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兒童文學開展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據研究表明,三至六歲是人類學習語言的黃金時期,在這個階段幼兒主要以模仿的方式學習語言,因此,無論是父母還是教師都要注重對幼兒進行語言教學。現階段諸多幼兒園在教學語言教育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本文就如何基于兒童文學開展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作為話題,深入探討提高幼兒語言教育的方法。
關鍵詞:幼兒園;兒童文學;語言教育
現階段我國對幼兒的語言教育研究還處于一個十分貧乏的階段,教師無法高效利用課堂,教育的結果也不容樂觀。在幼兒進行語言教育的黃金階段,幼兒園必須有正確的對應方法。兒童文學作為近幾年新出的兒童教育體制,根據幼兒的自身特點定制針對兒童綜合教育的內容,用多種方式提升幼兒的語言能力。幼兒園也以兒童教育為基礎開展語言教育活動。
1當前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存在的主要問題
語言是人類進行交流溝通的重要工具之一,一個人生來最先要學會的技能就是行走和說話。語言也是一門藝術,如何學會說話更是一門學問,因此,要從小就培養小孩子的語言能力,抓住學習語言的黃金期。我國目前的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還存在諸多的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1語言教育偏于小學化
中國望子成才的傳統思想在很多家長身上都得以體現,家長都想讓自己的孩子從小就領先于同齡人,一些幼兒園為了提高自己的聲譽,把提高教學質量作為第一目標,在教育幼兒時過于功利化,對于幼兒語言教育的培養側重于識字、閱讀、拼音和外語上,急于向幼兒園的小朋友要“成績”。把整個學前教育時間都變成了為小學做準備的學前班。這樣的教育方式不適合低年齡段的孩子,十分影響幼兒的身心健康。
1.2忽視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幼兒園是很多小孩子第一次接觸的外界大環境,隨著接觸范圍和接觸人群的增加,對幼兒的口語能力要求也是極大的挑戰。幼兒時期的孩子學習語言的主要方法是模仿,幼兒十分容易在周圍的朋友、老師和家長身上學到一些語言的表達。但是有些老師為了滿足自己所謂的教學任務,講數學計算學習、語言拼音學習、外語學習作為學習重點,嚴重忽視對幼兒口語能力的培養。
1.3缺少幼兒語言教育方案
很多教師認為語言的教學就是走過場,教學方式過于單一,缺少明確的教育目標和教育方案。上課時是老師自顧自的教,為了教而教,缺少和幼兒的課堂互動。這樣的方式會影響課堂氣氛,打擊幼兒對語言學習的積極性,不利于語言教育的進展。教師不明確對幼兒進行語言教育的重要性,幼兒園沒有將注重幼兒的全面培養作為標準,導致在幼兒語言教育的管理上出現漏洞。
1.4語言教育缺乏民主性
幼兒時語言教育中的主導者,現在很多語言教育課堂都把教師作為教育中心,其實語言教育學習的主動權應該放在幼兒手中,讓幼兒自己尋找語言教育的趣味,激發對語言教育學習的積極性。據專家分析,兒童文學是提高幼兒語言教育積極性的重要方法,其作用力顯著。
2兒童文學在幼兒語言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兒童文學是針對提升兒童綜合素養的一種文學教育形式?;趦和逃归_研究,加入了獨具自身特色的文學知識,最終發展成為兒童文學。兒童文學不單指書本,涉及范圍很廣泛,比如童話故事,其中的語言編制就十分講究,貼近幼兒的生活及認知;戲劇,因為幼兒時期的孩子模仿能力極強,所以把戲劇作為兒童文學的一種載體很合適,不僅對幼兒的語言表達是一種鍛煉,還提高了幼兒的舞臺表現力。兒童文學的表達形式還有很多,都是融合幼兒心理及接受水平為基礎打造的文學體制,下面就簡要分析兒童文學在幼兒語言教育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2.1兒童文學可以極大的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兒童文學在選材以幼兒的理解能力和認知作為基礎,生動的形象和有趣的故事線可以勾起幼兒對語言學習的積極性。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以小紅帽的故事作為教育內容,先用模仿的口吻和適當的身體語言像小朋友講述這個故事,然后讓小朋友們進行角色扮演,分配給他們簡單的臺詞和人物關系,在課堂上為大家進行展示。這樣即活躍課堂氣氛,又在游戲的同時鍛煉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三至六歲年齡階段幼兒的詞匯量基本不高,兒童文學在選材時會選擇更加便于理解和學習的語言進行編輯,保證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2.2兒童文學可以增加幼兒的理解能力
