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西方發達國家高等職業教育模式對我國的啟示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歷經百年的發展,西方發達國家的高等職業教育在教學模式,人才培養以及技術應用與開發等方面均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成績。本文基于對美國、英國、德國高等職業教育模式的分析,并結合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現狀,擬借鑒西方發達國家高等職業教育的優秀經驗,以期為我國高等職業教育體系的建設與完善添磚加瓦。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技術應用;啟示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21.204
  1 西方發達國家高等職業教育模式
  1.1 美國“技術準備制度”模式
   美國政府于1990年提出了“技術準備計劃”,該計劃的實施主要是以發展經濟為目標,其辦學主體構成有地方職業技術院校、社區學院以及四年制的各類高等院校。除此之外,美國聯邦政府對各個州政府,相關企業以及院校等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將就業、技術水平的提升以及教育效率等方面有效的融合為一體。
  1.2 英國“工讀交替”模式
   社會生產對工人的素質要求不斷提高,傳統學徒制的不足日漸凸顯。針對于此,英國提出了“工讀交替”的教學模式。在該模式中,學徒期持續時間為四至五年,在完成整個學徒訓練計劃并通過相應的考核之后,徒工可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英國的“工讀交替”模式非常注重個體的差異性,除了規定的培訓內容之外,允許徒工額外增加學習的內容或者將培訓的時間延長,并且在延長學習期間,應該政府依舊會給予一定的資助。
  1.3 德國的“雙元制”模式
   德國當前的高等職業教育主要采用“雙元制”的教學模式,即院校和企業之間緊密結合,以企業的人才需求為教學目標,在學生畢業離校前,其所學習的理論知識均可轉化為實踐能力。
   德國目前有55%的學生均接受“雙元制”職業教育,學生在該教育模式中扮演著雙重角色,即在校學生和企業學徒,學校的教師以及企業的教師會分別在學校和培訓企業對學生進行職業教育培訓,此類教學模式的顯著特征是以學生未來的就業崗位為導向,教學與實踐緊密相結合,其所提出的“專科高等學校希望將自己的畢業生培養成更加接近顧客的人才”原則更是印證了這一點。
  2 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現狀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發展,一批以面向地方經濟發展服務,以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職業大學生應運而生。1985年至1998年之間,我國中央政府以及教育部提出多途徑,多模式,多規格以積極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要求,并在全國設立20個試點省市,擬招11萬職業大學生以全面推進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在1999年,我國政府頒布了諸多扶持政策,明確提出大力發展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自此之后,我國高等職業教育進入了大規模擴張階段。在歷經三十余年的發展中,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已發展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于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速度過快,因此存有諸多問題,如: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依舊停留于結構模式的擴張,如何有效提升高等教育類型結構的要求依舊未能有效實現;在就業方面,屬于高職教育范疇的??圃盒.厴I生的就業率偏低,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力度薄弱,并引發高等職業院校生源不足的問題;除此之外,大部分高等院校課程教材無法與時俱進,教育設備投足低下,師資力量薄弱,教師缺乏豐富的業界實務經驗。
  3 借鑒與啟示
   通過借鑒西方發達國家高等職業教育模式的優秀經驗,并結合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特點,以尋求完善我國高等職業教育體系的途徑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實踐指導意義。
  3.1 注重教學的實用性與超前性
   在德國的“雙元制”教育模式中,其不僅注重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另外一方面,德國為了滿足國家經濟的發展需求,亦兼顧到教學內容的超前性,根據國際高新科技的發展動態,并立足于國內技術以及人才的需求,源源不斷的給高等職業技術院校提供最新的信息。
   鑒于德國的“雙元制”教育模式,我國的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可將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和超前性融合在一起,明確培養目標,提升高職學生的實踐動手及操作能力。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需針對于生產崗位的需求,加強實踐性教學,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融會貫通,促進生產發展。
  3.2 構建教師評鑒準則
   教育工作能否取得實質性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和一線教師息息相關。通過教師評鑒準則對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行評估,可以有效的提升教學質量以及教師的專業素養,對于不適任的教師處理也可做到有所依據。
   除此之外,據中國老齡協會2019年公布的《需求側視角下老年人消費及需求意愿研究報告》顯示,我國從1999年步入人口老齡化社會距今已有近20年的時間,我國老年人口凈增人數為1.18億人,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老年人口超過2億的國家。在面對人口老齡化危機的同時,我國不得不面對少子化浪潮的威脅。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8年全年中國人口數據知,2018年出生人口數為1523萬人,而2017年出生人口數為1723萬人,出生人口呈現出明顯的下降,與此同時,自1961年以來,2018年全年人口出生數處于歷史最低值。這從另外一方面反映出我國的勞動力人口占比正在逐年遞減,勞動紅利正在逐漸減少甚至是喪失。
   基于我國的基本國情現狀,對于高等職業技術院校而言,需提前建立高等職業技術院校的創辦特色,以市場機制為基礎,并建立退場機制,多渠道提升高等職業技術院校質量,從而吸引學生前來就讀。高職院校還可大量倡導及鼓勵在職教師進行業界的培訓進修,或者外聘相關領域內的專家進入校園開展實務課程。充分讓學生了解并掌握業界的最新技術,從而提升學生畢業后的崗位適應能力。
  3.3 制定及完善人才培養機制
   以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為原則,嚴格按照市場人才需求為導向,不斷調整我國高等職業院校的規模與結構,學制結構與人才結構,數量與質量。相比較于普通高中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職業教育在人才的培養方向,人才的質量規格等方面均要體現出其特有的辦學特色,院校在自身發展的過程中要不斷塑造自身的品牌形象,加強院校師資力量建設,教材建設以及現代化建設,豐富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學模式,加大教學設備的投入,并在高專業素養教師隊伍的帶領下實現教育的創新。
  參考文獻:
  [1]徐宏偉,鄭君梅.高等職業教育的技術創新實踐:意義、問題與路向[J].教育與職業,2019(10).
  [2]謝俐.奮力推進新時代職業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8(19).
  [3]匡瑛,石偉平.改革開放40年職業技術教育學科發展的回顧與思考[J].教育研究,2018(10).
  [4]楊勝慧,宋嚴.對人口老齡化的幾點再認識[N].中國人口報, 2019-02-18(003).
  作者簡介:董甜(1991-),女,山東淄博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技術經濟管理。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5461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