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不忘初心,立德樹人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德育教育是教育領域中的工作重點,也是保證學生將來能夠更加合理運用所學理論知識的教學元素。在小學的教育工作中,教師應當利用貼近生活的授課手段、以及以身作責來發展學生的優良素質。德育教育同樣應當被滲透于各個科目中,每一位教師都應當擔負起培養學生德育素養的重要責任,以此來確保小學生能夠在學校內收獲更加全面的受教育成果。因此本文將探討小學的德育教育在各科目中的具體開展方案。
  關鍵詞:立德樹人 小學教育 德育教育 德育素養
  引言
  小學階段是學生的性格、素養、觀念的最佳培養時期。如果教師可以在小學的課堂中利用正確的手段來讓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觀念、高尚的德育素養,那么這些優良的品質很有可能會伴隨學生一生。相反,如果小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功利性,僅僅把教學重點放在了學生的成績方面而忽視了學生的全面發展目標,那么學生就很有可能會因此形成對于學習的消極看法以及不完善的德育觀念,在將來進入工作崗位后,就會被形容成“半只腳踏入社會的人”。因為他們只能夠運用在校內所學到的知識技能,卻缺乏足夠的人際交往能力,這些都是不夠完善的學校教育所導致的不良影響。所以為了讓學生能夠在日后成為既有才又有德的健全型人才,在小學階段就為德育教育畫上完美的起點是很重要的。
  一、利用貼近生活的教學方式來開展德育教育
  德育素養是體現在生活中日常行為規范的一種方式,所以為了能夠更好地開展德育教育工作,將課堂的教學模式生活化,讓學生能夠通過歸回日常來接受德育素質的熏陶才是最高效的。并且德育素養的運用場所也是平常的生活環境,而不是各科目中的專業知識內,所以利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是體現德育教育方針的重要手段[1]。
  比如課堂討論就是一種非常貼近生活的學習模式,在一所實驗小學內,一位教師就會經常利用這種模式來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比如學生們在學習數學科目中的“認識圖形”時,教師便讓學生們開展了自由討論的形式,學生們可以開放性的與任何學生和教師來討論他們在生活中所認識的一些規則圖形。教師沒有為學生的討論增添過多的要求,這樣學生們就可以感覺更加自由,從而會更容易將自己的本質品格展現出來。之后在與學生進行討論時,教師會仔細的觀察學生的肢體動作以及語言用詞,當學生稱呼教師“你”的時候,教師便告訴學生要用尊稱“您”。當學生由于放松而展現出一些輕浮的動作的時候,比如用手指指別人或者蹺二郎腿等等,教師也會及時對學生進行糾正。這么一來,雖說教師的教學目的依然是教授關于數學的圖形知識,但是這位教師卻成功地利用了生活化課堂的構建來發掘并且幫助學生改正了一些不良的用語以及肢體動作,讓學生們在學習時逐漸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
  二、教師要以身作則起到熏陶引導作用
  教師是一種高素質要求的職業,體現出優秀的品德素質是作為一名教師所必備的職業需求。而且小學生由于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這時候的他們擁有很明顯的模仿傾向,特別是對于自己身邊的人。在小學生的眼中,一些比較高大成熟的形象比如他們的父母和教師,所做出的行為都會被認為是正確的,所以如果連教師的自身都會出現惡劣道德素質的體現,那么對于小學生必定會產生嚴重的行為影響[2]。
  教師對于小學生的影響作用也主要體現在言行方面,這是由于在授課期間,教師主要是通過語言和肢體動作來與學生進行交流的,所以對于教師來說,文明的用語、端莊的站姿坐姿、與學生溝通時的態度等等都是需要注意的方面。即使小學生再怎么調皮不聽話,教師也不能夠使用不文明用語和肢體暴力,否則這些行為會對全班觀看的學生造成嚴重的心理扭曲。
  處理好對于教學資源的運用同樣重要,這是因為在現代課堂中,教師對于多媒體和電腦的使用越來越頻繁,在用多媒體向學生播放與教學相關視頻或者圖片時,教師需要確保這些教學資源的內容足夠積極向上,不會對學生的素養方面造成不良影響。
  三、在不同的學科內滲透立德樹人概念
  1.利用體育課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能否與周圍的同學進行良好的合作,是對于一個學生道德素養多方面的體現。在體育課上,體育教師通過為學生多安排一些團隊合作類的體育項目,比如籃球、足球、接力跑步等等。學生們就可以獲得更多練習團隊合作能力的機會。為了能夠讓學生能夠形成協調的團隊,教師便要教授學生如何在進行合作時多考慮其他隊員的感受、尊重別人在隊伍中所付出的努力成果、多使用鼓勵性的語言來增添其他學生的表現動力。一旦學生在協作過程中出現了爭吵不和的情況,體育教師應當及時幫助學生化解矛盾,并且教育學生建立友誼的重要性[3]。
  2.利用語文課程培養學生的正確道德觀念
  語文科目中由于涉及到了許多的閱讀教學內容,而一些課本和教材中的文章都會包含一些非常積極優良的中心思想,教師可以通過對于這些正確道德觀念的教育來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
  比如在三年級下冊語文課本中的課文《爭吵》中,作者就介紹了他曾經與同學產生爭吵,但是卻由于雙方都選擇了原諒而最后恢復友誼的小故事。一位語文教師在進行對于這篇課文的授課時,不但只是教授了學生們課文中的生字生詞以及中心思想,還讓學生們回憶了曾經自己原諒別人以及主動承認錯誤的場景。有一些學生大膽的在課上說出了自己犯錯但是主動承認的經歷,也有的學生為大家分享了別人犯錯但是自己寬厚的選擇了原諒的事跡。最后教師對于這些學生進行了表揚,讓學生不但通過這種分享的形式來體會了寬容與原諒的偉大素養,還通過表揚與鼓勵讓學生將這種優秀素質持續發揚下去。由此可見語文的閱讀教學中的正確教育方案起到了培養學生積極道德素質的效果。
  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的教學課程中滲透立德樹人的道德素養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工作重點之一。首先,教師應當應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來發現學生素養方面的不足并且幫助學生進行改正;以身作則利用優秀的品德素養來熏陶學生同樣是教師義不容辭的義務;在具體的科目中,比如體育和語文開展道德教育也是合適的手段。小學教師可以對于本文中的教學手段進行理論借鑒,來開展更加科學合理的德育素養教學工作。
  參考文獻
  [1]韓春明.不忘初心,立德樹人——做好職業學校學生引路人[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8,No.51(03):138-140.
  [2]杜曉平,毛宗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匯式教學實踐探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No.581(14):31-32+35.
  [3]張愛珍.小學生良好習慣培養實踐探索[J].教書育人,2018,650(28):8-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576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