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生活化的探索與實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物理實驗是物理學習的基礎,很多物理的理論知識都是通過實驗得出的。物理實驗與學生的日常生活關系密切,老師把物理實驗和生活場景結合在一起,能夠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用物理的眼光看問題。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物理實驗生活化教學的意義以及具體措施。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生活化
物理是很多初中生的弱勢科目。物理知識抽象性強,學生需要在理解物理原理的基礎上,才能利用物理知識解決問題。物理實驗有助于學生理解物理知識,老師在課堂上實施物理實驗生活化教學,能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
一、初中物理實驗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1、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積極性
初中物理老師在實驗教學中,把生活化的元素引入物理課堂,這樣的教學方式能讓學生產生親切感,對于熟悉的生活化場景,學生更容易理解。物理實驗來源于生活,又能應用于生活。相比于枯燥的課堂學習,學生更容易對生活化的物理應用產生興趣,他們能從中學會用物理實驗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有助于鞏固學生的物理知識基礎
很多學生在學習完一遍物理知識后,就繼續下一部分知識的學習,這樣原來學的知識隨著時間的流逝,也會逐漸減少。物理知識需要不斷鞏固,學生在每次復習舊知識的時候,都會對以前學的知識產生新的理解,一些曾經存在的疑問,也可能會突然明白。在學生養成用物理的眼光看待生活的時候,他們就能在生活中隨時發現物理知識,進而鞏固以前課堂上學習的知識。
二、初中物理實驗生活化教學的具體措施
1、結合生活,激發實驗動機
在物理實驗教學中,老師可以用學生在生活中熟悉的案例作為引導,引發學生思考物理實驗的動機。生活中處處存在著物理實驗的演化形式,老師在課堂上用生活中的一些想象舉例,可以讓學生們根據生活場景,思考物理實驗的動機?,F在很多學生在學習物理實驗的時候,已經習慣了直接聽老師講實驗過程,他們直接記住實驗結論和實驗的注意事項。在這種學習方法中,學生忽視了思考的過程,物理的學習離不開思考,學生應該明白物理實驗的原理、理解實驗過程,這樣才能應用物理實驗。老師結合生活實際,能激發學生的思考。
例如,在學習《聲音的產生與傳播》這部分內容的時候,老師講解“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實驗,在講解實驗之前,可以先讓學生們思考“我們平時都能聽到其他同學說話,這證明聲音可以在空氣中傳播,那么,請問同學們,聲音可以在水中傳播嗎”學生在思考這個問題時,可以類比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現象,回憶自己在游泳的時候,是否聽到過別人在水中說話,從而想清楚聲音是否能在水中傳播。老師在實驗之前,讓學生們思考熟悉的生活化情境,從而引入物理實驗的內容,這種教學方法有利于學生培養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習慣。
2、讓學生利用生活用具,動手操作物理實驗
老師在課堂上講物理實驗,學生在當時可能明白了實驗的操作過程,但是他們會忽略很多在做物理實驗時實際遇到的問題。學生只有真的自己動手操作物理實驗,才能發現自己在操作時遇到的問題。老師的經驗豐富,他們在實際操作物理實驗時,可以避免很多錯誤,但是學生初次接觸物理實驗,他們容易忽略的細節很多。老師讓學生利用生活中的常見材料,操作物理實驗,一方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學生對物理實驗的深入理解。
例如,在學習《新鮮雞蛋在淡水中和鹽水中的沉浮情況》這個實驗的時候,老師可以讓學生們自己在家里找兩個碗,一碗放清水,一碗放鹽水,分別把兩個雞蛋放在兩碗水中,觀察它們的沉浮情況。這個物理實驗涉及到的實驗材料都是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學生的實際操作性很強。學生自己演示物理實驗,觀察實驗現象,他們對實驗結論的印象會更加深刻。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物理實驗,他們對于從實驗中發現的規律會產生自豪感,這種自豪感能促使學生產生學習熱情。
3、創設生活化的場景,降低實驗難度
初中物理老師在講解物理實驗的時候,可以首先創設一個生活化的場景,把學生們帶入特殊情境中,之后再講解物理知識。生活化的場景能夠降低物理知識的難度,讓學生們更容易理解物理實驗內容。
例如,在學習《密度》這部分內容的時候,老師可以創設這樣一個情境:假如你是一個搬運工人,老板讓你搬運一件塑料制品和一件同樣大小的鐵制品,你會選擇搬運哪件物品,為什么。之后老師在講解與“密度”有關的物理實驗,這樣就能讓學生理解密度的概念,在之后的課本實驗講解中,學生也會更加容易的理解相關知識。
物理實驗的生活化教學,符合當前教育改革的趨勢,這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讓學生更容易理解物理實驗內容。物理實驗是物理這門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學好物理實驗,能夠幫助學生理解一些物理的基本原理。初中物理老師把生活和物理結合起來,學生就能學會用物理的眼觀看生活,當學生在生活中實際遇到問題時,也能用物理知識去解決。
參考文獻
[1] 陳海生.分析生活化元素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
[2] 代榮.初中物理實驗課堂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思考[J].學周刊,201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18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