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材線蟲病防治技術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簡述了松材線蟲病的危害、癥狀及綜合防治技術。
[關鍵詞]松材線蟲病;墨天牛;危害;癥狀;防治
太湖縣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別山南麓、長江北岸,位于30°09′~30°46′N,115°45′~116°30′E。縣域總面積2040km2。該縣地形以丘陵低山為主,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全縣氣候四季分明,具有北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特征,年平均氣溫16.4°C。太湖縣林業資源豐富,馬尾松林等松樹分布廣泛,適宜松材線蟲病及其傳媒墨天牛的生長繁衍。近年來,松材線蟲病在安徽省內頻發,松木及其制品流通活動頻繁,形勢嚴峻,這給太湖縣森林資源帶來巨大的隱患和潛在威脅。為保護森林資源,維護生態安全,應采取“預防為主、內控外堵、綜合防治”的預防管理措施,以有效杜絕疫病流入和松木極其制品的違規調運途徑。
1 松材線蟲病的危害
松材線蟲病被稱為“松樹艾滋”,一旦感染,目前全世界范圍沒有有效的方法治療?!盎馃帧笔撬刹木€蟲病的典型表現,一旦這種景象出現,除了砍樹沒有別的辦法。曾經發生過松材線蟲病的淮南、合肥大蜀山等地最終只能更換樹種,幾乎砍光大片松林,阻止該病的進一步傳播。
2 松材線蟲病的癥狀
松樹線蟲病是由松墨天牛傳播引起莖干部線蟲病害,可危害幼齡小樹和數十年的大樹。松材線蟲侵入樹木后,外部癥狀的發展過程可分為4個階段:
(1)外觀正常,樹脂分泌減少或停止,蒸騰作用下降;
?。?)針葉開始變色,樹脂分泌停止,通常能夠觀察到天牛或其他甲蟲侵害和產卵的痕跡;
?。?)大部分針葉變為黃褐色,萎蔫,通常可見到甲蟲的蛀屑;
?。?)針葉全部變為黃褐色,病樹干枯死亡,但針葉不脫落,此時樹體上一般有次生性害蟲棲居。病葉長時間不脫落、松樹的快速死亡是該病的典型特征。在適宜發病的夏季,大多數病樹從針葉開始變色至整株死亡約30天。目前已知可危害樹種達50多種,主要為松屬植物。此外,還有云杉屬、冷杉屬、落葉松屬和雪松屬的一些樹木,最易感病的是日本赤松、日本黑松、硫球松、歐洲赤松和歐洲黑松。
3 松材線蟲病及墨天牛的防治
3.1 清理和處理林間病死樹,因地制宜進行林分改造
在每年12月底前清理病死木、枯死木(包括瀕死木、衰弱木、被壓木等),將木段、粗枝條、1cm以上的枝椏集中裝入編織袋搬運到燒毀地點,統一燒毀。所有采伐的枯死松樹伐根高度必須控制在離地面5cm以內,去皮后縱向連砍數刀并間歇噴灑16%蟲線清乳油1:50溶液4~6次,然后用塑料袋包住伐根,用繩子捆扎,再用土覆蓋。對條件許可的地點,可在天牛羽化前(3月底)皆伐發生小班松林,所有伐根高度控制在離地面5cm內,把具有利用價值的松樹樹干按要求集材后,憑《松材線蟲病疫木安全利用特別通行證》全封閉、專人押運到指定的制漿造紙廠,在指定區域和專人監管下當日全部進行切片處理,切片厚度必須小于0.5cm,及時化漿處理,否則必須集中燒毀。實行邊采伐邊將林地上留下的樹梢和枝條就地結合整地煉山分類實施及時燒毀,最終達到100%殺滅松材線蟲和松墨天牛的目的。切片加工場所的加工剩余物(樹皮、碎木片、木屑等)也應及時一并銷毀。另外,也可結合當地自然條件,在疫區外圍設置一條無寄主植物隔離帶,用以阻止病害的自然擴散。清理和更新改造作為當前生產上主要措施之一,是營林措施中十分重要的部分,清理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下一年的發病輕重。
3.2 利用多種措施防治媒介天牛
空中與地面噴藥防治天牛成蟲。近年我國研究開發了長效緩劑型,先后有21%滅殺斃微膠囊、DFM-21(溴氰菊酯—倍硫磷)、FFM-20(氰戊菊酯—倍硫磷)微膠囊以及FEE-30(戊菊酯—倍硫磷)長效乳油等,對大面積發病林分用飛機噴藥防治,對零星感病松樹進行地面防治。
熏蒸殺滅天牛幼蟲。對砍伐的病樹原木,可用塑料布或防雨布密封起來,用溴甲烷40~60g熏蒸48~72h,效果良好。近年來,試用磷化鋁熏蒸,效果亦好。對原木的處理必須在天牛羽化前結束。
引誘劑的試用。在林間掛設松墨天牛誘捕器,定期加入適量引誘劑,可減少松墨天牛種群數量。
生物防治。釋放管氏腫腿蜂(Scleroderma guani)2.8萬頭/hm2,當代防治效果達40%~50%,經3~4個月,持續防效可達70%~85%。
3.3 藥劑抑制樹體內松材線蟲繁殖
對于風景區的觀賞樹種或名貴樹種,可用注射法注入藥劑。用15%鐵滅克藥液注射樹干1次,可確保植株當年免受病害的危害。若以5%克線磷根施200g/株,防治效果達75%以上。
3.4 選用抗病樹種
利用抗病品種是此病較為理想的防治方法。試驗證明,我國的雪松、火炬松比較抗病,日本黑松最為感病。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27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