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薯栽培技術管理與病蟲害防治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番薯是一種高產而適應性強的糧食作物,不僅可以食用還可作飼料用途,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番薯以食品的各種形式進入人們的視線,深受人們的青睞。伴隨著較高的經濟價值,種植面積不斷擴大,雷州市是粵西番薯的主要產地,種植歷史悠久。本文綜合自身番薯種植經驗,從番薯品種選擇及特性、選地與整地、育苗技術管理、大田栽培技術管理以及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綜合介紹了番薯的栽培管理及病蟲害防治技術,以期提高番薯的產量和質量。
[關鍵詞]番薯;育苗技術;大田管理;病蟲害防治
1 番薯品種選擇及特性
1.1 心香
半直立,中蔓短,主蔓長,多分枝,葉脈、葉根莖均為綠色,脈基為紫色,多為中小薯,薯塊紡錘形,薯皮紫紅色,薯肉黃色,貯藏性萌芽性較好,抗蔓割病。曬干率是34.5%,出粉率為20%,可溶性糖含量6.22%,可作為食用、淀粉及烤薯加工用品種。
1.2 西瓜紅
株形匍匐,長蔓多分枝,頂葉淺紫色,葉心形,葉脈淺綠色,根莖為綠色,薯皮深紅色,薯肉桔紅色,中抗薯瘟病。曬干率是29.33%,胡蘿卜素含量較高,每100g含17.30mg的胡蘿卜素,出粉率18.89%,食味優,可作為食用、淀粉加工和烤薯加工用品種。
1.3 紫羅蘭
蔓短且分枝多,為綠色,根莖紫色,薯皮紫黑,薯肉色紫,薯形長紡錘,薯皮光滑鮮艷,鮮薯產量高,商品性較高,早熟,可雙季種植,高抗甘薯根腐病,耐旱,適應性廣,曬干率33%,可作為食用和烤薯加工用品種。
2 選地與整地
宜選水肥條件好、土層深厚、土壤疏松透氣的地塊,進行深耕曬白。采用高畦栽培的方式,不僅有利于擴大根系活動范圍,還能使晝夜溫差變大,為番薯生長創造良好的土壤環境。
3 育苗技術管理
3.1 種薯選擇
種薯應選用無病蟲害,薯皮光滑,大小均勻的中等薯塊作為種薯育苗。種薯種前應進項消毒處理,需要用2000倍的80%402溶液浸泡5分鐘。
3.2 苗床準備
應選擇陽光充足避風、土壤肥沃、沒有薯瘟病的地塊,經過深翻曬白,整成畦寬(連溝)120cm,畦高20cm的平畦。打穴種兩行,其穴距為35cm左右,并在穴底施上腐熟基肥,并在四周挖好排水溝,以便排水。
3.3 育苗
育苗前,應將種薯切塊,每塊約120g,大小均勻,并在切口上涂抹石灰或草木灰防腐,下種時芽眼需向上,在覆約4cm厚土壤,澆灌適當水,保持濕潤,覆膜保持苗床溫度在28°C左右。出苗后,需施肥澆水3次左右,控制床溫25°C~28°C,當膜內溫度超過36°C,應立即通風散熱。當苗長超過20cm且6片大葉時,則可以剪苗插值了。
3.4 壯苗
通過增施有機肥以及草木灰,約一個半月至兩個月時間的培育,當薯塊育苗色綠有光澤、苗質充實、老嫩適中等,即育成壯苗可供大田插值。
4 大田栽培技術管理
4.1 插植
選用壯苗,采用斜插法進行插值,種苗與地面成45度角,斜插入土3節左右,利于育苗生長。采用寬壟雙行或窄壟單行栽培,寬壟雙行株距30cm左右,窄壟單行株距25cm左右,插值4萬株/hm2左右。育苗成活后及時查苗補苗。
4.2 水肥管理
1合理施肥:將腐熟有機肥和氮磷鉀有機肥相結合。在施基肥時掌握分寸,不能偏施,為促進生長,氮、磷、鉀比例必須控制在1:0.5:1.5,尤其在種苗45天左右,按照300kg/hm2的量施以復合肥,為種苗生長提供足夠的養分。2科學用水:根據生長需要,靈活澆水,濕潤長根,制水結薯,為避免降低番薯品質,在收獲前15d停止澆水。
5 病蟲害防治
番薯常見的病蟲害有薯瘟病、瘡痂病、病毒病、番薯小象鼻蟲等,病蟲害的防治方法首先是應該抗病品種,如心香、西瓜紅、紫羅蘭等,首先對薯種進行消毒處理,減少病蟲害的發生率;其次是根據不同病蟲害采用藥物防治的方法進行病蟲害的防治。
5.1 病害防治
常見的番薯病害有薯瘟病、瘡痂病以及病毒病。1薯瘟?。翰捎脽o病苗種,水旱輪作,一旦發現有薯瘟病,為防止蔓延嚴格銷毀病殘物。合理施肥,適當增施有機肥,為保持土壤的濕潤度,應科學灌溉,及時排灌,以防積水。此外,還需注意避免在溫度較高的時候澆水施肥。2瘡痂?。翰“l初期,選用50%多菌靈100~150g/667m2,70%托布津100g/667m2,0.3°Be石硫合劑,兌水70kg噴霧,一周左右一次,連續2至3次。3病毒?。悍N植脫毒種薯是預防病毒病最有效方法。其次選用無病壯苗,加強田間的水分管理,在田間四周起好水溝,方便排水,在降雨量較多的時及時的疏通,增施有機肥,促進植株生長,增強植株自身的抗病能力,也能很好的預防病害。發病初期,噴灑10%病毒王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菌毒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83增抗劑100倍液、20%病毒寧水溶性粉劑500倍液、15%病毒必克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隔一周1次,連用3次。
5.2 蟲害防治
當前番薯比較嚴重的蟲害屬番薯小象鼻蟲。物理防治方法:定期對大田進行清潔,并及時銷毀病薯及藤頭。藥劑防治:種薯前,用小塊鮮薯在90%敵百蟲100g兌水20kg浸泡一天,放置田間,誘殺成蟲;結薯期,在薯嘴撒上1605粉3kg/667m2的混細土,再培土;或在莖基部撒上50kg混細土;薯塊膨大期,在下午四點后按每667m2的標準,樂果100g、敵百蟲200~300g或樂果150g+殺蟲雙200L,兌水60~75kg后噴霧,以莖基部為主,有顯著的防治效果。
6 結語
本文通過介紹了番薯的品種及特性,了解番薯的生長規律,詳細分析了番薯的栽培管理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技術,為番薯的高產優質提供一定的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張榮宗.廣薯87特征特性與高產栽培技術[J].福建農業科技,2009(05):8-9.
[2]李月芬,張光.甘薯高產栽培管理和貯藏技術[J].農技服務,2016(05):78.
[3]張成義,俞庚戍,鄔貴陽.番薯地膜覆蓋栽培效果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1(16):47+50.
[4]周錫平.番薯品種龍薯15種植表現及早熟高產栽培技術[J].福建農業,2015(05):7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27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