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人工林近自然森林經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本文通過對人工林近自然森林數據的統計分析,主要對遼寧省林區人工林的經營現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論述,并且提出了對所存在問題的相應建議與對策。
[關鍵詞]人工林;近自然森林經營
為了詳細地了解以往人工林的經營情況,總結人工林經營的歷史經驗,更好地指導新時期人工林的經營與發展。對人工林面積較大、經營比較規范并且具有代表性的林區,進行了不同年代的人工林經營現狀調查。通過現地調查,資料匯總,對目前人工林經營存在的相關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探討。
1近自然林的概述
歐洲林業在走過了大面積純林種植后,出現了地力衰退、病蟲害頻發、系統穩定性差等種種弊端,人們逐漸認識到遵循自然規律,以自然的力量改造、經營森林,將會使森林產生最大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也正是在這種觀念逐漸深人人心的時候,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造林學教授卡爾嘎耶(KarlGayer)率先在其著作“Geschichtewald(歷史森林)一書中寫到“我們師法自然而不應該過于遠離大自然的規律,我們實施項目時第一和首要的工作是將遵循自然法則辦事,人類的力量只是第二位的”,他在文中還提到“森林生產的奧秘在于森林系統內所有力量的和諧作用”、“森林生態系統多樣性是所有生命因子互棲共生、平衡組合的必然結果”等理論。
2采伐對象研究
人工落葉松用材林的中齡和近熟林分,應具備下列條件:1、按市場需求,巳達到工藝成熟,可以取得最佳經濟效益的林分;2、立地條件好,伐后適于營造速生豐產的林分(現有林分己遭到破壞的可以優先安排);3、林齡一般在2O年以上,林分平均胸徑12cm以上。
3采伐限定條件
進行人工落葉松林經營采伐的單位或個人必須具備下列條件:1、區域造林任務基本完成,已進入以培育現有林為主要任務的經營階段。2、產權明晰,森林資源清楚,檔案管理健全,并有上級部門批準實旌的森林經營方案。3、經營管理水平較高,能認真貫徹執行林業法規政策,并能按照技術規程和操作規定的要求組織生產。4、年經營采伐面積不準超過落葉松人工中齡林和近熟林面積的20%。5、采伐作業小班必須進行全林每木檢尺,以保證采伐株數和采伐蓄積的準確性。6、造材工藝設計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本照提高經濟效益的原則進行。
4采伐方式的確定
以皆伐為主,連片皆伐面積一般不應超過5公頃;地勢平緩,容易更新的,最大面積不超過l0公頃。
5采伐管理措施
調查設計執行DB21/706—2013《森林經營技術規程》中的調查設計;經營采伐納入規劃期采伐限額管理,實行限額采伐,限額總量調控,由縣級林業主管部門下達年度經營采伐計劃,不得計劃外采伐;經營采伐更新作業設計,由林業站按森林經營方案負責編制,報縣級林業主管部門審查批準;經營采伐要結合實際,開展科學試驗,設立固定樣地,適時觀測,建立檔案,積累資料,認真總結,不斷提高經營水平;經營采伐的木材收入,要優先安排和保證采伐跡地更新,幼林撫育和管護所需資金。
6更新操作措施
按照速生豐產標準組織營造新林。一是作業設計。更新作業設計執行DB21/706—2013《森林經營技術規程》。二是更新時間。當年采伐,當年秋季或次年春季更新。三是樹種選擇。需要調整林種、樹種結構的,可按照本地統一規劃選擇適宜樹種,但東北地區一般應以紅松、樟子松、紅皮云杉、水曲柳、黃菠蘿、胡桃楸、紫椴等較珍貴樹種為宜。四是更新苗木標準。采取人工植苗造林。選用出圃的良種壯苗,全都使用I級苗造林。五是整地標準。采取穴狀或帶狀整地方式,穴徑和帶寬50cm以上,整地深度30cm以上。六是栽植密度。根據不同林種、樹種,采取不同的栽植密度。一般紅松每公頃1650株,落葉松每公頃3330株。七是栽植質量。按“三埋兩踩一提苗”要求實施。做到根系舒展,分層填土,扶正踩實。8、更新質量。當年更新成活率85%以上,三年保存率80%以上。
7落葉松人工林的培育方向問題
落葉松是我省唯一的早期速生的針葉鄉土樹種,適宜培育中小徑材。據以往的試驗表明,16年生落葉松人工林已達到工藝成熟,30-40年左右平均生長量出現高峰以后開始逐年下降,表明已達到了生理成熟。按省撫育規程標準表的規定,40年生落葉松人工林的平均胸徑為22cm。實踐證明,培育中小徑材的內部收益率均是較高的。當前,規定落葉松人工林41年為主伐齡,不論從土地利用率、經營效益、市場需求和落葉松自身的生長發育規律,都是值得探討的。適當發展中徑材用材林,按照定向培育的要求和落葉松早期速生的生長發育規律,對現行的技術規定應作必要的修改。營造速生豐產林的造林密度為公頃4440株。中小徑材培育造林密度3330株/公頃,間伐3—5次,間隔期3-5年。
8紅松人工林早實分權問題
天然闊葉紅松林,一般林齡80—140年時,樹高長到18-22m,主干開始結實分權。紅松人工林由于采取全光培育,光照條件的改變,打破了紅松正常生長發育節律,促進了紅松人工林的早實分權。一是選擇珍貴闊葉樹種營造混交林,使紅松幼齡階段得到闊葉林庇陰和保護,促進紅松高生長,加速天然整枝,防止早期結實。二是紅松幼齡林撫育時,要砍掉抑壓紅松幼樹上方闊葉樹,保證充足的上方光照,其周圍保留適當數量的喬灌木,給紅松林側方庇蔭。調節光照,改善林地條件,培育優質高產的紅松林。三是保持紅松林木的合理密度。四是采樹時注意保護母樹,防止折斷頂枝或傷害頂芽。根據紅松的生物學特性和系統發育的規律,為培育優良的大徑材,提倡營造針闊混交林,或采取保留天然闊葉樹的辦法,形成天然、人工紅松針闊混交林,避免形成紅松純林。對現有的紅松人工林,已經形成針闊混交紅松人工林,伐除影響紅松生長的闊葉樹。對已經形成紅松純林的人工林,要按經營密度表的要求,保留合理密度不搞高強度間伐對己結實分權的紅松人工林,采取截干的辦法,減少營養消耗,促進新的主枝形成,保持紅松的良好干形。
9結語
人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是保障擁有正常生活基本條件的基礎,提高人工林近自然森林經營是促進我國生態環境逐漸得以改善的必備條件,提高森林覆蓋率,促進生態發展。因此,應重視林業經營建設工作,努力提高林業經營推廣水平,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賈正民.近自然森林經營理論指導下的森林培育淺析[J].山西林業科技,2016,45(3):61-62.
[2]郭瑞建.在我國實施近自然森林經營的分析[J].中國林業產業,2017(01):12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99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