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美術教學中核心素養的解讀與實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主要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美術學科的五個核心素養包括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判斷、創意實踐、文化理解六個方面。研究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適應世界教育改革發展趨勢、提升我國教育國際競爭力的迫切需要。
  【關鍵詞】美術教學;核心素養;解讀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3.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1-0113-02
  一、圖像識讀
  在五個核心素養中,圖像識讀無疑是五大核心素養中的基礎。只有學生的圖像識讀能力提高了,才能促進學生的其它四個核心素養的提高。
  一般來說,常見的圖像識讀教學有以下四種類型:
  1.解說型——教師對美術圖像作品或是對圖像欣賞的基本原理和基礎知識的講解、說明。
  2.問答型——教師就圖像作品和欣賞知識原理提問,學生回答。
  3.討論型——以學生為主體展開討論,教師作為受助者。
  4.自由型——學生在學校內外自發地、自由地欣賞美術圖像作品。在實際教學實踐中,授課方式要靈活多樣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將課前自由收集資料、課堂教師解說、師生問答、討論相結合,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教師扮演啟發者、引導者、幫助者的身份,讓學生逐漸形成自己的審美框架。
  二、文化理解
  在美術學科核心素養中,“圖像識讀”“審美判斷”和“文化理解”,這三個素養在教學活動中是依次漸進的過程,也是課堂中培養學生美術知識逐步深入和審美能力不斷提高的過程。特別是“文化理解”素養,是在較高層次上彰顯美術學科的人文屬性,實現學生對美術作品的深層解讀。例如在講授三年級《面具》一課時,很多美術老師常常停留在面具圖案的識讀上,進行范范的辨識和介紹,而對面具所蘊含的文化寓意和創造觀念缺乏深入分析和挖掘,教學深度難以滿足學生的認知需求,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我從面具的起源入手,引導學生了解面具是遠古的人類出于對神靈鬼怪和大自然的敬畏,模仿性地制作了動物、妖魔等種種戴在臉上面具,主要的功能是為了保護自己。延續到今日,在民俗活動、舞臺上和兒童游戲中,依然能看到制作得更加精美的面具,中國少數民族面具有著豐富的種類和鮮明的特色,它們的設計夸張、變形。面具有著濃厚的宗教色彩,隨著時代的發展,面具原有的鬼神崇拜宗教迷信內涵逐漸淡化,而其藝術性、娛樂性的審美價值日益增強,已成為一種文化而受到人們的喜愛。然后從視覺形式和創作觀念兩方面,引導學生分析、判斷、解讀面具的分類和設計方法。通過圖像識讀引導學生感知遠古人類在面具上所體現出對自然的敬畏和宇宙的認知。培養學生從文化理解的層面去認識面具的藝術形態和文化內涵。通過教學環節的層層遞進,不僅讓孩子感受到面具文化的藝術特點,了解到世界很多國家各種風格的面具,通過課件演示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很好地掌握了本課的重難點,從而對學生設計制作面具給予了良好的啟發。
  三、審美判斷
  培養學生的審美判斷能力,首先要讓學生的感官敏銳起來。達芬奇認為視覺是人的心靈與外界溝通的要道,是最準確的感官。視覺體驗有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形象內容感知階段(即這是什么東西)。第二層次是形式認識階段(即是怎樣表現,怎樣做的)。學生開始關注畫面中的色彩、造型、構圖等形式語言的認知,這是加深學生審美體驗,提高審美的理解能力的關鍵環節。第三層次是情感共鳴階段(即看了之后自己有什么感受、想法)。 在平時的教學中,引導學生隨時隨地進行觀察,說出自己的感受,并對作品進行評價,如學習四年級《千姿百態的樹》這課之前,先利用課余的時間和學生一起欣賞教室前面植物園的植物和葉子,讓學生邊看邊思考:有哪些種類的植物?不同植物的樹干、樹枝、樹葉在形狀、顏色、大小方面又有什么不同?實物植物的觀察加上課堂上葉子圖片的觀察,使學生認識到不同植物在形狀和色彩上的差異性。這樣,他們反映在作品中的植物異彩紛呈。學生繪畫視覺語言的豐富離不開各感官的敏銳感知,教學中讓學生用眼睛去發現,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的過程也就是培養學生觀察美、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過程。
  四、創意實踐
  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意思維和創造方法構成了創意實踐素養。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新的美術課程標準中也指出:“在美術課堂中,教師要積極探索、實踐,提高學生的創意實踐素養”、“應特別注意對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精神的培養,采取多種方法,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到發展,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并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具有將創新觀念轉化為具體成果的能力。所以,對學生進行創意實踐能力和素養的培養是美術教學中的重要任務。
  在美術教學活動中,我們可以通過以下途徑提升學生的創意實踐素養。
  1.通過總結和運用教材中優秀的美術作品,運用豐富多彩的美術活動,收集美術信息,學習創意和表現技巧,培養學生創意思維。結合生活實際,對所描述的物品或環境進行美的設計重構,再通過一定的藝術表現形式呈現出來,讓學生在正面價值的引導下,追求創新和創意的自覺。
  2.通過開發美術特色創意活動,豐富培養學生創新實踐素養的途徑,開闊學生的眼界,提升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
  3.通過創設學習情境,打破常規的技巧技法,創作有新意的美術作品,培養學生創新意識,運用特色繪畫,創意手工等形式,對不同材質進行創作表達,培養學生的創意思維。
  4.通過誘發想象,求異創新,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使學生能用美術的思想表達自己的思想,進而提升學生的美術創意實踐素養。
  5.通過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創意實踐素養。以往的美術課堂學習過程往往限制在教室之中,學生缺乏直觀的視覺感受,因此學習熱情不高,局限了學生的創意能力。而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又不適合搬進教室之中,供我們進行美術學習。所以根據每一課的不同特點和要求,適當的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教學方式,讓教學過程和現實生活有機地結合起來,教學效果會更好一些。教師還可以根據不同的課型的要求和特點,創設與現實接近的生活情景,把美術教學過程和生活很好得聯系起來。
  結束語
  美術學科的五大核心素養,他們之間各具意義,但又有所交集。核心素養的提出,順應了時代的發展,也順應了國際教育發展的潮流。學校教育改革要求圍繞核心素養實現轉型,培養學生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這也是核心素養提出的目的。而課堂教學變革是核心素養落地的切入點、突破點和成長點。只有聚焦課堂,才能真正讓核心素養落地,促進學生智慧的成長。
  參考文獻
  [1]《小學美術版新課程標準》(2011版).
  [2]尹少淳.《美術核心素養》.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149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