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空間中造園手法的轉譯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以蘇州絲綢技藝室內展示空間的設計思考為載體,探討在新時代背景下具體以何種方式向大眾展示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先是對我國園林藝術在當代設計語境下的傳承發展進行闡述,再將蘇州絲綢展館的設計細節進行展示,整體上是以現代設計構成手法與材料的結合來呈現空間的當代審美視覺。設計通過縱向的空間形式轉化、橫向的文脈梳理來構建出易于現代大眾學習和了解中國絲綢工藝的窗口和平臺。通過具體的物象設計,理論探討對“博”與“物”的轉譯,找尋嫁接中國傳統園林造景藝術中“古”與“今”的對接橋梁。筆者通過本次設計探索認為:具有民族使命感的設計師在精準把握時代脈搏的同時,可以從傳統文化中吸取設計養分,并將之繼承和發揚。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絲綢技藝;中國園林藝術;展示空間
  1 中國園林藝術在當代設計語境下的傳承發展
  1.1 認識本溯
  中國古典園林的建成源于中國人對自然山水的情懷,反映了人與自然環境的交融關系,在有限的空間內,將古代文化知識、哲理觀念和審美情趣通過栽花植木、疊山理水以及配置園林建筑反映出來,并且大量運用了楹聯、碑石、雕刻、書畫、匾額、擺件、家具陳設等,[1]從而構成風景如畫、充滿詩意的文人寫意山水園林,“縮千里江山于方寸”,在有限空間內創造出“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意境。[2]中國古典園林將亭臺樓閣、游廊軒榭、山水泉石和花草樹木組合在一起,巧妙地運用了多種造園藝術手法和技巧,模擬自然的山水風光,創造了“身居鬧市而近自然”的理想空間。寫意是中國畫最大的特性,中國古典園林通過匾額楹聯、山水泉石、園林建筑、植物季節變化等要素再造了大自然的縮影,達到了情景交融的意境,是中國畫的寫實版。[3]
  1.2 關聯當下
  現代園林景觀的造園思想源于中國古典園林,體現在造園手法和景觀布局兩個方面。它將傳統中國園林的精神訴求與內涵通過現代的景觀設計元素和設計語言表達出來,把傳統與現代的園林景觀設計元素結合,以現代人的審美興趣和功能需求來創造具有傳統韻味的園林景觀,讓中國傳統藝術在現代得到合適體現?,F代園林景觀運用現代手法對中國古典園林中的傳統符號進行衍變、簡化,傳承了中國古典園林,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底蘊,并豐富了現代園林景觀的造景形式。
  2 蘇州絲綢展館的設計
  展示空間的內部設計運用蘇州園林的傳統元素,始終貫穿園林的庭院造景藝術。中國園林的傳統元素與現代室內設計工藝手法相結合,把園林藝術融入了室內設計。展覽在空間序列上通過夾敘夾議的敘事結構,粗線條梳理了蘇州絲綢的發展歷程,通過歷史文脈、科普性的信息與具有敘事性的空間構成整體空間暢想,讓游客在具有中國造園符號的室內場景中參觀、體驗絲綢的制作工序。
  2.1 空間序列的布置
  展示館主要分為序廳、展示區、互動體驗區、休息區、售賣區五個區域。
  蘇州絲綢展示館的一層為序廳。序廳是參展者步入展館的第一部分,序廳的設計寬闊莊重,形式上以簡練概括、不落俗套的表現手法烘托主題,[4]創造意境,通過視覺暗示感染觀眾情緒,調整引導游客的心理狀態,以達到更好的參展效果。
  二層為展示區和休息區。展示區是由展臺、絲線引導參觀者的行動方向,展臺的造型設計以展示品絲綢為出發點,設計靈感來自展示品絲綢的絲滑、靈動特征。絲綢服飾展臺利用絲線打造空間的分割,既突出主題,又增添細膩的人文情懷。展示館內多個絲綢傘面的傘懸浮于空中,高低錯落,與周圍的白凈空間形成了極富設計感的藝術空間。環廊的休息區筑有廊亭、竹林和荷池。廊亭頂部采用金屬網板材料,通過館內光線濾過金屬網板呈現出重重疊影,竹影、水中廊亭倒影與燈光掩映下的空間構成了豐富的層次。所謂的虛,有虛空之意,或者說“無”,實指實景,就是實在或實質,或者說“有”,容易被感知,比較具象、有形。[5]景為實,影為虛,兩者在設定的環境中相生相長。
