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第三方檢測機構發展淺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入和醫療服務需求的快速增長,為第三方檢測機構的建立和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該文從國內第三方檢測機構的產生背景出發,分析我國第三方檢測機構的現狀,找出制約其發展存在的問題,并就推動其發展壯大提出應對策略。
[關鍵詞] 第三方檢測機構;獨立實驗室;醫學檢測
[中圖分類號] R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4(b)-0137-02
第三方檢測機構是指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獨立于醫院之外的從事醫學檢測的機構。第三方檢測機構,是針對人體樣本而進行的醫學檢測,是運用化學及物理的技術和方法,為臨床診斷治療提供依據的非政府專業性檢驗機構,又稱為獨立實驗室[1]。
1 第三方檢測機構的出現和發展
20世紀50年代,第三方檢測機構在美國逐步起源和發展。當時美國政府為了減輕不斷增長的醫療費用給社會帶來的巨大壓力,提出“合理利用資源,減少醫療開支”的思路,醫改把市場內競爭機制融入到醫療行業的發展中,一些小的專業性獨立實驗室開始出現[2]。
直到本世紀初,在歐美已有將近百年發展史的第三方檢測機構才在我國出現,發展歷史也就幾十年。目前,國內的第三方檢測機構數量越來越多,據統計,截止到2017年底,僅上海、廣州、深圳三地就已經有超過100家的獨立檢驗所成立,其中上海57家,廣州31家,深圳20家。
第三方檢測機構快速發展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①醫療體制改革政策的推動。目前,我國出臺的分級診療制度,必然會增加作為首診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檢驗檢測需求,而現在絕大多數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并不具備開展檢測的設備和能力,把樣本委托給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檢測已成為必然趨勢,從而加速了第三方檢測機構的發展。②為了節約成本,醫療機構將檢驗業務外包。將檢驗業務外包給價格更低、服務更專業的第三方檢測機構是控制成本最好的解決方案。③醫療服務需求快速增長。我國日益嚴重的人口老齡化問題成為推動醫療服務需求增長的最主要動力。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疾病發病率上升,必將會進一步帶動醫療服務需求增長的同時,第三方檢測機構也將保持高速持續發展。④高端檢驗項目的需求持續增加。隨著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和居民健康意識不斷增強的背景下,常規的醫學檢查已不能滿足國內現有的高收入群體,高端檢驗如基因學檢驗項目等的需求持續增加。而公立醫院無法大規模提供高端個性化檢驗項目,從而為國內第三方檢測機構快速搶占高端市場提供了有利條件[3]。
2 第三方檢測機構現狀
國內第三方檢測機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逐步形成了自身特點[4],除存在檢測項目多樣化、成本及政策優勢外,還存在著一些制約其發展的問題。
2.1 人才匱乏
第三方檢驗的快速發展對人才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鑒于行業性質,高端專業人才成為行業最重要的資源。但實際情況是我國第三方檢測機構沒有國家承認的職稱體系,很多優秀的檢驗人員擔心職稱受到影響,一般不會選擇第三方檢驗。這些機構很難招聘到醫院中正直青壯年的中堅力量[5]。在專業技術人員數量有限的情況下,第三方檢測機構不斷擴展檢測領域和檢測項目,導致人均業務量大,工作強度高,檢測人員流動性大。人才匱乏是第三方檢測機構面臨的迫切問題。
2.2 檢驗結果難以互認
各家第三方檢測機構的數據由于缺乏一個統一的標準,無法達到數據共享[6]。各個檢測機構間質量管理和質量控制水平不一,檢驗水平也參差不齊,不同儀器設備生產商又有不同的地域標準,再加上試劑質量不穩定等因素,導致檢測機構所出具的檢查報告與各個醫院間無法互認,為第三方檢測機構在全社會的進一步推廣造成了障礙。
2.3 質量控制有待提高
質量控制既關系到檢驗結果能否真實客觀地反映患者病情,又直接影響機構的品牌形象與市場競爭力,是第三方檢測機構極為重要的環節。檢驗樣本在進入第三方實驗室之前,從采樣到送檢等所有的前端環節,都是分析前質量控制的范疇。但是這部分既涉及基層醫生的操作,還涉及到物流運輸,也是比較容易出問題的地方。目前第三方檢測機構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分析前質量控制難度較大[7]。
2.4 監督管理體系有待完善
第三方檢測機構的監督管理體系和政策并不完善,行業規范也沒有確立,出于利益的考慮,個別第三方檢驗中心會給送檢方“獎勵”,以刺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多開檢驗處方。
