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養與小學美術教學的有效穿插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新時代的發展催生了新的理念,教育者在課改的推動下將學生學科素養的培養提上了日程,開始在教學中對學生學科素養培養進行指導和實踐。教師也在教學中展開了探索,尋找學生學科素養培養的有效手段,想要借此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讓學生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梢?,學生形成核心素養既是時代的要求,又是學生發展的必要元素。在此背景下,本文圍繞學生的生活、情景、合作模式展開,探索核心素養與學科教學的有效穿插。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美術;教學;有效穿插
小學美術作為一門藝術性的學科,對于培養學生的審美、鑒賞等能力有著積極的意義,能夠促進學生的綜合成長。教師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可以開闊學生的學習視野,讓學生看到學習以外的事情,不再局限于眼前的知識,而是積極尋求更廣闊的天空。而如何在教學中有效穿插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成了教師認真思索的問題,給教師教學帶去了挑戰,需要教師結合學生實際進行實踐和完善,達到學生核心素養有效培養的目的。美術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態度、創新能力、文化理解五部分,體現了教育對學生發展的展望,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將選取圖像識讀、審美態度、創新能力三部分進行論述。
一、點擊生活模式——培養學生圖像識讀能力
日常生活是人們立足的基礎,學生在日常生活的影響下才能感受到學習的意義,體會到知識的作用。教師在教學中不應忽視生活與教學之間的聯系,而是要充分發揮生活的現實作用,利用生活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生活的基礎上,形成圖像識讀能力。但是,有的教師在教學中沒有將教學與生活結合起來,甚至將它們設在了對立面,阻礙了學生的理解,給學生帶來了困難。因此,美術教師在教學時應注意到這一問題,加強生活與教學的聯系。
例如,在學習“十二生肖”這部分內容時,筆者為了讓學生了解與十二生肖相關的藝術作品,知道十二生肖背后的文化故事,把握十二生肖的特征,形成圖像識讀能力,在教學中為學生展示了十二生肖的圖片、剪紙、郵票等,旨在通過將十二生肖的形象展示在學生面前,增加學生的分辨能力,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培養學生愛美的情操和創造美的能力。學生觀察圖像后,對十二生肖動物的外形特征有了清楚的認識,知道了鼠機靈活潑、牛勤勞吃苦、猴淘氣可愛等的特點,為十二生肖的創作奠定了基礎。這樣,筆者通過開展生活教學的模式,使學生走進了生活實際,獲得了美術學習的意義,形成了圖像識讀的能力,抓住了十二生肖的特征。
二、點擊情景模式——培養學生美術審美態度
情景教學模式一直是教師教學的重要臂膀,能有效改善傳統教學中由于技術限制而無法發揮教學效果的問題,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教師采用情景教學,是通過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教學情景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但是,有的教師在教學中為了節省教學時間,放棄了對情景的應用,使得需要情景的教學內容沒有了支撐,導致了學生理解艱難的后果。因此,美術教師在應用情境教學時,一定要審時度勢,結合美術學科的特點創設情景,培養學生美術審美態度。
例如,在學習“漫畫與動漫欣賞”這部分內容時,筆者為了引導學生了解漫畫與動漫的一些藝術特點,培養學生美術審美態度,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漫畫和動漫的紀錄片,向學生介紹了漫畫和動漫的特點。學生觀看紀錄片后,對漫畫和動漫有了直觀的認識,知道了卡通畫和漫畫的區別,觀賞了孫悟空、哪吒、金剛葫蘆娃、三個和尚等傳統卡通形象和喜羊羊、灰太狼、大耳朵圖圖、熊大、熊二等新興卡通形象,并從這些形象身上看到了背后凝聚著的勞動人民的智慧,彰顯了卡通形象的魅力。帶著這樣的認知,學生投身漫畫作品創作中,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創作了自己心中的卡通形象,提高了美術審美能力。這樣,筆者通過為學生創設情景,豐富了學生的美術素材,使學生獲得了美的享受,在情景的帶領下獲得了藝術的多樣性。
三、點擊實踐模式——培養學生藝術創新性能
實踐教學模式是通過鼓勵學生參與課堂學習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增強學生的信心,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是課堂的主人,改善學生學習狀況的一種教學方式。教師將實踐教學模式與學生美術學習結合起來,能夠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推動學生的藝術發展。但是,有的教師在教學中忽視了學生的實踐意義,對學生的學習內容過分解讀,使得學生過于依賴教師而不肯自己動手、動腦,荒廢了學業。針對學生的這一問題,美術教師要有意識地增加學生實踐的機會,借助學生實踐來發散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藝術創新能力。
例如,在學習“會動的剪影”這部分內容時,筆者為了讓學生學會用黑色卡紙制作剪影人物,了解皮影藝術的特點,體會民族藝術的魅力,在教學之前為學生設置了預習任務,讓學生搜集有關皮影的圖片、文字資料,了解皮影的發展歷程。學生拿到預習任務后,很快就利用圖書館書籍和網上信息對皮影展開了學習,知道了皮影的起源和發展,初步把握了皮影的特點。接著,筆者為學生準備了黑色卡紙、針線、竹條、剪刀等,鼓勵學生制作剪影。學生結合自己喜愛的故事,制作了不同的人物,并合作完成了故事的表演和皮影的操作,獲得了實踐的樂趣,其中一組學生在實踐中,大膽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夸大了人物的造型,更加吸引了人們的目光,順利完成了實踐任務。這樣,筆者通過組織學生實踐,讓學生獲得了自我發揮的機會,使學生在實踐中完成了藝術創新的過程,提高了自身的藝術性。
總之,小學生美術核心素養的培養是一項長遠的大計,不是教師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需要教師端正教學態度,不懈努力,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提供廣闊的前景,同時跟隨時代的變化不斷提升學生的美術技能和藝術能力,讓學生在輕松的學習環境下獲得美術學習的真諦,打造美好的美術天空。
參考文獻
[1] 洪雪婷.讓核心素養落到實處——小學美術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名師在線,2019(13):53-54.
[2] 朱高峰.美術是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關鍵課程——基于小學美術課程實踐發展學生核心素養[J].華夏教師,2018(33):74-75.
[3] 姜菲菲.簡論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美術手工課教學的有效開展[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9(02):36-3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17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