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備用調度系統運轉與完善提升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備調在日前及實時調控業務的即時備用,確保備調場所及后勤保障具備較長周期運轉能力,實現主備調同步運行和系統無縫切換,提升地區備調建設管理和運行管理水平,為電網的安全運行、可靠穩定供電起到了重要作用。
【關鍵詞】備用;運轉;應急
一、前言
自2008年起,國家電網公司所屬各級調控機構按照總部統一部署,有序開展備用調度系統建設,為提高電網調度抵御各類事故、自然災害和社會突發事件提供強有力的保障,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和可靠供電。備用調度體系建設既是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客觀需要,又是公司踐行企業責任的重要體現,還是國家安全經濟民生的必要保障。
二、基本功能要求
地區備用調度在業務功能層面主要實現實時調度業務的備用,在技術支持系統層面主要實現電網運行監控功能(SCADA)的備用,在數據層面主要實現實時數據采集處理的備用,三個層面都應實現熱備用。選址綜合考慮:通信網絡、環境條件、基礎設施、運行維護、地理地質等多種因素,其建筑設施簡約實用、堅固牢靠;利用現有生產辦公用房,不為備調新建辦公樓,與主調有適當的距離。
備用調度技術支持系統采用統一規范,依托調度數據網絡,實現主備調系統的模型、圖形、服務和數據的共享。備用調度技術支持系統遵循統一的技術標準和規范,主要包括《電網設備通用數據模型命名規范》、《電網通用模型描述規范》、《電力系統圖形描述規范》、《電力系統簡單服務接口規范》等技術標準。
三、技術架構
基礎平臺是主備調一體化技術支持的運行基礎,負責為實時監控和預警類應用、調度計劃類應用兩大類業務應用的開發、運行和管理提供通用的技術支撐,為整個系統的集成和高效可靠運行提供保障?;A平臺的建設按照橫向、縱向一體化的總體思路,支持構建分布式一體化的調度技術支撐體系,具有標準、開放、可靠、安全的技術特征和良好的適應性,能較好地滿足系統集成和應用發展的需求。基礎平臺全面的技術支持和功能服務,主要功能包括消息總線和服務總線、數據存儲與管理、平臺管理、公共服務、系統安全防護等。
數據存儲與管理:支撐平臺為主備調同步提供各類數據的存儲與管理功能,按照存儲的形式可分為基于關系數據庫的數據存儲與管理、基于實時數據庫的數據管理和基于文件的數據存儲與管理。應用可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數據存儲和管理形式。數據存儲滿足電網調度領域數據存儲周期短、連續性強、數據量大和高可靠的需求。
消息總線:基于事件的消息總線提供進程間的信息傳輸支持,具有消息的注冊/撤銷、發送、接收、訂閱、發布等功能,以接口函數的形式提供給各類應用;提供傳輸數據結構的自解釋功能,支持基于UDP和TCP的兩種實現方式,具有組播、廣播和點到點傳輸形式,支持一對多、一對一的信息交換場合。
公共服務:公共服務是支撐平臺為應用開發和集成提供的一組通用的服務,這些服務可隨著系統功能設計的深化,需求不斷增加。公共服務至少包括數據服務、圖形服務、告警服務、文件服務、權限服務、消息郵件服務和工作流服務等。
平臺管理:支撐平臺提供數據庫管理、模型管理、人機界面、系統管理、權限管理、CASE管理、數據采集與交換、報表、曲線等功能。
安全防護:支撐平臺遵循《電力二次系統安全防護總體方案》“安全分區、網絡專用、橫向隔離、縱向認證”的要求,并在其基礎上實施加密認證和安全訪問控制,建立縱深的安全防護機制。支撐平臺針對機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可證實性的要求,采用完備的安全技術,建立全面的安全管理體系。安全防護功能的內容包括:采用專用隔離裝置實行安全分區,并在分區的基礎上建立起安全、透明的橫向數據傳輸機制;建立密鑰、標簽及證書管理系統;開發安全的實時通信網關,實現端對端的安全通信;實現基于證書的身份認證,并在此基礎上實現基于角色的訪問控制;建立入侵檢測、病毒防護等安全防護手段;建立安全審計等安全管理系統。
