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美術欣賞課教學中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途徑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美術欣賞課程是一門綜合性的教育活動,通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學生能夠更好的感受到美術作品中蘊含的思想,以視覺作為發展導向,最大限度的提升中學學生的美術素養,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奠定扎實的基礎。本文針對美術欣賞課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價值、問題及培養措施進行探究。
  關鍵詞:高中美術;欣賞課;審美能力;綜合素質
  引言:
  美術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門必修課,尤其在高中階段教學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因為美術欣賞教學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繪畫技巧和藝術素養,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審美意識和思維能力,并幫助學生培養并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在未來的自我發展中發揮有效作用。所以,在美術教學過程中,美術欣賞課的合理開設和適當安排,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美術欣賞能力,從而形成良好的美術素養。
  一、美術欣賞教學的意義
  美術欣賞教學是美術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美術欣賞教學幫助學生直觀的感知美的意義,通過美術作品的欣賞進而感染學生樹立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以及良好品德意志的形成。高中美術不能拘泥于美術技能的培養,其注重的是以美術文化對學生進行藝術的陶冶、潤澤,進而培養出綜合素質高的全面發展型人才。
  新課標傾向于美術欣賞教學中通過對美術作品的感受、欣賞進而內化知識,在這一過程中獲得審美享受、理解美術作品及美術現象。美術學科的教育是素質的重要內容之一,是促進素質教育目標達成的有效途徑。美術教學中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能夠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進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同時可以促進其個性的形成,提高想象力及創造力,為學生未來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同時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可以促進其發現美、辨別美的能力,使學生生活得到更多美的享受,從而培養其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二、現階段美術欣賞課教學存在的問題
  現在很多學校只是一味地注重學生的專業成績,對于美術等課程重視程度不夠。一些學校的美術課經常會被語數外等主要課程所占用,甚至一些學校根本沒有美術課。即使一些學校開展了美術課程,但也只是形同虛設,美術教師沒有專業的美術理論知識或繪畫能力,在課堂上只是讓學生自己去隨便畫畫,或是直接讓學生看一些繪畫作品就算是完成了學生的美術欣賞教學,根本不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學校、教師的這種對美術欣賞課不重視的態  度也造成了學生對美術課的忽視,認為美術的學習浪費時間與精力,會影響專業課程的學習成績。
  總之,在簡單的寫生訓練后可用默寫的方式加強學生對事物特征的記憶表現,這樣可以使學生在觀察事物時認真仔細,經常進行這類練習可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力。只有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教師從自身出發,了解學生,轉變觀念,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和先進的教學工具,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藝術素質,不增加他們的負擔,培養他們的興趣,才能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如何在利用美術欣賞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一)了解學生的審美心理特點
  在美術教學中,我們要了解學生的審美心理特點,按照符合學生學習特點的方式去教學,從而使我們的教學做到有的放矢。高中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審美判斷能力,教師的講授不能像對學生那樣一味地進行思想的灌輸,將“美”概念化,刻板地指明什么東西好看,有的學生還處在青春叛逆期,教師越是強調什么東西好看,什么事物美,學生會越是不屑一顧,甚至還會產生抵觸情緒。因此,我們要對學生的審美心理特點有所了解,從而優化美術教學的效果。中學生的審美對象涉及自然、社會、藝術等多個領域,他們已經能對抽象的形象背后隱藏的深層次的思想感情有所體驗,如顏色的冷暖,線條的剛柔等。同時,學生除了能夠感知事物外在的美,還能夠感受到內在的美。比如中國傳統繪畫中的空白,西方繪畫中的黃金分割比例所體現出來的協調、精致等。他們的愛好也各有不同,有的偏好中國的傳統佳作,有的欽慕西方的印象派,有的喜歡我國的民間藝術。教師可以借此機會引導學生充分意識到保護中國本土文化的重要性,不能數祖忘典。
 ?。ǘ┻m時利用評價啟發培養審美能力
  美術賞析教學中經典作品的分析、評價是賞析的重點教學內容。教師應引導學生深入挖掘作品的內涵,在賞析過程中吸收作品中蘊含的人文精神從而實現學生的文化素養及審美能力的有效提升。教師的啟發不應該僅僅停留于表面的視覺角度上,應從多角度全方位的進行作品的鑒賞分析感受體驗。就如同文章的表達,不能夠平鋪直敘,而是要以多種表達方式及修辭手法進行表述,這實際是那個也是全方位的感受過程。學生在美術賞析課上對作品的賞析其實就是對藝術的認知理解過程,最初這一過程是由學生個人角度開始。他們對作品好壞的界定最初可能只是單純的以“像與不像”來衡量,畫的“像”就是美,而“不像”就不美,就不喜歡看,然而這些覺得沒有辦法進行欣賞的作品卻被老師譽為珍品進行介紹。有了這些明顯的反差學生才會慢慢的進行思考,藝術的美到底如何界定如何衡量?教師不應該從理論層面空洞的介紹藝術,而是應該以不同的角度不同層面的將作品中所蘊含的文學觀念介紹給學生。美術學科不同于其他科目的學習,其是沒有標準答案的,美術只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之”。因此美術欣賞課是一次教師與學生建立在平等基礎上的審美互動過程。教師對學生上交的作業、以及針對欣賞作品的發言都應該仔細分析總結。鼓勵學生多思考發表不同見解,開發學生求異思維即發散思維的能力,對作品鑒賞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見及評論,主動的對作品中蘊含的情感及藝術形象進行感知,從而達到提高審美能力的目的。
  綜上所述,高中美術教學培養學生審美能力關鍵在于,美術教師在全面理解、吃透教學內容的前提下,通過與時俱進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引入,以學生體驗美為核心,把學生學情與教學過程有機結合起來,就能構建起有一定體系的審美能力培養方式。
  參考文獻
  [1]  韋富.中學美術欣賞課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大眾文藝,2011(13).
  [2]  陸斌.中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策略[J].現代閱讀,2011(18).
  [3]  施國友.淺析中學美術欣賞課審美能力的提升[J].新西部,2008(0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027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