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層教學法在大學田徑課教學中的運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前,隨著我國教育領域改革的不斷深入,逐漸對加強了對體育教育的重視,田徑運動作為體育運動項目的重要構成部分,在大學體育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傳統的大學田徑課教學過于重視競技性與技術性,教學方法比較單一,缺乏對于學生個體性差異的考量,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效果。文章對分層教學的基本內涵以及其作用進行簡要闡述,分析在大學田徑課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法的基本原則,并詳細闡述分層法教學法在大學田徑課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分層教學法;大學田徑課;內涵;基本原則;運用
在大學體育教學中,田徑課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速度、耐力、協調性以及靈敏性等,可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在實際教學當中,由于學生的身體素質、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需要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傳統的教學方式過于單一,無法有效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難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而分層教學法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不同層次的教學,可以有效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對于訓練模式的需求,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最大限度的實現學生的均衡發展。
1.分層教學的基本內涵以及其作用
1.1分層教學法的基本內涵
分層教學法顧名思義就是開展不同層次的教學,具體來講就是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智力因素、發展潛力等各方面的差異,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教學方式[1]。這種教學方法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個體化差異,可以有效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大學田徑課教學中具有一定的實踐價值。
1.2分層教學法的作用
1.2.1有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分層教學法的核心是充分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性差異,因材施教,以不同的教學目標、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評價標準來訓練不同層次的學生。在這種模式下,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以通過參與教學活動獲得一定的提升,有效避免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即使身體素質相對較差、接受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也能得到提升,收獲成就感。這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具有極大的積極意義。
1.2.2提升教學效果
大學田徑課教學的主要目的不是培養專業的運動員,而是提升大學生的身體素質,使學生保持身體健康。以往的教學模式過于強調競技性與技術性,學習難度過大,部分學生無法通過學習來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教學效果有效。而分層教學法通過將學生分為不同層次開展教學,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教學,這種針對性的教學可以有效促使學生獲得的一定的提升,達到鍛煉學生身體素質的目的。
2.在大學田徑課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法的基本原則
2.1全體性
分層教學法的目的在于促進全體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保持健康的狀態,通過將學生劃分不同的層次,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安排不同的教學內容,從而促進全體學生的身體素質得以提神。
2.2協調性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不斷的學習,其自身的身體素質以及接受程度會不斷的變化,對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全面的觀察和分析,適時調整學生所處的層次,確保學生當前的實際情況可以教學內容相適應,保持協調,這樣才能使學生獲得更大的提升[2]。
2.3激勵性
分層教學法總體而言在大學田徑課教學中具有極大的優勢,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將學生根據實際情況分為多個層次時,處于較低層次的學生在心理上必然會存在一定的落差,這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給予學生相應的鼓勵,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訓練,促使其獲得一定的提升,收獲成就感。
3.分層法教學法在大學田徑課教學中的運用
分層教學法首先需要將教學對象進行分層,即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分為多個層次,以便開展針對性的訓練;其次是教學目標的分層,老師在開展教學時需要設置不同層次的教學的目標,以便適應不同層次的學生;第三是教學內容的分層,即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針對性的教學,制定不同的訓練模式,從而使各個層次的學生在教學中都可以得到一定的收獲。
3.1教學對象的分層
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生,在大學田徑課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法首先需要將教學對象進行分層,分層需要制定相應的標準,科學合理的將學生分為多個層次。根據學生是身體素質、體育技能、接受程度等多個方面進行劃分,身體素質可以通過進行相應的體能測試進行測定,比如折返跑、蛙跳、立定跳遠等項目;接受程度可以組織學生學習某一體育技能,以測試各個學生的接受程度;體育技能可以通過開展一些田徑競技性運動,觀察學生的體育技能。通過對上述內容的了解,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分層。
3.2教學目標分層
教學目標分層的基礎是教學對象的分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各個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確保各個層次的學生通過一定的努力都可以達成相應的教學目標。對于身體素質、體育技能以及接受程度各方面都相對較好的學生可以制定較高的教學目標,促使其獲得進一步的發展,對于各方面相對薄弱的學生,教學目標可以相應降低,以免打擊其積極性,喪失對體育運動的信心。
3.3教學內容的分層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層次的教學內容,以適應學生自身客觀存在的個體性差異[3]。比如針對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教師可設置一些較為簡單的田徑項目,如50m短跑、立定跳遠、仰臥起坐等,目的是逐漸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而對身體素質較好的學生來說,可以設置較高難度的內容,比如引體向上、2000m限時跑等。
結語
綜上所述,在大學田徑課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法可以充分體現以人為為本的理念,尊重學生的個體化差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效提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朱宇光. 論分層教學法在大學體育田徑課教學中的運用[J]. 現代商貿工業,2017(20):131-132.
[2] 劉沙菲. 分層教學法應用于大學體育田徑課教學的探討[J]. 高教學刊,2015(24):98-99.
[3] 張晗. 分層教學法在高中田徑普修課中應用的SWOT分析[J]. 體育世界(學術版),2017(11):96-9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17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