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中職語文課“口語交際”信息化教學設計運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將信息化技術運用于中職語文課“口語交際”教學中,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真正掌握日常生活和職業崗位需要的口語交際能力。以“演講”為例,對中職語文課“口語交際”的信息化教學設計運用進行探討,基于實踐案例,總結運用效果和啟示。
  [關    鍵   詞]  中職語文課;口語交際;信息化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4-0048-02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中明確指出:“著力構建基于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育教學模式。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支持學校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開展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方法改革。”《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2019〕4號)中明確指出:“適應‘互聯網+職業教育’發展需求,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進教學方式方法?!敝新殞W校語文課如何結合教學大綱和授課對象的不同,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成為每一個中職語文教師必須面對的問題。本文以口語交際教學中的“演講”內容為例,對中職語文課“口語交際——演講”信息化教學設計進行了實踐運用和總結。
   一、中職語文課“口語交際”信息化教學設計的實踐運用
   教學設計是一堂課的核心部分,而信息技術則是優化教學設計的輔助手段。下面以“口語交際——演講”內容的教學設計為例,談談中職語文課“口語交際”信息化教學設計的實踐運用。
   (一)教學設計依據
   按照《教育部關于印發新修訂的中等職業學校語文等七門公
  共基礎課程教學大綱的通知》(教職成〔2009〕3號)“教師應重視現代教育技術與語文課程的整合。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充分發揮計算機、互聯網等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合理應用多種媒體組合,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學習資源和有效自學的教學環境”的要求,根據學前教育學生的職業崗位需求和對手機、網絡等信息技術和實踐活動有著濃厚興趣的特點,堅持貫徹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理念,運用藍墨云班課、手機、視頻、PPT、圖像、聲音、文字等現代化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達到使學生掌握演講技巧的教學效果。
   (二)教學分析
   1.教材分析
   筆者選用的教材是中職教育國規新教材語文基礎模塊(上冊)第六單元表達與交流模塊“口語交際——演講”。該內容主要是幫助學生掌握口語交際中的演講本領。語文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中等職業學校語文課程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其內涵為“生成能力,指向應用”,結合學前教育專業的特點,掌握演講技能為學生走上幼兒教師崗位奠定基礎。
   2.教學目標及重難點分析
   根據教學大綱、教材內容和學生的認知水平,筆者在教學設計中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1)教學目標。根據大綱及教材,結合學情,確立本課三維教學目標。
   ①知識目標:感知演講技巧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②能力目標:能夠運用已有的朗讀和講故事的技巧進行知識
  的遷移,適當運用“演”和“講”技巧,進行演講嘗試。
   ③情感目標:重視演講這種口語交際的魅力,關注演講中表達技巧的細節,喜歡演講;重視小組的分工與合作,發揮團隊的力量;面對自己的人生,培養敢拼敢闖的精神,活出精彩。
   (2)教學重難點。根據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難點為感知演講的技巧,并能嘗試運用演講的技巧,影響聽眾,進行演講。
   3.教學對象分析
   主要分析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特點、學習能力等,便于教師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筆者在教學設計中的教學對象為二年級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他們具有以下特征:
   (1)思維活躍,性格較外向,自我展示和與人交流溝通的愿望較強。
   (2)有專門的口語課,多數學生已通過普通話考試,獲得二級乙等證書,有一定的朗讀和講故事的技巧,而且他們未來從事的教師職業也需要一定的演講能力。
   4.教學策略設計
   按照“生成能力,指向應用”的精神,充分發揮現代化信息技術的作用,根據課程設計中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和學生學習的具體特點,運用任務教學、直觀教學、沉浸式教學、自主探究學習、分組合作學習等教學策略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過程的設計
   設計整個教學環節,包括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部分。
   首先,課前設計導學案,要求學生登錄藍墨云班課學習平臺,觀看教師上傳的4份經典演講視頻和4個演講技巧的網頁鏈接,在平臺上分享演講這種口語交際形式的特點;小組結合教材上的理論知識和演講視頻,具體討論演講技巧的運用;小組成員運用一定的“演”和“講”技巧,完成指定一段文字的演講,先在小組里進行競賽,在平臺上給每個成員打分(10分制),選出最具感染力的選手,然后錄成音頻,上傳學習平臺進行班級初賽淘汰(6選3),剩余的3名選手進入班級“超級演說家”現場比賽。
   其次,課堂教學過程分為四個環節,具體如下:
   1.名言導入,激發興趣
