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幼兒時期的社會領域教育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教學內容,由于幼兒尚處于人生成長的初始階段,為了讓孩子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發展,讓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得以加強,開設社會領域教育課程就顯得十分必要,然而目前我國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還存在著許多問題,本文主要針對我國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針對性的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改進策略,以期望給幼兒園社會性教育發展提供有力的幫助。
關鍵詞: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問題;分析;對策;研究
1 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研究背景
關于國家教育層面的態度,早在2001年我國教育部出臺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就首次提出了社會領域教育,自此,社會領域教育被正式劃入幼兒園教學目標中,之后,在2010年10月教育部頒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又提出了關于幼兒社會教育要具備具體的操作方法的指導建議,這就表明我國幼兒的社會領域教育由一般的涉及角度深入到具體的微觀實踐當中去??梢姡瑖覍τ谟變荷鐣越虒W重視程度較高,畢竟牽涉到祖國未來人才培養的宏大發展前景,因此,廣大學前教育研究人員與教育工作者必須肩負起幼兒社會性培養發展的責任與義務,為我國的科教戰略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
2 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存在的不足
2.1 社會領域教育意識薄弱
盡管有著國家教育部頒布的教育政策作為支持,我國幼兒園的社會領域教育仍發展遲緩,社會領域教育意識薄弱,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大部分的教師與家長自身忽略了社會領域教育的長遠意義,他們評判教育措施的標準仍然局限于是否有利于孩子理論知識的積累與成績的提升,因此,正是大人們對于社會教育意識的淡薄,才導致了幼兒接觸的社會領域教育程度不夠深刻,大人們深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認為只有獲得好的學習成績才是人才培養的重點,對于社會領域教育他們往往會認為為時過早,這就阻斷了孩子思想道德層面以及人際交流能力的直接發展,一味的灌輸理論知識,而不注重孩子綜合素質的發展,使得社會領域教育成為學習的附屬手段,卻沒有看到目前社會需要的恰恰是德才兼備的人才,顯然,這種教育方式是失敗的。
2.2 缺乏實踐性教學
正因為幼兒社會領域教育意識的缺乏,使得社會性教學過度依賴理論說教,缺乏寶貴的實踐內容,我們知道,社會領域教育內容是百分百源自于生活形成的知識理論體系,我們常說的尊老愛幼,講誠信,有信心等優良品質都必須依托于社會生活才能體現出一個人的品質,一旦脫離了實踐性教學,社會領域教學就變成了喪失根基的理論空談,面對社會經驗幾乎為零的幼兒來說,其教學效果將無法得到體現,教育也便失去了意義。目前西方國家在幼兒的社會領域教學方面就采用了諸多的教學案例,教師們在課堂中設置許多與生活吻合的情境,讓學生自主判斷社會價值觀念以及道德標準,像這樣通過實踐性的方法不僅能夠加深幼兒對于生活事件的理解能力,還更具有說服力,課堂效果也更加出彩,因此,一味的理論教學只能會捆綁住幼兒的思維與自我判斷能力,會限制他們的動手能力、判斷能力、交際能力,這就給他們日后的社會適應能力埋下了隱患。
2.3 社會領域教育目標不明確
社會領域教育是一門內涵極深的學問,因為它源于生活,適于生活,用于生活,其中自然存在著各種繁雜的規則與理念,因此,教師們在給幼兒開設社會領域教學課程時,首先要確立好教學目標,把這一門大學問零散化、具體化,例如,講到“誠信為本”的課題時,教學目標就應當緊密圍繞著誠信品格展開教學工作,不能盲目的將其他的問題糅合進來,這么做主要考慮到幼兒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在具體教學時確立明確的目標,避免空泛而談是極其重要的前提,但是,目前大多數教師沒有意識到教學目標確立的重要性,而只是一味的參考《幼兒園指導綱要》中的總綱目標進行教學,導致教學方向不明,嚴重脫離了幼兒學習的實際狀況,勢必會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2.4 幼兒缺乏獨立思考空間
社會領域教育強調的是人的社會性教育,而此時的幼兒是社會領域教育學習的主體,如若不給予這個主體充分的思考空間,我們的教學意義又從何而談呢?現階段我國幼兒園教學普遍忽略了幼兒學習的思維主體性,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能準確的拿捏教育力度,該留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過少,像社會領域教育這種涉及人們本質屬性的教育課程,其意義應該是更多的讓學生進行揣摩與思考,讓其獨立的學習與感悟社會領域存在的良好品質與正確觀念,但遺憾的是,目前的幼兒社會領域教育中教師習慣性的“一言堂”教學形式阻礙了幼兒自身的思維發展。
3 加強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的對策思考
3.1 提高幼兒社會領域教育的意識
由于教師與家長對于幼兒社會領域教育意識淡薄,受傳統根深蒂固的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他們是最主要不看好社會領域教育的群體,因此,我們要讓廣大家長和教師意識到早期社會領域教育的重要性,申明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的實踐效果對幼兒未來在社會中的發展水平具有重要影響這一觀點,拿出教育部對應的文件呼吁全社會注重孩子的早期社會性教育,革新大家頭腦中的教育思想,要讓大家認識到今天的社會領域教育對于孩子明天的社會發展能力有著深遠的影響意義。
3.2 確立具體的教學目標
在社會領域教育課堂開始前,教師們要脫離《幼兒園指導綱要》,要充分結合幼兒的實際學習狀態與學習能力進行教學設計,教師們還要結合實際的教學進度確立起具體的教學目標,絕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在課堂中設立模糊不清、意義空泛的教學目標,該講品質就講品質,該談行為準則就講行為準則,杜絕兩類不相兼顧的知識點混為一談,只有樹立起明確的教學目標,才能將社會領域教育這一門深刻學問精細化,并且讓學生容易理解。
3.3 豐富教學內容
科學合理的社會性教學課堂絕不是僅僅局限于理論知識的講解。作為一門生活氣息濃厚的學科,社會領域教育應當同生活情境緊密聯系起來,而不是簡單的靠理論學習草率收場,因此,目前我國幼兒的社會領域教學內容應當增添實踐性內容,通過生活情境的導入同教學知識點聯系在一塊,例如,我們講述敬老美德課題時,就可以通過場景演練環節增強學生的實際感悟能力,讓老師扮演步履蹣跚的老人,在泥濘的道路上不小心摔倒,這時候作為品質優秀的孩子應當上前主動攙扶老人,像這樣的情景演練,不僅能夠吸引孩子的學習專注力,還能深化學習效果,形成內化于心的潛移作用。
3.4 引導幼兒獨立思考
上面我們分析幼兒在目前的社會領域教育過程中缺乏自主思維動力,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社會領域教育過程中老師占據干預的比重過大,沒有留給學生過多的思維空間,社會領域教育過程很可能就在預定的教師設計方案中進行,幼兒頭腦中的一些新穎想法及感悟都沒有機會獲得表達,因此,在實際社會領域教育過程中,幼兒園方面應當注重幼兒學習的主體地位,引導幼兒進行獨立思考。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幼兒園中的社會領域教育問題是一項意識超前的社會內容教學工作,有著意義深遠的發展作用,因此,我們的廣大家長和教師要從個人意識方面支持社會性教育,教師要從多方面入手準備好社會領域教學課堂設定,以促進幼兒的社會性能的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 鮑明蘭.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實踐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學周刊,2017(16):229-230.
[2] 朱曉紅.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途徑闡釋[J].教育教學論壇,2013(50):246-247.
[3] 黨進.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成才之路,2018(27):27.
?。ㄗ髡邌挝唬何髅素糇遄灾慰h幼兒園)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10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