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幼兒繪畫基于表征研究的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表征是一種心理學概念,從狹義的角度來講就是象征手段的運用。經過調查研究發現:幼兒繪畫可以直奔主題,內容與主題緊密相連;可以抓住關鍵元素,且表征形式豐富多樣;作品獨具創意,雖然形式以二維模式為主,但也具備三維雛形。
  關鍵詞:幼兒繪畫;表征;研究;思考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9)04B-0102-02
  表征在幼兒心理成長、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內化和過渡兩個方面。幼兒的認知方式是從感知運動上升到概念認知之上的,需要表征活動作為推動力。繪畫屬于表征形式的一種,其特征、模式恰恰與幼兒的思維模式不謀而合,所以,隨時可以在幼兒園看到繪畫表征形式的運用,比如,生活圖標、記錄和圖譜等。
  在此次研究中,教師從幼兒繪畫表征內容特點、形式特點和教育建議三個方面展開分析,為以后的繪畫教學提供理論依據,讓幼兒在學習繪畫知識的時候可以擁有更豐富的技巧,繼而增強幼兒的藝術體驗,為其勾勒出五彩繽紛的人生。
  一、幼兒繪畫表征內容的分析思考
 ?。ㄒ唬┙涍^研究調查發現,幼兒創作的繪畫作品在內容上可以完整地表征繪畫用意
  譬如,繪畫主題“我的微笑”“我的運動”“我的玩具”,有91%的幼兒的繪畫作品表征了上述三個主題的內容,只有一小部分幼兒的繪畫作品與主題無太大關聯。繪畫表征是指幼兒根據特定的主題,利用圖形、符號等事物替代現實的活動或事物的一種行為。當幼兒有目的地繪畫時,便是繪畫表征。
  不論是大中小哪個班的幼兒,都還處在涂鴉階段,還無法展開繪畫表征。但是通過教師的指導、長期的熏陶,則能讓幼兒逐漸進入繪畫表征階段,即讓幼兒有意識、有方向、有目的地作畫。此間,幼兒的繪畫作品可以呈現事物的輪廓、特征,具有一定的辨識性。譬如“我的玩具”,幼兒在繪畫期間便以自己的玩具為模型,并投入自己的想法和創意,設計出了不一樣的玩具圖畫。這恰恰是繪畫表征的直接體現。
  (二)根據研究觀察發現,很多幼兒在經歷了繪畫表征活動的培養與實踐練習后,可以準確地把握繪畫主題的關鍵性元素
  例如,在“我的微笑”這一繪畫主題活動中,教師發現大部分幼兒在畫的過程中仔細觀察了“我的微笑”的特點,包括了嘴唇、牙齒、面部等細節,至于鼻子、耳朵等則被忽略。毫無疑問,這說明幼兒在觀察與創作中懂得了如何抓住關鍵點,提升了幼兒繪畫的質量。
  羅恩菲爾德認為:“幼兒畫的是主動的知識”,這是說只有對幼兒有意義的知識才能被幼兒表征在繪畫中。而所謂有意義的知識往往是可以調動幼兒視知覺思維的事物,例如,微笑的形象輪廓、哭的形象輪廓等。幼兒在觀察事物時依賴視知覺思維,他們在觀察事物時不僅體現在事物的輪廓上,還包括了關鍵性元素。如“笑的時候嘴角是向上彎的,眼睛是瞇起來的”,所以,幼兒在繪畫“我的微笑”時利用上彎的線條表示微笑,利用下彎的兩個小線條表示瞇起來的眼睛。
  二、幼兒繪畫表征形式的分析思考
  (一)幼兒繪畫表征基礎形式以線條為基準,但是他們的作品并不是簡單的線條和圖形,而是一些各種形式的輪廓圖與線條的混搭,可以初步表現繪畫的主題和初衷。這說明線條與大致準確的圖形是幼兒繪畫的主要代表符號。但是,幼兒在運用這些代表符號時,其表征的形象和客觀的事物并不是完全對應的,更不是完全地模仿,還添加了一些幼兒的想法。
  舉個簡單的例子,幼兒在繪畫“幽靜的樹林”時,也許會用一些簡單的樹木輪廓圖和一些星星和一個月亮來表現幽靜的“主題”。但是在整體繪畫設計上,并不能與原畫對應。另一方面,雖然幼兒的繪畫表征突出了“夸張”的特點,但是與成人的“夸張”手法不同的是,幼兒的“夸張”手法是其自我中心的思想體現,同時也和幼兒的創作意圖相關。譬如:很多幼兒在繪畫人物形象時,往往會把頭畫得很大。
  這是為什么呢?主要是因為頭部包含的細節更多,比如,眼睛、鼻子、嘴和耳朵等。所以,教師會注意到很多幼兒在畫的過程中會把腦袋占據紙張的二分之一。但是通過多次的體驗和勾勒,幼兒會形成一個固定的感知,讓他們懂得如何找好繪畫的比例。