3 第三方檢測機構發展策略
3.1 重視人才
人才對于第三方檢測機構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只有重視人才、選拔人才、培養人才、留住人才,國內獨立實驗室才能在技術、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取得突破性發展。第三方檢測機構應該以優化產業機構為目的,合理規劃人員。通過校園招聘為第三方檢測機構的發展儲備人才,根據崗位需求,建立相關的技能培訓制度并實施績效考核,制定合理的獎懲辦法,以激發機構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這樣才能留住人才,為第三方檢測機構的快速發展提供中堅力量。
3.2 開展檢驗數據互認工作
檢驗數據互認工作的本質就是檢測機構所出具的檢驗結果是否具有可比性的問題。為了使檢驗結果更具可比性,第三方檢測機構應該在衛生行政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開展參考系統建設、常規檢驗項目參考區間制定等一系列工作來保證檢驗結果分析的準確性,為檢驗結果互認工作奠定基礎[8]。國內第三方檢測機構可以憑借通過ISO17025、ISO15189等一系列的認證,甚至還可以嘗試著走出國門,尋求國外有關機構的標準認證,來表明其出具報告的合法性和公證性,提高自身的誠信度。
3.3 加強質量監督管理 無論是患者還是醫院,最關心的還是第三方檢測機構所能提供的檢驗服務質量。對第三方檢測機構的質量管理進行全面有效的控制和監督,對于提高該機構的質量管理起著重要作用。根據國內第三方檢測機構的發展情況,制定、實施和完善質量管理計劃,加速冷鏈物流的建設和發展,用來實現樣本在進入第三方實驗室之前的質量控制工作。積極配合各級政府、內審員等對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質量管理的審核,加大質量監督力度,為機構的質量管理提供保證。
3.4 建立公共服務平臺
目前,國內的第三方檢測機構數量越來越多,卻都以各自的業務為主,相互之間缺乏交流與合作,造成資源的分散和浪費,從而導致國內第三方檢測機構在市場競爭中面臨著巨大挑戰。因此,獨立實驗室應該利用現有的服務模式進行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以實現醫院、患者和社會多方面共同獲益的目標,主要集中體現在建立公共服務平臺上[9],只有這樣,才能壯大和發展國內第三方檢測機構,提高其競爭力。隨著科技信息化的快速發展,第三方檢測機構應逐漸推行“一站式”服務,這樣既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和成本,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給機構本身和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入和醫療服務需求的快速增長,為第三方檢測機構的建立和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且前景廣闊。同時也存在著人才匱乏、檢驗結果難以互認、質量控制有待提高、監督管理體系有待完善等制約其發展的問題,還需進一步優化人員機構,通過認證實現提高檢測結果的公正性,強化監督管理,建立公共服務平臺,推行“一站式”服務,才能推動第三方檢測機構的發展和壯大。
[參考文獻]
[1] 程敬偉.中國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發展現狀及服務模式分析[J].現代檢驗醫學雜志,2014,29(1):1-4.
[2] 陳吉力.基層醫院檢驗科與第三方醫學實驗室[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4,32(1):43-46.
[3] 秦勇,于潔,高毅華.我國醫學獨立實驗室發展前景研究[J].衛生經濟研究,2012(12):20-22.
[4] 黃夢桃,沈振芳.淺析新醫改給我國醫學獨立實驗室帶來發展機遇[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13,20(1):62-64.
[5] 崔霞,張陽德.國內醫學獨立實驗室發展市場前景分析[J].中國地方病學雜志,2011,30(4):461-462.
[6] 宮芳芳,王承馨,李穎麗,等.大型公立醫院創建第三方醫學檢驗中心可行性研究[J].中國醫院,2014,18(6):28-29.
[7] 杜英,李貴,劉翠睛,等.淺談醫學檢檢驗分析前質量控制的重要性[J].中國保健營養,2013(1):472.
[8] 李慶華.醫學檢驗結果互認的實施現狀與探討[J].現代養生,2015(10):296.
[9] 趙偉,曹永彤,湛玉良,等.第三方醫學檢驗服務支撐平臺模式的建立與探討[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5,11(20):2979-298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05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