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學生為中心”的高校課堂教學策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進行,高等教育進入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差異,深化內涵,注重分類指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求知、積極探索等主體性人格的全方位注重教育質量的新階段。文章闡述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創造高效課堂將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學術價值。筆者結合所講授的“路基路面工程”課程,通過實施“OBE”的工程教學模式、小組協作學習、多種的評價方式的教學策略,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以學生為中心;教學理念;路基路面工程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9)08-0075-02
近年來,高等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入,高等教育正在由過去的注重數量的增長階段轉變到追求質量的提升階段,由“外延式”發展向“內涵式”發展轉變。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著眼于提高高等教育整體辦學水平和辦學質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目前,高校課堂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不夠,學習效率偏低,創新意識不強等,極大地影響了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的質量,導致所培養的學生不能很好地滿足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要求。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特別提出,針對我國大學生發展的狀況,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培養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1]。2016年6月中國工程教育正式加入《華盛頓協議》,標志著中國高等教育從國際高等教育發展趨勢的跟隨者向領跑者轉變。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所遵從的最重要的理念便是“以學生為中心”,因此,高校應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始終把人才培養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核心使命和根本標準。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提高學生自主性、獨立性、質疑性、創新性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立足于“以學生為中心”的高校課堂教學設計及策略研究,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創造高效課堂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學術價值。
一、“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
“以學生為中心”作為一種本科教育理念的新范式,教育工作者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高度重視與關注。最早提出“以學生為中心”的美國心理學家卡爾·羅杰斯從心理學的視角來探究教育問題,以突出學習者的中心地位為核心,提出讓學習者自由學習是自我價值實現、個人潛能充分發展的需要;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事物的發展變化主要由其內部因素決定,在學校里發展成長的可能與結果主要取決于學生自身;教育學理論強調,教育必須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教育必須適應受教育者身心發展的需要。因此,從心理學、哲學、教育學角度來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強調以學生本體為本、以學生發展為本、以學生整體為本,實現學生全面發展。教學要符合人的認識與教育的基本規律,堅持“問題導向”“興趣驅動”的教學方式[2-3]。“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與傳統教育理念相比有以下幾方面不同。
(一)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主動性
素質教育,是一種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它著眼于受教育者及社會長遠發展的要求,尊重受教育者主體性和主動精神,以注重培養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質、個性發展、能力培養、身體和心理健康為基本特征的教育。“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全面推進了素質教育,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相應的條件,使受教育者堅持學習科學文化與加強思想修養的統一[4]?!耙詫W生為中心”改變了傳統的教育理念,學生需要主動修身,主動構建知識結構,主動發展,做學習和管理的主人。而教師則是教育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影響、熏陶和啟迪學生,使其逐漸感悟、反思、覺醒,正確認識自我,實現自我價值?!耙詫W生為中心”教育模式對學生綜合素質、綜合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巨大作用,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質疑性得到了進一步增強。
(二)注重學生個性差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傳統的教學理念是一種以教師、書本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填鴨式的滿堂灌,學生始終處于接受知識的被動地位,大大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耙詫W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是指專為教學中的學生而設計,教師主要起到引導和輔助的作用,讓學生不斷發揮自身的作用[5]。這就意味著教學過程中應覺察學生及其需求,根據學生的需求設計教學過程、選擇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注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化發展,激發其創造潛能,尊重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才能發展的獨特領域,進一步提高了教學質量。
二、“以學生為中心”的高校課堂教學策略實施
針對課堂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結合筆者所講授的“路基路面工程”課程, 實施“以學生為中心”的高校課堂的教學策略如下。
(一)基于學習產出(OBE)的工程教學模式
基于學習產出(OBE)的工程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為中心,更關注于學生學習成果的獲得和獲得方式,注重學生成長和專業能力的提升。強調通過多種考核方式評價教育成效,并將評價結果用于持續改進中,以提高教學質量[6-7]。“路基路面工程”課程教學大綱編寫是以培養效果和培養目標達成度為導向,基于學習產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參照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通用標準,將畢業要求分解成具體的指標點,逐項落實到教學活動和考核評價方法中。通過多種評價方式,掌握學生培養效果的達成情況。“路基路面工程”課程教案設計依據課程培養目標、課程教學內容、課程達成途徑及考核方式等進行反向設計,強調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同時,為了有效解決學生的工程能力的培養,建立了與龍建路橋股份有限公司、黑龍江省公路勘察設計院、黑龍江省交通科學研究所等企事業單位的合作關系,形成“校企合作、過程與結果相結合”的教學質量監控、評價工作運行機制。 (二)小組協作學習
“路基路面工程”課程設計為路面結構設計,設計題目包括新建瀝青混凝土路面設計、新建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舊路改建黑加白路面設計、舊路改建白加黑路面設計。設計過程中首先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各小組之間通過設計題目不同加以區別。同時,小組內每名學生之間根據年初始交通量(1000+學號×50)不同進行區分。小組內學生需要自行查詢現行設計規范,掌握路面結構的設計理論、設計標準和設計方法,協同完成課程設計。這是一種讓小組協作共同來完成學習任務的策略,在任務完成過程中,小組協同者可根據學習任務的性質、類型進行分工協作,并將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與小組中的其他成員進行探討與共享,相互支持、配合與幫助。小組協作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運用語言的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增強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溝通能力、包容能力,高效完成了學習任務,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
(三)建立多種的評價方式
傳統的考核方式過于單一,考核內容偏理論化、書本化,難以真正體現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個人表達溝通能力、學生間的相互合作能力等?!奥坊访婀こ獭闭n程采用了多種評價方式,以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多種評價方式如下。
1.期末考試(占比60%)。采取閉卷考試,考試內容需覆蓋全部教學目標,并注重以能力考核為主。
2.作業(工程實例分析,占比20%)。注重路基路面專業能力的訓練。成績根據準確性(60%)、邏輯結構的合理性(20%)、整潔性(10%)和及時性(10%)進行評定。
3.隨堂測驗(占比10%)。以教學單元為階段小測對象,以選擇題、判斷題為小測試主要題型,運用清華大學和學堂在線共同推出的新型智慧教學程序“雨課堂”,課上在線限時完成小測試答卷。
4.綜述報告(占比10%)。通過查閱文獻,總結路基路面工程領域發展歷史、現狀與未來趨勢,成績以報告的層次性(40%)、全面性(20%)、前瞻性(20%)、整潔性(10%)、及時性(10%)進行評定。
“以學生為中心” 即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的開展,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了學生知識運用能力、溝通合作能力,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學習熱情,啟發了學生的思辨能力、創新能力,鼓勵了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了教學質量。只有堅持以人為本,注重知識、能力和素質協調發展,不斷深化人才教育理念、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才能創造高效課堂,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對復合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M]. 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0:8.
[2]李戀.“以學生為中心”教育理念的內涵解析[J]. 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4,(3).
[3]李瑞貴.高?!耙詫W生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論意義及實施策略[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8).
[4]周芬芬,黃信初.論樹立“以學生為本”教學新理念的重要意義和理論依據[J].大眾文藝,2014,(8).
[5]劉亞男,竇志英,邱峰.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J].現代交際,2017,(12).
[6]顧佩華,胡文龍,林鵬,等.基于“學習產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汕頭大學的實踐與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
[7]陳新忠.以學生為中心 深化本科教學改革[J].中國高等教育,2013,(Z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04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