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樹高接換優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現階段,棗樹在我國有很多品種。但是在現階段,一些棗樹品種產量低,經濟效益不好,所以為了更好的提升棗樹產量,通過高接換優技術,可以更好的提升棗樹產量,提升經濟效益。本文主要對棗樹高接換優技術相關內容進行了闡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棗樹;高接換優;高接方法
目前,新疆哈密地區的本地棗樹品種——哈密大棗,因產量不高,口感后味發苦,不能適應市場的需求,為使職工增加效益,急需對本地品種哈密大棗優選改換品種。棗樹劣種改優就是高接換種技術,也就是對老棗樹的更新改造和劣質品種的改良。方法簡便,容易操作。高接改優后樹勢恢復快,結果早,產量高,效益好,是老棗樹更新改造的一項重要技術措施。
1 選擇條件
選擇品種要根據原有棗樹的大小、高度、立地條件、氣候條件、地理位置,在適當試驗的基礎上進行引進發展。樹大又高應選擇制干或干鮮兼用品種樹小且低就可選擇鮮食品種,采摘方便,不易損壞地質干旱氣候干燥宜選擇制干品種;水肥條件好,降水充足宜選擇鮮食;采摘園宜選擇鮮食品種。
2 準備接穗
2.1 接穗的采集
采集標準:采集生長健壯無有病蟲具有飽滿側芽的當年生新棗頭。采集時間:二月初到二月下旬為宜。采集位置:可選用樹冠外圍,生長充實的當年生棗頭或二次枝,也可選用一年生嫁接苗的苗干及二次枝。粗度0.4—0.8厘米。
接穗剪段:把收集到的接穗在芽上0.4-0.5厘米處剪下,一節一截。
2.2 蠟封接穗
2.2.1 原料的準備
按每萬枝接穗用白色礦蠟5斤,大油0.2-0.5斤,并準備少量松香或松節油。
2.2.2 封蠟的配制和蘸蠟
將礦蠟和煉好的豬油按1:0.5-0.1的比例放入容器內并加入松香或松節油少許。將容器放在火爐上加熱至蠟油全部溶化即可蘸贈。方法是一手拿一根接穗直接在溶蠟內蘸一下然后倒過來再蘸一下每次蘸蠟到出蠟時間不得超過一秒種,蘸好的接穗用指甲將剪口處的蠟膜剝下檢查若木質部有蠟質滲入即為熔蠟溫度合適,可繼續蘸蠟。慢了會燒壞芽眼,成為無用接穗。
2.2.3 接穗的保存
處理好的接穗應攤晾一晚上然后將蠟封好的接穗每100根裝在一小塑料袋,每50或100袋裝入透氣性較好的塑料編織袋內或有打孔口的保鮮袋內,放在1-8攝氏度的條件下保存,以備嫁接;如無冷藏條件可在房屋陰面挖一深左右將接穗放入并放于土坑內。
3 高接方法
根據接穗的粗度、改接部位粗度、樹體離皮狀況,靈活采用腹接、插皮接、劈接等方法,以提高成活率和保存率。
腹接適用于砧木和接穗均較粗,且接穗粗度同等或細于砧木的情況。腹接在棗樹離皮前和后均可進行,而且嫁接后牢固度好。嫁接時將準備高接枝在嫁接處剪斷,剪口成斜面,然后在斜面高的背側向下斜剪,直達木質部,深度不超過砧木粗度的1/3。接穗削成楔形,長面長2.5cm左右,短面長2cm左右,將長削面向里,短削面向外,寬側向外,窄側向里插入,并將接穗一側的形成層與骨干枝的形成層對齊(兩側形成層如都能對齊更好),削面上面露白2~3mm以利于愈合,然后由下至上綁扎嚴密即可。注意綁條平展勿打繩綁扎,以免絞縊易風折。
插皮接適用于骨干枝較粗、接穗較細的情況。嫁接在砧木萌芽后離皮時進行為宜。此方法操作簡便,成活率較高,嫁接苗長到15cm左右時要綁桿防風折。嫁接時,在嫁接處剪斷,削平截口,再用嫁接刀或剪子在樹皮光滑部位,自剪口向下縱切一刀,深達木質部,長度1~2cm,并撥開上面皮層,然后在接穗主芽的背面向下削成馬耳形削面,長2~2cm,削面底部要薄,要在大削面背面削一個馬蹄形的小切面,以便于插入砧木。將削好的接穗大削面向里,在骨干枝皮層開口處,順木質部向下插入皮層中,并將削面的上端露出2~3mm白茬,利于愈合,然后綁扎嚴。
劈接嫁接時間較長,在棗樹萌芽前不離皮時即可進行。嫁接時,先在骨干枝光滑處剪斷,然后用嫁接刀或剪子從剪口斷面中間向下縱切或直接剪開,接口長3cm左右,接穗削成木楔形,一側厚,一側薄,削面長度2~3cm。接穗削好后,將接穗較厚的一側放在砧木外側,迅速插入劈口中,接穗形成層與骨干枝的形成層對齊,不能靠于骨干枝形成層里面,接穗削面露出的2~3mm,便于愈合。接好后迅速用塑料薄膜將接口綁扎嚴。
高接換優單株嫁接數量應根據樹體大小情況,盡量按骨干枝分級配備情況一次嫁接到位,以縮短樹冠成形年限。有條件的嫁接到枝組,可實現1年成形,第2年進入豐產期。
4 接后管理
棗樹嫁接后要加強管理,一是要及時清除砧木上的萌蘗,直至不再出現萌芽為止,一般清除3~4次即可。二是及時綁縛,在嫁接成活后新棗頭長至30cm長時,在接穗新梢旁立支柱引縛新棗頭,以防風折。三是及時防治棗癭蚊、紅蜘蛛等病蟲危害,保證嫁接優質棗樹的正常生長。四是在接穗新梢長至50cm左右時對棗頭摘心,以利于當年結果和培養健壯的結果枝組。五是在6月下旬~7月上旬解除接口的綁縛物,以免影響接穗生長。六是在8月上旬及時控水,促使枝條充分老化安全越冬。七是在9月上旬及時澆足澆好越冬水,秋施足量的有機肥。
【參考文獻】
[1]陳貽金.中國棗樹叢書[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
[2]高新一,馬元中.棗樹高產栽培新技術[J].北京:北京金盾出版社,1997.
[3]張德廣,張滿昌,黎心問.棗樹幼樹改接技術[J].林業科技通訊,2000(10).
[4]韓永剛.棗樹大樹改接的實用技術[J].北方果樹,1999(4).
[5]王延瑞,劉芹東.酸棗就地嫁接大棗綜合技術[J].林業科技通訊,1999(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27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