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中蠕形螨感染情況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目的:了解內科住院患者中不同性別、不同年齡者蠕形螨的感染情況。方法采用透明膠紙粘貼法。結果:共檢查77人,蠕形螨感染者為26人,不同性別患者之間感染率無顯著性差異,不同年齡患者之間感染率有顯著性差異。結論:醫院在對長期住院患者開展衛生宣教工作時,有必要加入蠕形螨防治內容。
關鍵詞 蠕形螨 透明膠紙粘貼法 住院者
中圖分類號:R757.3 文獻標識碼:A
蠕形螨病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好發部位以面部、鼻、頰、額部居多,也可見于其他部位的皮膚。??稍斐汕鹫?、脫屑、彌漫性的紅斑、毛細血管擴張等癥狀,亦有部分感染者可無臨床癥狀。感染人體的蠕形螨分為皮脂蠕形螨和毛囊蠕形螨,主要寄生于毛囊和皮脂腺,最活躍的溫度28~33℃。由于檢查方法、調查地區、季節等因素不同,人群感染率國內報道約為0.8~81%。據觀察,住院患者中也存在一定數量的蠕形螨感染者,若患者存在其他皮膚感染情況如褥瘡等,會進一步加重皮膚病變,給患者身心和康復等帶來壓力和不良影響。為了解醫院住院者中蠕形螨的感染情況,特于2015年下旬對某醫院住院患者進行了抽樣檢查,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調查對象
醫院內科病程超過2周的住院者共77人,年齡43~82歲,男性41名,女性36名。
1.2檢查方法
蠕形螨檢查常用的方法是透明膠紙粘貼法和擠壓刮取涂片法。考慮到住院者的配合意愿,護士在操作前先向住院者說明蠕形螨的危害性和防治的必要性,并且采用無痛損的透明膠紙粘貼法。囑咐住院者晚上睡前先用溫水洗凈面部,擦干后不再使用任何護膚用品。然后由護士取兩段長8cm,寬1.5cm的透明膠紙貼于額頭及鼻唇溝兩側,直至次日早晨醒來時取下膠帶,將取下的透明膠紙分別貼于載玻片上,并做好記錄,收集后交于實驗室進行鏡檢。鏡檢時將載玻片放在顯微鏡載物臺上,先用低倍鏡觀察,觀察過程中先拉網式查找包括死亡、活動在內的全部螨蟲,再區分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不易分辨時轉換用高倍鏡細辨,最后將檢查結果直接反饋給住院者本人知曉。
2結果
在77名檢查者中,陽性率為26例,總感染率為33.8%(26/77)。
2.1不同性別住院者感染蠕形螨的情況
所檢查的41名男性住院者中,陽性者14例,感染率為34.2%(14/41);36名女性住院者中,陽性者12例,感染率為29.3%(12/36)。兩者無顯著性差異(P>0.05)。
2.2不同年齡住院者感染蠕形螨的情況
此次檢查中,60歲以上者共53人,檢出蠕形螨22例,感染率為41.5%(22/53),60歲以下者24人,檢出蠕形螨4例,感染率為16.7%(4/24)。兩者有顯著性差異(P<0.05)。
2.3蠕形螨感染與皮膚病的關系
在26例蠕形螨感染者中,另患有其他典型皮膚病者20例,占總感染人數的76.9%(20/26)。其中被檢者中有2人患有褥瘡,但本次樣本中未檢查到陽性結果。
2.4感染的蠕形螨種類
在所檢查的26例陽性者中,單純性毛囊蠕形螨感染者為21人,占陽性人數的80.8%(21/26),單純性皮脂蠕形螨感染者為4例,占陽性人數的15.4%(4/26),兩種蠕形螨混合感染者僅1例,占陽性人數的3.8%(1/26)。
3討論
3.1男女感染率
本次調查的數據中,男女感染率無顯著性差異,表明蠕形螨感染與性別無關。一方面蠕形螨對外界環境有一定的抵抗力,另一方面住院者由于病情和病房條件所限,通常不存在進行額外特別的面部清潔和護理保養措施,可以排除普通潔膚、護膚過程對檢查結果的影響。
3.2不同年齡患者的蠕形螨感染率
蠕形螨感染率有隨年齡增長而增高的趨勢,此次檢查結果中60歲以上住院者的感染率高于60歲以下者。分析原因可能是因為60歲以上者衣物更換及離床活動更為不便,戶外日曬活動時間較少,也有可能是年長者更容易忽視長期存在的帶蟲感染現象。
3.3皮膚病與蠕形螨感染的關系
根據筆者以往院外普查情況,蠕形螨感染與皮膚病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本次調查中有典型皮膚病者蠕形螨感染率為76.9%,也明顯高于無典型皮膚病者的感染率(23.1%)。但不同程度的皮膚病變或退變在老年人中較為常見,是否由于蠕形螨感染而引起,還需進一步探討。
3.4蠕形螨感染與留醫住院的關系
蠕形螨的感染可通過直接或間接接觸而傳播,蟲體對外界環境抵抗力亦較強。本次調查的住院者均為在院超過2周以上的慢性病患者,很多人需要在陪護人員的幫助下進行生活起居,個人的清潔衛生可能做不到及時的勤洗勤換,加之病房室內空間較小、易造成蠕形螨傳播,因此醫院在對長期住院者開展衛生宣教工作時,除了指導住院者養成良好的公共衛生和個人衛生習慣外,有必要加入蠕形螨防治內容。
參考文獻
[1] 詹希美.人體寄生蟲(第5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274.
[2] 沈繼龍.臨床寄生蟲學檢驗(第3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188.
[3] 李朝品,王克霞,成云.人群蠕形螨寄生生態的觀察[J].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1996,14(02):135-137.
[4] 陶永平.襄樊市某校學生人體蠕形螨冬季感染情況分析[J].社區醫學,2009,20(01):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60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