹某一藝術作品之前,老師可以根據作品的特點,為學生設立一定的情景,讓學生深入其中,切身體會教材的特點和內涵,結合創作的時代的特點以及背景,幫助學生了解作者創造過程中的精神活動。例如領南版本四年級的上冊美術課程中有一節:如意吉祥的民間美術,老師可以設立喜慶的情景,讓學生通過視頻或者圖片等多媒體欣賞民間藝術的作品,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也教會我們的小學生能用語言表達“吉祥語”以表達祝福。其次是通過提問導入法,在課程開始之前以問題的形式,在欣賞作品之前可以問“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如果你遇到類似的事情,你將用何種形式的作品體現出來?”等等。讓學生融于思考,體會作品深層次的含義。充分利用美術藝術作品使學生潛移默化地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讓學生體會到美本身不僅源自藝術作品,更是一種心靈的凈化。在趣味中、娛樂中感知藝術帶來的美好,同時思想上受到啟迪。
  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滲透德育教育
  小學美術課程中,老師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對藝術作品所賦予的意義以及表現的藝術體內外相結合,通過講解創作者創造過程中的故事,并利用典故等等進行教學。除了通過傳統的教學方式方法以外,還要充分運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例如在欣賞齊白石老先生的作品《蝦》,除了從色彩、形態等藝術形式上對作品進行賞析,可能很多學生并不了解作者本人。齊白石先生非常的節撿,據說在后來富裕了以后也依然把控家里的米糧,每次吃飯時他都必須親自給量,他媳婦做飯都是要找齊白石要米,每次他都舍不得多給。通過這個故事不僅讓學生對齊白石有深刻的印象,加深對作品的了解,更是讓學生體會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美德。還有作品《蒙娜麗莎》的作者達芬奇,老師可以通過播放輕音樂,讓學生從色彩、神態以及蘊含的思想方面進行欣賞,更要對作者達芬奇進行介紹,讓學生了解到文藝復興時期的歷史背景,從達芬學畫雞蛋的故事教導我們的學生世上沒有什么事情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勤奮刻苦、從基本功開始練習才能實現偉大的藝術創作。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名人典故、藝術創作背景燈潛移默化地滲透德育教育。
  三、在美術技能訓練中,自覺的滲透德育教育
  小學階段的美術主要是以技能訓練為主,從而培養學生的技能素質、培養學生的文化特長。在技能的訓練教育中,我們首先要培養學生專心致志、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意志品質,其次可以根據美術課程的學習內容,進行德育教育。在學習特色主題的課程,例如熱愛家鄉的題材。讓小學生根據繪畫的內容對自己的家鄉先進行了解,了解家鄉的風土人情,家鄉的自然景觀,根據挑選不同的色彩、繪畫的不同形式逐步培養自己的繪畫技巧,對自己的技能進行訓練,同時培養小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懷。在人物肖像的繪畫中,例如對《父親》這個題材進行繪畫,讓小學生了解父親的人物特點,加強小學生對線條繪畫等技巧,同時讓大家對父親的形象進行描繪,理解父親的艱辛,從而培養學生感恩之心。
  四、在提高鑒賞能力中,滲透德育教育
  小學美術教育教學過程中,除了要培養學生對畫畫基礎的興趣愛好,學習一定的專業技能,另外小學美術教育也要求我們的小學生具備一定的鑒賞能力,這也是整個小學美術教學中的一個重點。如何通過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滲透德育教育工作也是當前小學美術教育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我們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來開展該項工作。第一把小學美術課程的科學性和思想性要統一起來。小學美術課程中每個作品背后孕育中愛國主要思想教育,讓學生在鑒賞藝術作品的同時讓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思想的熏陶,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愛國主義的代表作品有徐悲鴻的《新生命活躍起來》、古元的《人民的劉志丹》、董文希的《開國大典》等等。第二通過藝術作品的鑒賞,體會創作的艱辛。藝術講究靈感,往往完美作品呈現的背后都有一部辛酸史,讓學生了解到藝術創作的源泉并理解創作的不容易,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刻苦努力的美好品質,從而讓學生積極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力性,熱愛藝術,更加熱愛生活。
  五、總結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小學美術教育教學對于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德育教育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的小學生日后可能就是偉大的藝術家,而培養合格的未來接班人,讓學生發展為德智體美的全能型人才,這就要求我們的小學教育工作者利用日常生活的細節去教育學生,感染學生,潛移默化地將德育教育工作進行滲透。這不僅有利于課堂知識的吸收和汲取,更是教會小學生如何做人。
  參考文獻
  [1]龍菁.淺析德育教育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體現[J].成功(教育),2013(08):274-275.
  [2]路顯花.德育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滲透探微[J].學周刊,2013(05)29-65.
  [3]何莉.小學美術德育教育教學探究[J].祖國:教育版,2014(11):13-1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896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