  三層為互動體驗區、售賣區和休息區。其構筑物造型來源于中國古代園林的亭廊軒榭。其頂部依舊采用金屬網板材料,力求展示館內設計元素和材料的統一。圍繞三層環廊,懸掛了多個投影幕布,其形狀模擬了古代園林的景窗。
  售賣區的展賣空間以“水榭”造型為核心設計,景觀取其意象,輕質地白色鋼結構圓柱、木金色鋼結構的欄桿與水榭造型相結合,營造了明朗靜謐的空間氛圍,地面鋪裝由藍底水磨石構成水面。立方體貨架以高低錯落之勢轉譯了中國傳統園林中的堆山疊石之意,貨架上方懸掛多個金屬框架,內部填充棉花來代表云的效果,營造了山云之間的意境。
  2.2 顏色意向的選取
  展示館空間色系主要選用淡雅素凈的黑、白、灰色彩,結合中國園林設計定位,還經常使用綠色及木色,這些色彩共同營造出吉祥、祥和、純潔、寧靜、內斂的空間氛圍。白色主要用于墻面裝飾,展臺和散落在地面上的白石等,營造出純凈、吉祥的空間氛圍?;疑饕糜诘孛驿佈b、展賣架、座椅等小品,突出典雅、幽靜的空間氛圍。黑色用于小品等,營造平靜、內斂的空間氛圍。綠色主要用于植物色彩,以綠色為主,點綴一些開花植物,營造出寧靜、優雅的空間氛圍。原木色是天然的色彩,通常與灰色、白色等搭配使用,用于鋪裝、座椅、小品框架等,體現出現代園林景觀設計遵循中國古典園林“雖由人作,宛若天開”的造園特點。
  2.3 園林小品的構建
  中國古典園林栽種花木以多品種植物混合種植和天然多層次為主。與之相比,展示館內景觀植物設計需要簡潔明快。植物主要選擇花朵淡雅輕盈、葉片清新俊逸和枝條樹干修長的種類為主,營造出富有中國文化意境的植物空間。展示館中亭臺軒榭和展品為靜,多媒體、光影等為動,營造了一個生動活潑的動感展示氛圍。館內的門窗采用了蘇州園林門窗的設計手法,使處于靜態的構筑在借景、隔景、框景、分景的作用下呈現出千變萬化的形態,對有限的空間進行無限的轉化,以達到移步換景的動態效果,層次豐富,相互呼應,動靜相融。
  3 結語
  展示館的設計不僅僅是設計師對其造型意境的表達,更與參展者的身心體驗有密切的關聯。展示館內的互動體驗區設有桑蠶絲織的體驗區,親身體驗一次完整的傳統桑蠶絲織技藝,能使參展的觀眾體驗到絲織的樂趣,達到了讓更多人了解中國絲綢文化并把這種技藝傳承下去的目的。另外,當代的展館需要科技新媒體技術,實現藝術與科技的結合,增強了參展者的知識性、互動性、樂趣性。具有民族使命感的設計師不僅會考慮具體的空間物象,還會在傳承傳統園林藝術的同時把握時代脈搏,借助現代美學里的構成法則使作品呈現出雅俗共賞的精神境界。
  參考文獻:
  [1] 樊麗.從蘇州園林探求中國古典園林美學思想[J].大眾文藝,2009(3):86.
  [2] 陳躍中.傳承文人情趣,彰顯當代精神——探索當代文人園之路[J].中國園林,2016(4):40-44.
  [3] 姜凌,萬婧,潘鄱.新中式景觀初探[J].北方園藝,2011(6):119-121.
  [4] 樊靈燕.淺談博物館序廳設計[J].室內設計,2006(4):45-48.
  [5] 崔全順.淺析虛與實在傳統造園中的審美特征[J].美術大觀,2007(5):54.
  作者簡介:李迎丹(1983—),女,山東人,研究生,天津財經大學珠江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設計藝術學。
  通訊作者:劉暢洋(1997—),女,天津人,天津財經大學珠江學院本科在讀。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629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