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農村空巢家庭的精神慰藉與社會工作介入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本文主要以農村空巢家庭的精神慰藉與社會工作介入分析為重點進行闡述,結合當下農村空巢家庭實際情況為依據,首先分析農村空巢家庭的精神慰藉的必要性,其次從幾個方面深入說明并探討農村空巢家庭的精神慰藉與社會工作介入的方式,進一步強化農村空巢家庭精神慰藉的效率和質量,旨意在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農村空巢家庭;精神慰藉;社會工作;有效措施
  在改革開放之后,我國人們的整體經濟水平在與日俱增,在我國諸多的農村區域中,家庭結構逐步出現巨大變動,大多數的農村人口都以提高生活質量外出工作或者求學與經商,以致于現有的農村地區家庭朝向核心化與小型化方向發展,發展為一種新型的家庭,也就是空巢家庭?,F在農村空巢家庭的數量逐步增加,隨之產生的便是精神慰藉問題,所以相關人員要高度重視農村空巢家庭的精神慰藉與社會工作開展情況,有效的給空巢家庭的老人提供精神支撐。
  1.農村空巢家庭的精神慰藉的必要性
  1.1家庭團圓角度。每一個人們都希望家庭可以團圓,友好的生活在一起,對于空巢家庭的父母也是同樣的思想,而空巢家庭的團圓問題作為農村空巢家庭精神慰藉的本質因素。
  1.2子女孝順角度?,F階段農村的養老模式重點是非制度化的家庭養老,父母將生活水平的提升寄托給自己的子女,而子女可以給予父母更加優質的生活環境,但是站在父母的視角上其需要子女對自己敬重以及孝順,也就是說子女對空巢家庭中父母的孝順成為空巢家庭精神慰藉的一個因素。
  1.3子女成功角度。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可以事業有成以及健康幸福,不僅體現在子女在婚姻年齡段尚未找到對象,父母擔心子女家庭的問題,安排子女進行相親,幫助子女處理婚姻事情;還體現在農村區域逐步關注教育的重要性,大多數的年輕人依據求學走到大城市中,希望在大城市能夠好好生活,但是父母努力掙錢便是供應自己的子女,給予子女的成功之路鋪墊條件,這些也是空巢家庭的精神需求,由此可以給予空巢家庭父母一定的生活向往和支撐。此外,空巢家庭成員的自尊需求也需要得到精神慰藉,因為在父母年齡的增長之下,其即使不能給家庭做出價值,但是有權利參與家庭的決策,在子女長時間不在身邊陪伴的情況下,諸多空巢父母會感到寂寞和空虛,所以社會應該積極給予空巢家庭提供精神慰藉,幫助空巢成員感受到社會的關愛和溫暖。
  2.農村空巢家庭的精神慰藉與社會工作介入的方式
  2.1健全社會政策機制。社會政策重點是國家以及政府處理社會問題,優化社會環境,保證社會安定和社會發展目標實現制定的相關措施和條例。注重農村空巢家庭的精神慰藉作為一項公益事業,針對家庭養老模式和土地保證功能逐步削減的現在,以公共政策規定、創設社會政策機制適應農村空巢家庭的多種需求,給予其營造優質的生活環境,這些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
  每一個政府單位都應該按照“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的原則開展工作,采取科學的方式關懷農村空巢家庭,與此同時政府單位要優化空巢家庭精神慰藉的宏觀調整計劃,融合空巢家庭利益與社會綜合利益,加大精神層面提升空巢家庭生活質量的力度。最后對于空巢家庭對于養老院的不滿之處,尤其是設備以及服務人員的態度等,政府單位要按照多種途徑完善養老機構的環境,調動養老機構工作者的積極性,更加全面的提供養老服務。
  2.2執行社會化養老模式。對于農村空巢家庭的精神慰藉,相關人員可以執行社會化養老模式,給予空巢成員提供一定的養老條件,提高精神慰藉的效果。其一,社會化養老模式作為確保農民晚年正常生活的一種模式,歸屬于社會類型的政策范圍,因此政府要積極的養老模式中展現自身領導者的職能,加大社會養老模式的執行力度,及時執行,并且預防在執行期間產生的多種問題。
  其二,設置農村生活保障機制,其重點是國家以及社會給予收入不能正常維持家庭的農村貧困人口的補助,確保家庭成員的生活需要社會救濟,其圍繞科學的方式明確貧困標準,促使貧困線以下水平的農村人口具備一定的物質需求。而精神慰藉的需求與物質生活存在關聯,因此政府可以結合空巢家庭的經濟情況,對其進行科學的資金自主。
  其三,強化農村地區的養老保險宣傳,因為農民基本上在自愿的前提下參與養老保險,因此一些人便會片面的不愿意參與,在這種情況下相關工作者要促使空巢家庭意識到養老保險的意義,也就是強化宣傳,擴展農村地區養老保險的覆蓋范圍,為農村家庭的農民健康提供保障。
  2.3社區工作介入。社區工作的服務主體重點是社區中的居民,能夠幫助子女分擔身上的精神慰藉壓力,存在巨大的作用。其一,社區工作者要積極的走進社區中,和本地區的政府單位進行科學聯系,推廣尊老和養老的優秀傳統文化,努力和空巢家庭成員發展為友好的互動關系?;蛘呱鐓^工作者和村委會互動,獲取更多的空巢家庭精神慰藉支撐,幫助工作者召集社區成員自主參與活動。
  其二,社區工作者可以號召農村空巢家庭成員進行文娛活動,比如生活寂寞的空巢成員,社會工作者可以開發社區資源,舉辦合唱團或者舞蹈隊等活動,促使其可以在活動中放松自己的身心,自主和其他人們溝通,獲取身心良好的體驗。對于需要他人照顧的空巢成員,工作者可以給予其提供一定可用的社會資源,時常和空巢成員溝通,了解空巢成員的心理需求,不斷提供優質的服務等。
  結束語
  綜上所述,開展農村空巢家庭的精神慰藉與社會工作介入研究課題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價值,農村空巢家庭的數量在越來越多,其需要受到的精神慰藉越來越迫切,所以社會成員要給予其提供相關的服務,站在農村空巢家庭的視角上,不僅僅是空巢父母的子女要給予關愛,社會工作人員也要給予相應的精神慰藉,促使空巢家庭感受社會的溫暖,提高社會穩定進程的速度。
  參考文獻:
  [1] 程孟廣. 空巢老人精神關愛社會工作介入實踐與思考——以南京市L社區為例[J]. 神州, 2017(14):203-204.
  [2] 徐京波. 農村勞動力外流背景下的家庭離散與老人自殺問題透視[J].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2):73-79.
  [3] 董輝. 勞動力遷移背景下農村空巢老人的精神贍養問題研究[J]. 市場周刊, 2017(5):148-149.
  [4] 馮偉林, 王真. 重慶貧困山區農村空巢老人養老保障問題及對策[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8(1):217-219.
 ?。ㄗ髡邌挝唬涸颇鲜∠樵瓶h云南驛鎮文化旅游廣播電視服務中心)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200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