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環境下高中物理探究教學策略的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以及高中物理新課程的進一步發展,如何更加有效地提升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積極性和興趣,成為高中物理教學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個問題。本文將立足于高中物理課程改革的真正需要,對信息技術環境下高中物理探究教學的策略展開研究,旨在為高中物理新課程的開展和實施提供更多靈感,使信息技術能夠與高中物理探究教學得到更好的融合。
關鍵詞:信息技術環境;高中物理;探究教學
目前專門針對信息技術與高中物理探究教學的專業研究文獻少之又少,只在一些書的章節中零散可見。信息技術與課程進行有機結合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并且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保持積極性,以更加意義主動的姿態去學習高中物理課程。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發展,新課程也倡導將課堂的主導權交還到學生手中,讓學生在質疑、調查、探究過程中不斷學習,探索更多的未知。
一、 信息技術環境下高中物理探究教學策略研究
(一) 信息技術環境下高中物理探究教學策略基本思想研究
為了更好地發揮信息技術對高中物理的積極促進作用,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信息方工具這三項內容。為了保證高中物理的探究教學活動能夠開展更加有效,需要將探究活動置于信息化環境中進行,例如,教室的多媒體計算機或者網絡課程,或者校園網等。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在信息化環境中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身邊的信息網絡資源完成對物理知識的探索。發揮信息資源對物理探究教學的積極作用則需要教師將教學內容信息化處理使之能夠成為學習者可以獲得的學習資源。簡而言之,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將物理課程的內容編制成演示文稿或者課件的形式,發送給學生。又或者教師可以充分將全球可以共享的資源作為物理教學的素材,將需要的視頻、圖像或者文本等資料進行整合,最后以文件的形式共享給學生。
除此之外,極為重要的一點在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自己學會利用信息加工工具,構建或者完善自己的知識網。例如,通過文字處理、圖像處理等數字化工具,將腦海中已經存在的物理知識進行有序構建或者完善,從而在腦海中建立起一個不斷完善的物理知識網。
?。ǘ?信息技術環境下高中物理探究教學策略的目標
因為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學習資源實現了全球共享,并且虛擬課堂以及遠程教育將教育的邊界拓展到了每一個有信息網絡的地方,學習依托于信息技術而變得沒有界限。并且信息化時代為終身學習理念的落實奠定了堅實的物質條件,為實現終身教育與終身學習,物理探究教學需要培養學生善于學習的能力以及積極學習的良好態度。
但是在教育信息化的過程中,極為重要的是學生需要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否則信息網絡豐富的學習資源便統統與其無關。因此,在物理探究教學實踐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也必不可少。在信息技術環境下的高中物理探究教學最大的亮點在于學生能夠利用信息化平臺收集、學習,不再僅依賴于教師的課堂講授與課本知識,也可以利用網絡,使學生之間能夠隨時隨地展開討論,進行合作學習。
二、 探究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
(一) 先進的教育理念
一般來說,教師的教育理念往往決定了其教學行為。在以往傳統的教育觀念下,教師會更加注重課本知識的傳達,日復一日追求的目標在于學生能夠吃透課本內容,忽視了授課過程中重要的內核——創新精神。在這樣的授課方式下,學生往往也相應地缺乏創新意識,在課本學到的物理知識只會用于做題,而無法和實際生活產生聯系,引發思考。因此,為了使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夠得到本質上的提升,需要教師改變以往傳統的教育觀念,積極學習先進科學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論。先進科學的教育理論會啟發教師授課的重點在于學習的過程,學生的感受以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而不是以往的單一注重學習結果。究其根本,探究式教學的最終目標在于教導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人以及學會創新。
?。ǘ?善于合作
教師雖然有著較高的知識水平,但是單一個體的力量畢竟有限,為了探究學習能夠更加順利地進行,教師之間需要相互幫助。因為探究過程中可能會涉及多學科的知識。例如,在研究地殼的變遷和運動課題時,物理教師需要向地理教師、生物教師以及化學教師等人請教,以便獲得更加專業精準的信息解決這一課題。并且教師還可以將自己請教其他教師的過程告訴學生,給學生樹立一個好榜樣,在學習過程中要不恥下問,積極探索。
三、 信息技術環境下高中物理探究教學策略設計
(一)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思考能力
物理問題往往來自物理情境,因此為了引發學生對物理情境中物理現象的疑慮與思考,教師可以選擇創設一定情境激發學生的思考能力。例如,在學習《人造衛星 宇宙速度》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衛星升空的視頻,在視頻播放完成后教師可以適時設疑,這些物體是如何飛上太空的?以此引導學生產生相應的思考。
?。ǘ?制定計劃和設計實驗
例如,在學習“摩擦力”的時候,教師可以在安排學生在預習過程中設計一個影響摩擦力因素的探究實驗。在這一過程中,每個學生都需要自己制定計劃和設計實驗,并且在課堂上教師應采取隨機點名的方式要求學生上臺作報告,闡述自己的實驗結果。如此一來,學生不僅能夠收獲自己做實驗的成就感,也在上臺作報告時鍛煉了自身能力。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探究教學策略在高中物理中的應用雖然尚且存在許多問題,但是這些問題都可以在實踐過程中不斷解決完善。最為重要的是,教師需要端正心態,重視探究教學的積極作用,秉持著為學生更好發展的心態,才能夠不斷學習提升自我,為學生帶去更多的有效學習方法。
參考文獻:
[1]辛啟云.基于網絡環境的高中物理教學模式的研究和實踐[J].中華少年,2017(27):166-167.
[2]徐平林.導學案與微課融合下的高中物理教學模式探究[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7(8):39.
作者簡介:
馮占武,中學二級,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新惠中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122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