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理念下小學數學“統計與概率”教學的新方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數學源于對生活的抽象化歸納,也終將應用于生活中的問題解析。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基礎數學素養的重要階段,將生活與數學結合也必然成為小學數學教育的重中之重。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小學數學“統計與概率”的教學模式也在發生著新的變化。本文將主要討論生活化理念下小學數學“統計與概述”教學的新方法。
關鍵詞:生活化;小學數學;統計與概率;教學
“統計與概率”的知識在生產生活中的運用非常廣泛。統計與概率的學習是為了讓學生從小萌發“數據意識”,養成用數據說話的理性習慣,還能通過數據的分析來了解事物,并且能夠做一些簡單的預測與決策。
一、密切聯系生活,激發學生興趣
人們常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這說明興趣對于學習的重要性。所以,數學教師在教學中都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而,小學數學教材中所呈現的“統計與概率”內容,大多已經過了層層的加工處理,具有過于典型性與理想化的“題目形式”。這樣的教學資源顯然與繽紛復雜的現實生活是不同的,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調動作用有限。為此,教師在進行“統計與概率”內容的教學時,應當引導學生“移情別戀”,讓他們走出刻板的課本,回到他們所熟悉的現實活動中,讓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親切之感,并把對生活的熱愛之情轉化為學習的動力,進而萌發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的“游戲的公平性”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問學生:“你們玩過飛行棋嗎?”這時學生的眼睛一個個都亮了起來,“當然玩過??!”學生們顯得有些興奮?!帮w行棋這個游戲一般來說先走的那個人會占據一定的優勢,你們平時都是采用什么方法來決定誰先走呢?”教師緊接著問道?!拔乙话阌檬^剪刀布決定!”一個聲音說道。“我習慣用猜手心手背的方式!”另外一個聲音說道。一個小男孩認真地說道:“我和朋友都是直接轉骰子,誰大誰先走?!薄诮涣魍暌幌盗械呐袛喾绞街?,教師笑著問學生:“你們覺得你們的方法公平嗎?”課堂瞬時陷入了一片沉靜,學生不太敢回答這個問題,生怕出錯。教師接著說道:“這個簡單的問題涉及到‘游戲的公平性’問題,也是你們經常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現在你們愿意跟著老師一起來探究這個問題嗎?”學生的好奇心被充分調動,一個個都興致盎然地點點頭,為接下來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數學課本中的教學內容在現實生活中不乏原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充分聯系學生的生活,將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之情轉化為對數學學習的濃厚興趣。
二、與生活實際相聯系,注重教學實踐性
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歷和生活經驗,使學生能夠將數學知識理論應用于現實生活,將數學的價值展現得淋漓盡致。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和學生們一起探索學習的奧秘,學習新的數學知識。例如,教師可以通過摸紅球判斷概率這個實例來進行教學,教師可組織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以四個人為一個小組單位,教師在盒中分別裝入一個紅球和一個白球,每個小組的同學輪流摸球,組長記錄好每個人摸球的顏色,然后再將其放回,將這個環節反復 20 次后,將每個人具體的摸球結果寫在表格中,組織學生算出摸出紅球的次數與摸出白球的次數分別占摸球總數的百分比。然后可以運用列舉法(包括列表、畫樹形圖)計算簡單事件發生的概率。與此同時,還要注意讓學生充分認識模擬實驗的必要性,培養學生依據問題背景設計合理模擬實驗的能力。結合學生的學習經驗,運用統計知識來分析生活中的實例,可以讓學生的數據統計、分析能力得到提高,同時還能讓學生對現在的知識和先前掌握的知識進行充分聯系,感受到條形統計圖與統計表的區別。
三、注重生活經驗、創設合理情境
新課標的一個重要理念是“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這也是達到最優教學效果的方法之一?!皵祵W來源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與統計相關的生活場景,需要教師組織活動或在課堂上創設情境來引導學生研究和體會。統計初步知識的教學,應該淡化術語與純粹計算的學習,強調結合生活經驗設計合理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對統計概念、圖表等知識的探究過程中,深度挖掘統計初步知識的內涵,理解其中所蘊含的統計背景。三、“統計與概率”教學——加強數據分析能力在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中,“統計與概率”旨在讓學生學會處理數據,包括平均數、中位數等的計算。要讓學生置身于具體問題、具體情境中,才能讓他們更深刻地理解統計的概念,從收集、整理、分析數據的過程中,建立起解決問題的思路?;貧w本源,其實統計與概率的計算最終是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事與物的數量關系:隊列的人數、氣溫的變化記錄、出生的年月等。在教學中,教師要有有意識地鍛煉學生的分析與統計、計算能力。正如可以利用體育賽事引導學生制作復試折線統計圖,在課堂上引導學生統計在北京奧運會,中國、美國、俄羅斯三國所獲金牌數;又或是引入動畫片的元素,讓每位學生說出最想看的一部動畫片,統計找出班級里最受歡迎的動畫片。學生在這個自主收集分析數據的過程中,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也豐富了認知結構。
結論
從生活實際出發,解決問題,并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探究,訓練良好的數感、空間想象力、數列感知、數據分析、綜合思考與動手能力,改變機械式學習與脫離生活的“懸浮”式學習模式,實現“統計與概率”教學的生活化,這也是響應新課改中對數學教學的要求,讓教師的數學教學與學生的數學學習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共同邁向新的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 曾惠瓊.小學數學低年級解決問題方法和策略[J].讀寫算,2018,(3):176.
[2] 范建彩.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感悟點滴[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38):228-228.
[3] 國輝.淺議小學數學中統計與概率的教學[J].散文百家(下),2019,(2):181.
[4] 肖常經.生活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育中的探析[J].山西青年,2016,(20):15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16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