   用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導入課堂,點擊藍墨云班課平臺,檢查學生課前觀看視頻和網頁鏈接的情況,分享學生平臺上的留言。    2.觀看指定的完整演講視頻,感知“演”的技巧
   3.靜聽指定文字的演講音頻,感知“講”的技巧
   這兩個部分既是重點又是難點,視頻和音頻的導入是為了突破重、難點的學習,讓學生更好地感知“演”和“講”的技巧運用,在感知“演”的技巧運用時,專門截取了視頻中有代表性的片段,凸顯儀表(著裝)、表情、眼神、手勢和姿態的運用,小組分享課前討論的成果,生動地解釋了教材中“衣著應該整潔大方,莊重得體,色彩的搭配要注意演講的場合和主題”“演講者的表情要跟隨演講內容和情感的變化而變化”“在演講過程中要用眼神和聽眾進行情感的交流”“手勢要少而精,自然協調,簡練而有表現力”等“演”的技巧理論。
   在感知“講”的技巧時,選定了一段音頻,這段文字音頻中“講”的技巧運用比較明顯、突出,可以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感知“講”的技巧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并將感知到的重音、停頓、語速、語調在文字中標注出來,教師進行示范演講,在視頻和教師示范演講對比中感受演講效果的不同,同時對視頻中不足的地方進行點撥,同樣的演講稿可以有不同的技巧處理從而呈現不同的效果,也讓學生明白演講的技巧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提升,實現教學重、難點的突破。這些教學手段的運用是將抽象的技巧具體化、生動化、趣味化。
   4.演和講的技巧各自用一節課來完成,接下來的環節是對比講故事和演講不同的地方,然后進行現場演講比賽
   課前平臺上選出的3位學生參加指定文字的現場演講比賽,要求結合“演”的技巧;學生用手機在藍墨云班課平臺投票評選出班級最具感染力的“超級演說家”;學生同時運用感知到的技巧在班級微信平臺點評選手的現場演講;選手分享自己演講實
  踐的收獲。
   最后,在藍墨云班課平臺布置課后演講作業。
   觀看教師上傳的一份演講秘籍;聯系我們的生活和之前學
  過的一些課文,如《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魯提轄拳打鎮關西》《絕品》(談歌)、《短歌行》(曹操),細數古今英雄人物,激情演講“我心目中的英雄”,要求先寫好演講稿,題目自擬。
   二、“口語交際”信息化教學設計運用的效果和啟示
   (一)效果
   信息化教學寓教于樂,將陽春白雪般的演講變為通俗易懂的教學內容,使理論的演講技巧知識形象化、具體化、生動化,比傳統教學課堂氛圍活躍,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而且很多學生對演講的態度發生了轉變,勇于參加班級和學校的演講比賽。課后通過藍墨云班課網絡學習平臺進行調查,92%的學生已經通過這次信息化教學理解并掌握了知識點。
   (二)啟示
   1.中職語文課“口語交際”信息化教學設計中要以語文教學內容為本,學生為主,信息化技術為輔
   信息技術在口語交際教學設計中的運用是否有效,取決于這堂口語交際課的教學目標是否實現,授課對象是否完成了教師預定的學習任務。教師要在語文教學大綱的指引下,結合授課對象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處理教學內容,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使用藍墨云班課平臺、手機、視頻、音頻、圖片、PPT等信息技術解決教學重難點,才能充分發揮信息化教學設計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2.信息化教學設計要有創新性
   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很容易讓我們中職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其個性表現,我們要注意針對所教專業不同崗位的職業需求,在創新中體現一定的職業性。如筆者在講口語交際《演講》時,充分利用學生熟悉的電視節目“超級演說家”的模式,設計了中職學生喜歡的小組比賽、現場比賽、網絡投票、手機投票等方式,同時讓學生在娛樂中掌握了演講這種技能,為他們以后從事教師職業打下良好的基礎。我們也要注意在信息化教學設計中不能因為過分追求信息化技術而讓語文課丟掉了原本的語文味。
   3.信息化教學設計讓教學評價更全面
   中職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提出:“語文教學評價應堅持他人評價、自我評價與相互評價相結合,要更多地關注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敝新氄Z文信息化教學設計里的學習評價,充分利用信息化云平臺的功能,形式多樣,可隨時在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進行評價,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具有目標導向功能,能夠讓學生從評價中收獲更多的信心和動力。我們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變化與進步,及時予以表揚和獎勵,不斷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總之,中職語文課“口語交際”信息化教學設計應以授課對象中職學生為中心,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對教學過程中的教材內容、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教學對象、教學策略、教學環節和師生學習評價等方面進行設計,做到信息技術與教學設計的深度融合,提高中職語文課“口語交際”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新修訂的中等職業學校語文等七門公共基礎課程教學大綱的通知》(教職成〔2009〕3號文).2009.
   [2]人民教育出版社職業教育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語文基礎模塊(上下冊)[M].1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王海安,仇敏.信息技術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職教通訊,2015(3).
  編輯 馬燕萍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450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