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核心素養目標下小學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教學改革的推動下,衍生了許多新的教學理念,核心素養的培養就是其中的一種。它注重以人為本,強調了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小學英語閱讀學習對學生以后的英語學習生涯有著深遠意義。因此,如何將培養核心素養等新型理念融入到課堂教學之中,以此來解決傳統教學模式顯露出的問題,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英語閱讀學習是教師急需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英語;閱讀能力;核心素養
要想讓學生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必須從小學階段就開始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英語的一大主要模塊就是閱讀,而小學英語教學的重心也在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無論在教學的哪個階段,學生是教學的主體。然而,現在小學教學采用的是被動型灌輸式教學,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將培養學生核心素質的理念融入小學語文教學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一、以學生的興趣為方向來拓展閱讀范圍
第一,考試要對相關的書目進行篩選,選擇出最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目,使學生們的英語閱讀世界更加豐富多彩。教師要針對課本內容,以學生的興趣為方向來選擇課外讀物,而且這些課外讀物還要符合這個年齡學生的認知水平,這些讀物上的單詞要盡可能的是學生認識的單詞,否則會降低學生的閱讀興趣。除此之外,從這個階段的小學生的接收性來看,教師還要注意盡量選擇一些有圖畫而且有富有故事性的書目,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第二,教師要科學得安排學生的閱讀時間,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去閱讀,并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獨立學習和思考,在學生遇到問題時,教師可以對他們進行適當的正確的指導,但是要讓他們可以完整得表達出自己對這本書或者這個故事的想法和理解。最后,教師可以根據書中的內容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們進行討論,在討論中找出自己的答案,并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分享,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表達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二、在課堂上創設英語閱讀情境
如今,多媒體技術發展迅速,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也可以應用先進的技術來播放相關音頻等,從而在課堂上創設良好的英語學習情境,不但使學生可以真實體會到英語閱讀的真實性,還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比如,在進行《farm》這一教學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在課堂上創設良好的英語閱讀情境。教師可以播放動物的叫聲,讓學生分辨是什么動物,并用英語表達出來,從而加深學生的記憶。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找一篇較為合適的小故事,讓同學們分別來扮演其中的角色,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還能使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從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正確的閱讀理解方式,因為語言來自于生活,因此,在課堂上創設生活化的閱讀情境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使他們愛上這門學科,從而更加積極地投入到日常學習中來。
三、指導閱讀方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對小學生而言,只有養成了良好的英語閱讀的習慣,才能直接意義上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閱讀效率。尤其是小學生剛剛接觸到英語,沒有良好的方法進行閱讀,教師應當做出針對性地指導,并且在長時間的熏陶下逐步養成閱讀習慣。在平日的教學過程之中,持續強化學習的內容與方法,幫助學生夯實自己的慣性思維,從而獲得更好的閱讀習慣。通過長期的英語教學的經驗表明,默讀是其養成閱讀習慣的最佳方法,同時默讀的優勢在于,能夠不干擾其他同學的學習,在養成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又能幫助其夯實學生自己在課程學習以外的閱讀能力。在閱讀的專項課程之中,教師也不需要額外展開教學工作,能夠在潛移默化間養成獨立、良好的閱讀氛圍。對小學階段的英語工作而言,學生的詞匯量大小將直接決定其閱讀的質量與效率。擴大詞匯量也是直接幫助學生提升自身閱讀能力的重要前提。從以往的經驗來看,學生的詞匯量增長首要方式即為閱讀課文,學生在進行單詞記憶的時候,時常會遇到困難與問題,而為了強化記憶模式,降低記憶難度,教師可讓學生在閱讀中記憶單詞。通過這樣的方法,能夠更好幫助學生以句子去理解一個單詞,并且牢記其用法。同時,廣泛閱讀的使用,能夠更好幫助學生接受信息并自主做出總結分析,只要進行簡單的信息采集即達成目標。廣泛閱讀最大的優勢在于,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學習興趣選擇閱讀的內容,而不局限于死板的課程與閱讀材料,得以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提升學生記單詞的質量。
四、結合練習來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練習可以分為朗讀練習和說寫練習。當閱讀過后,學生對文章形成了一個大概的認知,此時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大聲朗讀課文,通過對文章的朗讀,教師可以發現學生在朗讀過程中出現的語音、語調的問題并對其進行糾正。朗讀時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組內同學互相朗讀,互相點評,互相糾錯。朗讀課文是閱讀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在英語閱讀課中,教師自身應該具備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對各個國家的科學文化知識進行廣泛的涉獵,了解國內外的人文歷史內涵,對文本進行深入的挖掘和探索,對文本的寫作背景進行查閱研究,只有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去理解和閱讀文本。英語閱讀課可以開展多種多樣的課堂活動,例如辯論、自編課文、復述課文等等,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表述課文內容,使學生真正的理解課文。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形成良好的邏輯思維,可以實現英語學習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閱讀教學不僅要教會學生理解文章的策略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通過語篇閱讀來豐富自己的知識,拓寬視野,在閱讀中感受到學習英語的快樂。也就是說教材的語篇閱讀是一些基礎型的文章,僅僅靠教材是無法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的。在課后要進行拓展和延伸,在網上下載符合學生知識水平的語篇進行課后練習和鞏固,并且訂閱英語報刊進行閱讀。定期開展閱讀交流活動,學生之間分享自己的閱讀體會和心得,進而在課外活動中實現英語知識的積累,形成良好的閱讀興趣。
結語
小學英語中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培養,要從興趣出發,尊重學生間的差異,制訂符合小學生學習特點的教學訓練計劃,不斷促進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從而為小學生未來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基礎,增強其英語綜合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 董娜.小學英語閱讀能力訓練藝術[J].名師在線,2019(01):56-57.
[2] 郗良霞.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12):34.
基金項目:
本論文出自課題:《核心素養下小學英語閱讀學的研究》。
(作者單位:貴州省興義市紅星路小學富康校區)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41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