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學中如何培養小學生學習興趣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自“生本理念”被提出以后,學生一躍成為了學習的主體、教育的核心,其學習興趣、學習狀態、學習能力成為了教育者關注的重點內容,而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是開展一切教育活動、促使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本文圍繞如何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探討,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議,旨在改進課堂教學的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關鍵詞:小學生 學習興趣 培養方法
小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能力相對比較差,需要個人興趣的督促和激發才能穩下心神投入到學習中去。因此,作為學生的主要管理者和引導者,教師應當以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切入點,在有意識、有計劃地教學中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感受到知識的奇妙,進而抱著極大的熱情主動參與到教師組織的學習活動中去,不斷改善個人的學習狀態,最終提高自身學習的質量。[1]
一、教師加強學習,在學生中樹立威信
小學生具有極強的模仿能力,而教師就是學生在學校的主要模仿和學習對象。當教師具備高尚的品德、高雅的情趣、豐富的學識、新潮的思想時,學生對于教師的崇拜感和尊敬感也會不斷上升,也會對教師所教的科目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更樂于去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和教師一起推動教學成績的提高?;诖耍W教師應當加強自身的學習和完善,通過專業學習和培養,為自己的知識體系灌入活力,用知識武裝自己、用能力創新課堂,并進一步增強愛崗敬業精神、明確自己的榜樣力量,為人公正、公平,處事不偏不倚,待學生親切有度,在學生間樹立起良好的威信。當小學教師能夠通過個人魅力征服學生的時候,學生們對于教師和他所教授科目的認同感越來越強烈,學習興趣也就會越來越濃厚。[2]
二、加強師生互動,構建和諧關系
學生和教師之間應當是亦師亦友的關系,因此除了尊敬和崇拜之外,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和親近也是提升小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有效方式。小學教師應當懷抱教育的初衷,堅持以“愛”育人、真心待人,時刻謹記與學生“平視”,學會尊重和傾聽學生的心聲,通過自身的努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指導學生解決學習問題,使其在學習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如,小學教師上課時要保持微笑,給學生一種輕松的課堂感受,試著用微笑鼓勵學生發言、激勵學生改進學習中的錯誤等,使其抱著愉悅的心情參與到學習中,滿懷興趣的去探究教材中的各種知識,收獲應有的學習成果;小學教師也要在課堂教學中適當給予學生相應的評價和表揚,激起學生的上進意識和自我認同感,使他們感受到來自老師的尊重和肯定,為自己樹立更高遠的理想;同樣的,教師要秉承著分層教育的理念,在課堂上不拿難度較大的問題去為難學困生,而是選擇適合其學習水平的問題,指導他們以基礎知識學習為主,保護他們在課堂上的自尊。當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系一點點改善以后,二者在課堂上的有效互動也會增多,學生從老師的鼓勵和認可中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并將這種積極的情感升華成了自身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方式新穎、有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現代教育體系中出現了許多新型的理念和理論,小學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優勢,為學生構建一個富有趣味的課堂學習環境,讓學生在意識到自己主體地位的同時,對學習產生興趣。小學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在課堂上用多媒體設備為其播放相關的教學視頻、圖片等畫面,刺激小學生的感官,打破小學生對課堂學習的傳統認知,將小學生對于新鮮事物的興趣轉移到教學內容中,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老師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發揮其自主能力,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擁有發言權和主導權,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體驗學習的樂趣;老師也要學會因勢利導,將“游戲”引進小學生課堂教學環節中,優化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讓小學生在玩耍中掌握知識、應用知識,并將知識融會貫通;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也是需要教師進行引導和培養,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抓住每一個合適的機會讓小學生自己動手制作教學模型、繪制學習圖片活卡片等,給學生一種不同的學習體驗,由此引發他們對于相關知識的探究興趣,強化教學的效果。
四、重視課外實踐,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
實踐出真知,課外實踐活動能夠讓小學生在課堂之外放松心情,同時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其感受到所學知識的具體用途,在校園中快樂學習。如,植樹節的時候,小學老師可以給學生分組,讓他們在學校的綠化帶中種幾株植物,定期澆水、施肥,實時記錄植物的生長變化過程,可以借助照相機拍攝植物在不同時期的姿態、顏色、高度等,然后到后期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依據自己觀察記錄的結果,用日記形式將植物的生長過程整理成一段或一篇具體的文章,用數學統計知識將相關數據制成統計圖或統計表,并用已知的科學知識來解釋植物生根發芽的原理等。在這種一舉多得的實踐活動中,小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對知識的用途有了全新的認識,在之后的學習活動中會更加愿意投入自己的熱情,盡可能掌握更多的知識。[3]
五、精心設計課后作業,重塑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后作業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果、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的有效途徑,有趣的作業能夠調動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興趣,深化知識的內涵。如,小學老師可以參考教學的具體內容,為學生設計一些難度適中的手工作業,并且要保證學生在制作手工的時候能夠用到當天或以前所學過的知識,以這種新穎的方式讓學生復習和運用所學知識,提高其學以致用的能力。設計作業的時候,老師也可以用現代的高科技手段,通過與家長的溝通配合,讓學生在固定的網站完成當天的作業,教師可以將作業設置成網絡游戲的模式,讓學生“通關打怪”,并在線評分,給予金幣獎勵等,以便讓小學生用充滿趣味的方式完成課后學習的任務。
結語
小學教師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時,要綜合考慮小學生的發展特點、教材內容的設置、現代教育理念等因素,選擇和創新教學手段,讓學生在充滿活力的課堂中迅速掌握知識,得到有效的反饋,以此不斷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
參考文獻
[1]劉吉興.在教學中如何培養小學生數學的學習興趣[J].快樂學習報:信息教研周刊,2014.
[2]劉麗杰.淺談在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小學生學習興趣[J].讀寫算:教育導刊,2015(23).
[3]張玉蓮.在教學中如何培養小學生學習興趣[J].讀寫算:教育導刊,2015(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53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