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談高中物理的教學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教學需要策略與方法,好的策略才有好的方法。所以教學首先要對策略進行探索。
  關鍵詞 物理 教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物理教學策略應是以素質教育理念為指導,以新課程標準為依據,這樣的策略能全面提升學生的素質,在制定教學策略時,應從總體著眼,分散落實,總體上應在整個3年的內容上有個科學的時間安排。在教學上應使學生獲得全面發展和主動發展,先談時間安排,我們可以把三年的教學當作一場大戰役。在軍事戰爭中,有指揮官習慣于,一個局部一個局部地打好每一場戰爭。當幾場戰爭結束時,敵人就透徹消滅了。而有的指揮員則習慣于整體安排中留有打掃戰場的余地。無論從人力、物力、時間都留出一部分,當幾場戰爭結束時,再給一次徹底的清洗,不留一點能死灰復燃的東西,我借鑒后一種策略,因為即使每一冊,每一章節都搞得踏踏實實,也總難免有遺漏的東西。用一定的時間清理這些遺漏的知識,才是一個完美的結束。我是這樣安排的。高一是力學,熱學。而力學部分,從初中到高中,臺階大,跨度大,是奠定學習方法的訓練場。學習物理的基本方法,基本思想,解題規律,交給學生,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這叫授之以漁而非授之以魚。高二是電磁學、光學、原子物理部分,是拓寬知識。這一部分要讓學生學以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入手。弄清每一個知識點,步步為營,穩步推進。時間安排上,高二教完主干知識,為高三進入全面復力贏得時間。在教學中應著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能力就是實行素質教育。但這是以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發揮作用。素質教育是“以學生為主體”而不是“以教師為中心”。要激發主體精神,首先就要有學習興趣,學習動力。志向、信心、毅力缺一不可。這些非智力因素可以使笨鳥先飛。在幫助學生樹立志向方面,特別是要聯系當前國際國內形勢。周恩來讀書的時候是國家處于極弱的時期。當時他立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大志。當今世界競爭激烈,尤其是人才的競爭。個別西方大國為保住自己的霸權地位,看不得中國的崛起,懼怕中國科技趕上并超過了他,所以千方百計地遏制中國科技的發展。在這種形勢下,我們要更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幫助樹立“為中國的強大而讀書”。在學習的認真度方面,要給學生樹立為科學而奮斗的歷代榜樣,讓科學家們嚴謹的治學精神扎根于心中。比如大發明家愛迪生,敢于挑戰前人學術理論的安倍。并讓學生以科學家的格言警語為座右銘。如“在科學的道路上是沒有平坦的道路可走的,只有那在崎嶇山路的攀登上不畏艱險的人,才有可能到達光輝的頂點”。在做題訓練中,對難易問題,有些學生有認識上的失誤,他們視練難題為提高解題能力的途徑,而忽視對基礎題型的練習。這方面應予以糾正。應讓學生懂得循序漸進是提高能力的規律。必須先從最基本的內容練起,然后逐步加深,如果舍本逐末,將眼高手低,浪費了時間而事倍功半。那類學生是基本題不想做,難題不會做。校正學習上不科學的方法,也就是幫助學生調整學習策略。讓學生懂得要經常使用調控策略,即不斷“摸不到石頭過河”,摸索出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也是體現的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素質教育原則。傳統的教學是教師中心,是滿堂灌、注入式,不研究學生的心理規律,不培養學生的主體精神,所以事倍功半。再則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創新能力,這是當今創新時代的要求,是神圣使命,有位物理老師從幫助學生確立志向,選擇好的學習策略,到幫助學生學會每一項細小的學習方法,都做得踏踏實實。如怎樣做聽課筆記,怎樣整理所學知識,怎樣突破難點。他組織學生用專門的時間進行學習策略學習方法討論交流,這種活動雖然花了時間,但“磨刀不誤砍柴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實驗教學是物理的又一大特點,物理是由理論和實驗組成,任何新的科學原理的問世,都離不開實驗的支撐。有一些老師或專業實驗員,習慣于自己做學生看,把本應由學生親自做的一些實驗,以條件不具備為由給砍掉了。認為實驗只是為證明原理而起作用,走了過場即達目的,這就違背了素質教育培養能力的目標。那么應怎樣上實驗課呢?有位實驗員是這樣做的:在實驗室里,這節課是由老師指導下的師生共做實驗,實驗員先介紹實驗題目,實驗目的,再敘述實驗過程。實驗過程中,每個步驟要注意的事項。講解完了,同學們以為實驗老師要開始做實驗了,他怎么做,大家就跟著怎么做,但實驗老師不做實驗,而是要學生拿起筆,按照剛才講的寫出實驗過程,寫出自己馬上進行的過程。每個步驟都寫詳細,寫完了,由老師抽看幾篇,看看是否掌握了實驗要領。老師抽查的結果如下:有的學生寫的實驗過程中,出現了寫不出來的情況,即某個步驟不知如何進行。有的步驟是錯的,這說明什么問題,說明了實驗老師在介紹實驗過程時,他沒有認真地聽,或者聽了但沒有掌握要然。這就說明,如果一上課就由老師領著學生做實驗,學生是沒有獨立思考的。即使實驗在老師指導下順利完成,也不能說明他就完全理解了實驗的結果。而讓學生先寫實驗過程就是為了暴露這些不易掌握的難點,從而重復講解這些難點予以解決。通過暴露難點解決難點,再進行實驗,實驗必定順利而成功。從而體驗到用實驗證明原理的過程及其必要性,這就是實驗教學策略:讓學生動腦動手,而非包辦代替。
  參考文獻
  [1] 素質教育與物理教學[M].團結出版社,200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619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