 ?。ǘ┯變豪L畫表征還有一個特點,畫面造型、布局的獨特性和創造性。這里所指的獨特性和創造性是指畫面內容與實物之間的差異,這也是一種童真的間接展現形式。當然,這種創造與獨特和我們理解的創新是不一樣的。比如,在繪畫面部的時候,不同的幼兒畫眼睛、鼻子的方式是不同的。越是復雜的五官,這種獨創性就越明顯。
  羅恩菲爾德認為:“藝術的精髓是創造,藝術教育的目標是使人在創造過程中,變得更富于創造力?!崩L畫作為一種創造性藝術,是人的想象力結合客觀事物融合而成,幼兒的想象力極為豐富,繪畫表征中雖然體現了事物的一些基本特征,但是也包括了他們獨特的想象力。這一點,是幼兒創造性的另一個特征。不同的幼兒在繪畫同一張臉時,會體現出不同的表征,或許有的會添上胡子,有的會添幾筆黑痣,又或者有的會設計一個發型,這些都是獨創性的基本表現。
  三、幼兒繪畫基于表征的教案設計
 ?。ㄒ唬┰趪@幼兒繪畫表征設計教學方案期間,教師首先要從視覺體驗層面入手,這也可以為幼兒以后的繪畫學習打基礎
  在具體規劃方法上,教師可以從生活體驗著手。比如,給幼兒提供豐富的體驗情境,讓他們在耳濡目染中獲得更多美的感受,創造美的經驗。另一方面,繪畫表征能力的成長其實就是經驗的成長,而生活是豐富幼兒繪畫經驗的最佳途徑。
  所以,從這個角度思考,打造生活體驗平臺,增強幼兒繪畫表征的體驗質量,讓幼兒形成多觀察、多思考、多感受的意識,可以讓他們在以后的繪畫表征中創造出更加優美有趣的繪畫作品。
 ?。ǘ┰谝肷钋榫车幕A上,教師也要遵循幼兒的繪畫表征,因人制宜,因材施教
  在此期間,教師首先應該了解幼兒的繪畫表征水平,給予適當地支持與引導,讓幼兒意識到“我很棒”。在點評幼兒的作品期間,教師不能計較“像不像”,因為繪畫表征的本質是以某個事物作為參照物進行模仿性描繪,而不是照葫蘆畫瓢,教師應該更多地關注幼兒繪畫時的目的。教師還要了解幼兒繪畫表征成長的發展需求,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不同的指導策略。
  同時,教師應該培養幼兒自我反思、自我欣賞的意識和能力,這樣他們才能及時了解到自己是否有進步,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
 ?。ㄈ┡囵B幼兒繪畫表征能力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教師要給幼兒提供多種繪畫體驗活動,讓繪畫成為促進幼兒審美意識、審美能力的工具
  而且和傳統繪畫練習不同的是,這種繪畫表征練習活動可以和其他學科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比如:鼓勵幼兒利用繪畫的方式寫日記,對有趣的故事設計插圖,或者直接勾勒有趣的小漫畫。這樣一來,在不同形式活動的影響下,幼兒的繪畫表征能力會得到不斷增強,從而,可以全面提升美術核心素養。
  四、結束語
  研究幼兒繪畫表征,能讓教師更透徹、更全面地了解幼兒當前的繪畫能力、繪畫特點、認知規律等。由此一來,設計出的教學方案自然可以符合幼兒學情,取得更好的繪畫質量。當然,考慮到幼兒個體能力的差異,教師也要在教學案的設計上認真對待。
  參考文獻:
  [1]孔起英.學前兒童美術教育[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包金花.芻議幼兒繪畫能力的培養[J]. 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 2019,(5).
  [3]沈金燕.“聽”,我畫了什么——美術活動中發揮“繪畫講述”對幼兒心理發展的積極作用[J]. 幼兒美術,2019,(1).
  [4]張昭濟,周玲美.兒童的繪畫世界[J]. 幼兒教育,2004,(20).
  [5]王蓓.繪畫與素質培養[J]. 幼兒教育,2004,(2).
  [6]張昭濟,周玲美.兒童的繪畫世界[J]. 幼兒教育,2004,(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695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