主備調的兩套系統保持同步運行,確保電網模型和信息的一致;新設備投產時,主調模型、數據保證及時同步到備調;及時做好調度運行資料更新,確保運行資料的準確性和一致性。
四、開展演練與應急處置
地區調度機構根據本電網備調應急啟用演練規范的要求,完善備調應急預案體系。調度運行、通信、自動化專業定期開展專業演練,檢驗主備調技術支持系統的一致性、可用性,定期組織轉入應急工作模式的整體演練。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備調轉入應急啟用工作模式、調度指揮權轉移的綜合演練。最好結合迎峰度夏反事故演習進行一次備調啟動應急演練。
調度權轉移前,首先將備用自動化、通訊系統啟動切至備用調度室,確認正常。調度指揮權轉移應在主調人員趕赴備調就位后進行。突發情況下主調失效,主調人員立即趕赴備調,過渡時期由具備地調備用調度員資格的調度員直接接管電網調度指揮權,直至主調人員到備調就位并完成交接。接到備調啟用工作組組長的通知,并與主調調度員完成調度指揮權轉移后,備調值班調度員接管系統調度指揮權,負責指揮系統運行、操作和事故處理。其余專業人員做好技術支持及后勤保障工作,確保備調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
在條件許可情況下,主調調度員在指揮權轉移至備調后應簡要向備調值班調度員說明發供電平衡、設備缺陷、注意事項等主要電網運行情況。調度指揮權轉移后,備調值班調度員和通信人員應立即通知全部調度對象,說明調度指揮權轉移情況。
調度指揮權轉移后,備調值班調度員應立即監控電網頻率、聯絡線功率、中樞點電壓、重要斷面潮流、主力電廠出力等運行信息,精心調整,確保電網各項運行指標在合格范圍以內,保持電網平穩運行。若電網發生事故,應立即進行事故處理。備調值班調度員應密切關注發、用電變化趨勢,做好發、用電平衡,并保留足夠的備用容量。調度指揮權轉移后,備調值班調度員可暫不執行原主調安排的非緊急、重大設備缺陷處理等檢修操作,待電網運行平穩,備調相關專責重新評估后再擇機安排。
原主調安排的計劃檢修工作結束后,備調值班調度員在核實各相關單位工作結束、安全措施拆除、設備具備送電條件的基礎上,在充分考慮電網操作送電風險的前提下,才能對停電設備送電。調度指揮權轉移給備調后,由運行方式專責接受各設備所屬單位辦理的設備停電檢修申請。短期內僅辦理緊急、重大設備缺陷處理的檢修申請,其余檢修項目暫不安排。電網一、二次設備檢修申請必須以書面形式辦理。對于設備異常需緊急處理以及設備故障停運后的緊急搶修,在當值時間內可以完工的與已批準的計劃檢修相配合的檢修,在當值時間內可以完工且對系統運行不會造成較大影響的檢修,備調值班調度員可以當即批準。備調其它專業人員應做好負荷預測、自動化、通信設備的維護等技術保障工作。
五、結束語
電網快速發展,特高壓大電網運行、大容量遠距離送電、分布式電源接入及優質服務等對電網調度運行的連續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電網安全風險預警預控、清潔能源消納壓力、電力市場化改革等,需要調度機構不斷推進自身的規范化、流程化、精益化管理,實現傳統調度業務的在線化、智能化轉型。面向上述新形勢,我們需要強化主備調協同運轉機制、推進主備調同質化管理、完善備調支撐保障,更好保障電網的穩定運行。
參考文獻:
[1] 地區電網備用調度系統建設模式的探討 尹亮 寧夏電力 2015年04期
[2] 電網備用調度自動化系統的設計及其關鍵技術實現 鄧智廣 何錫祺 余潔 電氣應用 2014年23期
(作者單位:國網池州供電公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56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