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盡管英語屬于工具性的學科,但也具有較強的德育教育價值,而德育教育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需要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堅持。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教師還需要時刻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標,找到德育教育的滲透入手點,為學生的全面發展保駕護航。
  【關鍵詞】小學英語;德育教育;有效融合
  引言
  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是小學德育教育的一個中一個重要途徑,同時在英語中滲透德育可以讓英語課堂教學更加富有生命力,更加鮮活,讓學生容易沉浸其中。德育過程是一個長期、反復的過程,小學英語課堂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英語的特點,持之以恒反復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同時,教師還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讓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提高自我。
  1小學英語學科的德育價值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英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僅是小學階段的一門主要學科,而且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德育不只是語文、數學、品德與社會等學科的教學任務,也是小學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英語作為一門外來語言,有著獨特的風格特點,也擔負著其他學科所不能取代的德育教學任務。例如,在教授學生英語語言知識時會涉及國外的文化,而對于文化內容的教學,無疑是德育教育的一個滲透點。此外,小學英語教材中包含非常豐富的德育內容,這也是教師實施德育的良好素材,如在問候語的教學中教會學生使用禮貌用語,與他人見面時打招呼等,都是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有效方法。英語中語法知識的學習難度較大,這也是教師培養學生克服困難、勇往直前品質的基點。由此可見,小學英語具有較高的德育教育價值,是教師實施德育的園地。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英語科學的特點及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認知特點及學習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小學英語教材中的德育素材,選擇學生易于接受的教學方式,采用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有計劃、有目的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推動德育教育工作的穩步開展。
  2小學英語教學與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
  2.1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道德行為的動力。對學生進行德育教師可以從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出發。在學生道德品質形成的過程中,除了內部動機的促進以外,外部環境的影響也是十分重要的,而英語課堂上自然生成的教學環境沒有社會環境那么豐富,多樣,因此會有一定的局限,教師就要開動腦筋不斷創設一些特定的課堂情境用以教育學生,讓學生在多樣的情景中培養自己的道德。就像著名心理學家班杜拉所提倡的社會學習理論,在提出交互決定論的同時十分注重學生的觀察學習。例如,在學習“Can I help you?”這一句型時,教師可以創設以下情境:同學的沒帶練習本、在校園里發現了一片垃圾、媽媽在家在做家務。面對這三種情境,我們應該怎么做呢?教師可以通過播放視頻的形式讓學生進行觀看。讓學生觀察視頻中同一情境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之后師生一起討論哪些做法正確,哪些做法不是很好。然后讓學生根據情境進行表演,設身處地地感受正確的做法所帶來的不同體驗。這樣,學生很快會體會到“ Can I help you?”這句話的用法及含義,并在此基礎上理解別人需要幫助時我們應該去努力幫助別人。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基礎上發展個人道德素質,讓學生在創設的情景中用具體的行為去表達,讓其他學生通過觀察行為來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質,讓學生在認識的基礎上去激發內心的動機,做出相應的行為逐漸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質。
  2.2利用榜樣的示范作用,培養學生的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
  衡量道德的標志是道德行為。著名心理學家班杜拉指出,觀察學習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途徑,學生可以通過觀察學習培養自己的道德行為。觀察的對象就是榜樣。咱們都知道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尤其在小學階段的學生,正確的榜樣引導對于學生道德品質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英語教師可以抓住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充分利用英語課堂的優勢,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例如,英語課堂中教師可以講一些國外的名人故事,發掘名人的力量,將德育因素滲透其中。這樣不僅培養了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還可以讓學生接觸到更多的英語課外詞匯,語句,同時可以在學生心中形成一個個的道德榜樣,使學生學習到榜樣人物的良好的道德品質,加深學生對于道德行為的理解。
  2.3開展德育實踐活動
  停留在理論上的德育教育是永遠無法發揮實效的,只有與實踐相結合才能真正增強學生的意識。因而,在小學英語德育滲透過程中,教師需要多多帶領學生開展一些實踐性德育活動,通過具體的實踐來增強德育的實際效果。例如,在教學 We love animals 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展示一些流浪動物的生存現狀,成立“流浪動物保護小組”,通過為流浪動物安家、提供食物、找到主人等活動,讓學生真正做到“love animals”。在照顧流浪動物的同時,學生的責任感和愛心意識將大大增強,他們也會認識到所有的生命都應被平等的對待。這樣體現于實際的德育教育才能真正發揮作用。又如,在母親節當天,教師可以讓學生用英文給母親寫一封信,來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感恩之心。這樣不但可以讓學生掌握英文書信的寫作格式,還能使學生懂得關愛父母、孝敬父母的道理。在教師節時,可以開展“Our Festival·Teacher's Day”的主題活動,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制作教師節賀卡。通過這個活動不但鍛煉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還喚醒了學生的創新意識,提升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2.4教師發揮自身榜樣作用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小學生自身有著很強的可塑性,教師在小學生的眼中是權威的代表,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將成為學生模仿的標桿,教師的行為及素質都會對學生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因此,在德育教育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做好表率,成為學生的好榜樣。首先,教師應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為,要做到不遲到、不早退,答應學生的事每件都要做到,教會學生誠實守信。其次,教師應運用自身激情來感染學生、激勵學生,讓學生緊跟教師的步伐,在學好英語知識的同時,養成一些良好的行為與品格,產生良好的德育效果。例如,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在黑板上書寫漂亮的英文板書,以此來激勵與吸引學生,學生也會想寫出一手漂亮的英文,然后就會不斷地練習,這樣,學生就能在努力練習的過程中,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對成績差的學生,教師應做到不諷刺、不批評,用自己的愛來感化他們,用耐心的教導使他們進步,讓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人文關懷。在筆者所帶的班級中,有一名“學困生”,之所以成為“學困生”是因為他在課堂上總是睡覺,不聽講,久而久之,已經無法跟上教學進度。對于該名學生,筆者沒有批評指責,而是通過耐心的課下溝通了解他不學習的原因,并通過心理疏導逐漸改善他在課堂上的表現。關愛的力量是無窮的,這樣的舉動不僅感化了學生,也讓學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德育教育。
  3結束語
  綜上所述,作為英語老師,除了應當鉆研如何對英語進行教學之外,還應當在教學的過程當中,選取適當的時機將德育教育進行滲透,從而提升整體的教學效率和水平,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學作用,在英語教學的過程當中,有效地引導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使之成為合格的社會接班人。
  參考文獻
  [1]劉青.做好小學英語教學與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J].華夏教師,2018(22):33-34.
  [2]凌建芳.談新標準下小學英語教學如何滲透德育教育[J].才智,2018(17):3.
  [3]肖晶晶,白海亮.小學英語學科教學德育滲透的實踐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6):13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942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