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手術室護理對剖宮產產婦切口愈合的影響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探討優質手術室護理對剖宮產產婦切口愈合的影響。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6月于我院接受剖宮產手術者100 例,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 例,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則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展開優質護理,比較兩組產婦切口愈合效果、切口感染情況和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產婦切口愈合總有效率9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婦發生切口感染的有3例,感染發生率為6%;對照組切口感染的有10例,感染發生率為20%,對照組明顯高于觀察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率為98%,對照組護理滿意率為84%,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優質手術室護理應用于剖宮產手術中具有較好效果,有助于產婦切口的愈合,降低切口感染的發生率,提高產婦對手術室護理的滿意程度,具有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關鍵詞:剖宮產;優質手術室護理;切口愈合;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19)03-119-02
1 引言
在臨床上,剖宮產是一種常見的創傷性分娩方式,也是婦產科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手術方法。剖宮產是通過手術切開妊娠孕婦的腹部和子宮,然后從子宮中取出胎兒以及附屬物的過程。剖宮產術后最常見的一種并發癥是手術切口感染,這不僅會給產婦帶來身體上嚴重的疼痛感,延長切口愈合時間,也會對子宮的恢復產生影響,甚至導致子宮的腔內感染或者敗血癥,危及產婦的生命[1]。實踐研究表明,如果在剖宮產手術過程中對患者實施優質的手術室護理,不但可以顯著提高剖宮產手術的成功率,更能有效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的概率,對患者縮短住院時間有重要的意義[2]。因此選取2017 年1 月至2018 年6月本院接收診治的100 例剖宮產手術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優質的手術室護理措施對產婦切口愈合的影響。
2 資料與方法
2.1 一般資料
我們從2017 年1 月至2018 年6月在我院選擇了100名接受剖宮產的孕婦,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 例,兩組產婦在年齡、孕程、產褥史等一般資料上具有可比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產婦及其家屬均知情并自愿簽署同意書。
2.2 方法
兩組產婦護理方法不同,其中對照組產婦接受常規圍手術期護理,包括剖宮產前宣教,開放靜脈通路,皮膚準備,藥物和換藥。
觀察組產婦在這種護理的基礎上增加了優質的手術室護理。具體如下:(1)剖宮產術前準備:為產婦提供一系列的常規檢查,并于手術前半小時將產婦推入手術室,把手術情況及要點和藹耐心地介紹給產婦,以緩解她們的緊張情緒,此外也可以多和產婦說些輕松的話題,并告知她們積極配合。同時做好手術器械的準備。(2)剖宮產術中:在整個手術過程中,集中精力配合好手術醫生并嚴格執行無菌操作,以確保手術順利進行。密切觀察產婦切口部位和產婦各項生命體征,并將任何異常情況通知醫生,并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隨時為產婦做好保暖性措施。手術完成后仔細清點手術器械及材料,堅決防止手術器械或材料落在產婦子宮中。(3)剖宮產術后:及時靜脈輸注抗生素,盡可能的降低產婦感染的可能性。切口縫合后,用溫鹽水輕輕擦拭干凈產婦身上的血液和消毒劑。定時清潔和消毒產婦的會陰部,保持會陰部清潔干凈,減少病原體入侵的可能性。叮囑產婦要適量喝水,排氣后再進食。術后24小時后可適當下床活動。此外對病房加強消毒和管理,限制進出病房的家屬人數,盡可能的減少帶來病菌的途徑。定時查看切口情況,定時換藥消毒,加強切口護理。
2.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統計觀察組和對照組產婦切口愈合的效果和發生感染的數量。①切口愈合效果分為A級、B級和C級愈合,其中A級愈合表示切口愈合良好,且未出現不良反應;B級愈合是指切口愈合不良,切口有血腫和積液,未發生嚴重的化膿狀態;C級愈合是指在切口中存在化膿并需要引流。切口愈合總有效率為A級愈合率和B級愈合率的總和。
以問卷的形式,對產婦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和評估,得分超過90分為非常滿意;75-90分為滿意;小于75分為不滿意。
2.4 統計方法
所有結果均在SPSS19.0上進行統計分析,計數數據表示為百分比(%),χ2檢驗用于兩組間比較,差異在P<0.05時有統計學意義。
3 結果
3.1 切口愈合效果比較
對照組產婦切口A級愈合28例,B級愈合13例,C級愈合9例,切口愈合總有效率為82%(41/50);觀察組產婦切口A級愈合38例,B級愈合10例,C級愈合2例,切口愈合總有效率為96%(48/50)。優質手術室護理的剖宮產產婦切口愈合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 5.005,P<0.05)。
3.2 切口感染情況比較
對照組產婦發生切口感染的有10例,感染發生率為20%;觀察組切口感染的有3例,感染發生率為6%。常規護理的產婦發生切口感染的情況明顯高于優質手術室護理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332,P<0.05)。
3.3 護理滿意度比較
對照組非常滿意29名,滿意13名,不滿意8名,護理滿意度為84%;觀察組非常滿意39名,滿意10名,不滿意1名,護理滿意度為98%。優質手術室護理組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確切概率法,P=0.021 )。
4 討論
作為婦產科的重要手術之一,剖宮產是確保高危孕產婦及胎兒生命風險的重要途徑。但同時剖宮產也是一種創傷性的手術,對產婦造成的損傷也較大,產婦行剖宮產術后產生的切口愈合需要一定的時間,產婦整體恢復的速度也較順產的產婦慢,住院時間也較長,這導致剖宮產手術極易造成產婦發生感染等不良事件。
優質護理是指一種安全且有效的護理模式,其強調在護理期間要進行深入的護理研究,運用科學而先進的護理方法和理念,致力于達到使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和舒適的目標[3]。優質護理與常規護理不同,主要是因為優質護理始終實施人性化和個性化的護理服務,強調護理人員在服務態度、操作技能和護理內容等具體操作上的優質性,更能滿足現代人對于護理服務質量的新要求,為了給患者提供全面、優質的護理體驗。
本次研究發現,優質手術室護理通過執行高標準的無菌化護理,極大程度地降低切口感染的風險,促進切口的愈合;通過改善產婦心理情緒,加強依從性,為產婦提供更好的護理體驗,它具有非常積極的臨床應用價值。
因此,在臨床產婦進行剖宮產的過程中,必須基于實際情況,做好對產婦的護理指導,才能提升對產婦的各項干預工作,使產婦能夠更好的面對剖宮產手術,提高術后切口的愈合效果,降低切口感染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王曉東,王世閬.關于剖宮產的分析與思考[J].實用婦產科雜志, 2005. 21(10): 633-635.
[2]王芳潔,等.剖宮產術后并發癥的研究進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08. 14(3): 336-337.
[3]李丹.優質護理模式對剖宮產圍手術期的效果分析[J]. 華夏醫學, 2017. 30(3): 133-13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62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