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高中體育專項化教學改革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高中體育教學是發展學生身體素質、促進學生身體和心理健康的基礎性課程,以培養合格的高中生為目的,培養學生勇于進取和敢于競爭的精神。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體育教學改革是社會政治、經濟以及科技文化不斷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履行“教育為社會服務”這一原則的綜合要求。高中體育教師應以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思想為指導,創新體育的教學方法和模式,通過廣博的體育與健康理論知識以及堅實的體育技術技能,更好地適應新課標教學環境下高中體育教學發生的一些變化。指導學生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鍛煉習慣。
關鍵詞 高中體育 專項化教學 改革實踐
中圖分類號:G807.3 文獻標識碼:A
新課改提出后,教育對學生的培養要求也發生改變,由傳統的知識培養轉變為對學生全面素質的培養,這是適應現代經濟發展的可行性戰略。高中體育教學作為提高學生身體素質能力的重要課程,進行專項化教學改革具有重要意義,因此,要不斷強化體育教學理念與方式,使高中體育真正實現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標。
1當前我國高中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高中體育教學對豐富學生理論知識有間接的促進作用,學生在有效的體育教學中獲得身體素質的提高,能夠使學生學習精力及思維能力得到提高。高中階段作為學生吸收知識的最關鍵階段,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在全面素質提高的前提下,要強調體育教學對學生的重要性。然而從我國體育教學現狀看,存在很嚴重的問題,以體育教學過程中的課件為例,一成不變的動作使學生提不起學習興趣。并且現在的高中體育教學嚴重脫離教材實際,很多課程內容沒有在教學中體現,致使學生的體育能力逐漸下降。在教學內容與課程設置上,高中教學也有很多重復,比如在籃球教學中,“三步上籃”這一內容其實在初中就已經教過,但是高中課程中還會反復強調,使學生并不能在原有基礎上強化能力。
近幾年,雖然高中體育課程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添加了很多健康教育的內容,但是由于教學手段的更新嚴重落后與教材的更新,以致新的知識無法獲得有效傳遞,這是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脫離的影響后果。
2高中體育專項化教學改革分析
2.1轉變傳統體育教學模式
社會在不斷進步,人們的思維與生活方式也在不斷改變,傳統的體育教學內容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因此需要不斷改變傳統教學方式。對于初中、高中體育教學內容重復的情況,要利用現代化教學理念轉變教學內容,使學生的體育能力不斷增強,真正實現新課改提出的“在義務教育階段加強體育多樣化教學、高中教育階段進行專項化教學”,真正意義上實現教學內容的改革。學校在設置高中專項教學時可以結合社會發展的需求及學生的興趣愛好制訂教學計劃,比如: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等,在這些體育教學形式下,允許學生挑選一種符合自己興趣愛好的體育教學項目,這不僅減輕了學生的學習壓力,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體育特長的能力,在學生選擇具體學習項目后,學校進行重新編班,實現小班化教學,發揮體育教學的實際作用。
2.2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專項化教學尊重學生的能力差異,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能夠充分開發學生的體育潛能,從而達到提高身體素質的目的。在體育教學中,學校在進行課程設置時可以采取問卷調查形式征集學生意見,綜合學生的整體觀念進行體育項目的設立,并給出符合學生實際的考核標準,這也是形成高中體育教學特色的重要過程。在進行專項體育項目選擇中,要充分給予學生選擇與調換的權利,可以先進行體育教學體驗活動,學生通過親身感受并結合自身情況,衡量自己適合參與什么體育學習項目,做出正確選擇。在進行體驗教學中,可以通過教師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及學生之間相互評價反映個人體能對該項目的符合度,使學生更加清楚地認知自己。
體育教育分專項教學可以聚集同一類項目愛好者在一起,學生之間交流的話題更廣,根據學生基礎能力的差異,采取分層教學形式,比如在同一項目教學中,將基礎較好與基礎較薄弱的學生進行分組,安排不同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力得到提高,進而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2.3加強體育教學師資力量與教學設施的建設
體育專項教學對教師的能力與專業素養提出更高要求,受到傳統體育教學的影響,體育教師在進行專項教學中往往會感覺非常吃力,這是因為專項教學要求教師對項目的理解與項目的能力較強,不是專業項目出身的體育教師很難完成專項課程的教學。但是有困難就有挑戰,在專項教學任務的驅動下,能夠促使體育教師突破自身能力,提高教學積極性。有些教師在對有的項目內容不理解上,會積極查閱相關資料,不斷提升自我,能夠有效提高教師的專項體育教學能力。除了教師的能力得到提高外,專項教學還使得高中體育教研組的研究氛圍更濃厚,對于形成本校特色的體育教學內容有重要意義。因此,學校要定期舉行各種調研活動,加強體育教學交流與研究,共同探討日常教學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因為專項教學對教學設施的要求比較高,所以學校要加大體育投資,不斷完善現有體育設施,使專項教學能更好地實現。并且,學校還可以利用當地體育俱樂部作為教學資源。讓教師與專業教練進行合作,進一步提高學生體育專項能力。
綜上所述,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社會發展的需求,體育教學的社會功能在不斷增強,這也決定了體育教學進行專項改革的必要性,因此,高中體育教學要結合實際,吸取經驗,不斷完善并促進體育專項改革。
參考文獻
[1] 張雨時.高中體育專項化教學改革實踐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4(31).
[2] 潘華.新課標下高中體育選項教學實踐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11).
[3] 孟祥梅.高中體育的新課程改革教學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3(0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78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