幼兒時期的小朋友理解能力都不是很強,這就要求在教育的過程中不能使用太過于抽象的語言。兒童文學在編制時避開抽象的語句和詞匯,將一個個富有哲理和內涵的故事編的通俗易懂,讓幼兒記住故事的同時潛移默化的將其中蘊含的道理記住。比如跟幼兒園的小朋友講解“孝順”,“什么是孝順”、“為什么要孝順”、“怎么做才算孝順”這類問題用抽象的方式告訴幼兒,會很難理解,但如果以“臥冰求鯉”作為講述內容,就可以輕而易舉的讓幼兒明白孝順的意義。這樣做避免了課堂枯燥的可能,還提升了幼兒對語言及事物的理解能力。
2.3兒童文學有助于幼兒語言創造力的提升
兒童文學教會幼兒的不僅是詞匯和表達能力,更是一種思維。兒童文學在教育過程中實際上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幼兒在學習過程中擴大了詞匯量,學習了語言表達的技巧和一定的表演能力,當這些條件達到一定水平時,幼兒就可以進行自己的創造,或許可以介紹一個陌生的事物、分析自己對某件事的看法,學會表達自己,這是兒童文學的完整體系及教育目標。
3基于兒童文學發展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的策略
讓幼兒成為語言教育活動中的主導者,注重教育過程中兒童文學素材的選擇,打造一個活躍、高效的課堂是發展幼兒語言教育的主要策略。
3.1童謠與詩歌應該側重于朗讀,培養幼兒的語感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小時候學會的故事和歌謠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忘,這就體現出了幼兒時期兒童文學教育的重要性。在幼兒時期,家長和教師可以以傳授詩歌、兒歌、童謠等方式向幼兒提供語言教育,比喻一些朗朗上口的打油詩,句尾押韻的短篇故事,講這些教給幼兒,培養語感,這一類的兒童文學需要小朋友主動張口去讀,讓幼兒認識到語言的魅力,提高幼兒對語言學習的積極性。
3.2童話故事應側重傾聽,提升幼兒的語言傾聽能力
童話故事的主要特點是內容新穎,情感豐富,劇情扣人心弦。這類的兒童文學幼兒主要以傾聽的方式接收信息,在教師講故事時可以配上不同的音色和肢體動作增加故事的趣味性,讓幼兒學會傾聽,可以在故事結束后提問一些相關的問題,比如講述童話故事《白雪公主》時,可以在故事結束后問小朋友“故事中有幾個小矮人”、“是誰解救了白雪公主”為問題,檢查并調動小朋友們的傾聽積極性,在回答問題是則是對口語的第二次訓練,無形中提高幼兒的整體語言能力。
3.3繪本應側重欣賞,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
如今很多教師在教育過程中使用繪本,將繪本以課本的形式講述,其實繪本本身的價值在于讓幼兒自己去閱讀分析其中的內容。繪本以精美的圖畫和簡潔的語言作為特點,可以確保小孩子在閱讀過程中學到知識,自己也可以看懂整本書,并通過閱讀建立自己的思維模式。讓幼兒在觀看繪本的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更助于加強在遇到事情時自己的表達及處理方式。
4結束語
兒童文學是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必選的一種方式,兒童文學可以幫助幼兒在黃金時期全方面的提高自己的語言能力,無論是口語、溝通、傾聽方面都得到了訓練。科學的兒童文學加上完善的教育模式,一定能幫助教育幼兒的語言能力。因此,大力發展兒童文學是培養幼兒語言教育的必要趨勢。
參考文獻:
[1] 李珂.兒童語言學歷理論的發展及其影響因素與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6,(12):08.
[2] 徐美娥.利用繪本進行幼兒戲劇創意表演的探索[J].學前教育研究,2012,(2):152-153.
(作者單位:西盟佤族自治縣幼兒園)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25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