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與施工處理技術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前,在我國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隨著車流量和荷載量不斷增大,道路橋梁的壓力持續增加,導致很多病害問題的出現。為了進一步保證交通安全,保障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只有采取相應的施工處理技術進行防治,才能保證道路橋梁工程質量?;诖耍疚闹饕獙Φ缆窐蛄汗こ痰某R姴『εc施工處理技術進行分析,以期推動整個交通運輸行業的長期穩定發展。
關鍵詞:道路橋梁工程;常見病害;施工處理技術
1 前言
在經濟的有利扶持下,我國道路橋梁工程進入到高速發展階段,并且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道路橋梁里程和數量不斷增加,與此同時在建設和使用道路橋梁中也時常發生病害,這對道路橋梁使用時間和結構安全有著直接影響,更為甚者還會危害道路橋梁結構的安全。因此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處理,維護道路橋梁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延長使用時間。
2 道路橋梁工程中的常見病害
2.1 層面鋪裝裂縫
道路橋梁工程建設,由于長期暴露在野外環境下,使用頻率較高,受到不同荷載力作用影響。道路橋梁工程在路面和橋面鋪裝層鋪裝中,主要是半剛性結構,此種結構盡管可以提升結構強度和承載力,但是受到溫度影響較大,材料內外溫度差異大,將會出現裂縫問題,影響到路面行車穩定性。尤其是北方氣溫偏低的區域,路面或橋面鋪裝層經常會出現裂縫,由于早晚溫度差異大,受壓性降低,在長期不均勻的行車荷載作用下出現裂縫,嚴重情況下可能出現崩塌。路面和橋面鋪裝層出現裂縫的原因較為多樣,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正是由于路面長期頻繁的使用,較之人行道路而言,機動車行駛道路產生裂縫幾率更高,在行車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急剎車、超載現象,對于路面的豎向荷載力較大,受到嚴重擠壓將會導致路面或橋面受損,出現斷裂層,如果未能及時有效的予以解決,將會導致道理橋梁出現嚴重的質量安全隱患。
2.2 鋼筋銹蝕斷裂
道路橋梁建設中,鋼筋作為其中重要的材料,主要是起到承重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鋼筋結構由于自身特性很容易受到環境因素影響,導致承載能力隨之下降。橋梁的承重結構主要是由混凝土和鋼筋構成,混凝土施工中受到環境因素影響,導致混凝土保護層損壞,鋼筋結構與空氣中的水分接觸,侵蝕鋼筋表面,長期發展中混凝土結構發生不同程度上的化學變化,加劇鋼筋銹蝕問題,嚴重情況下將可能導致鋼筋結構斷裂。
2.3 路基沉降病害
道路橋梁工程在建設過程中路基沉降是最為典型的一種形式,進行道路橋梁施工中,若有軟土和粘性土的出現,首先要采取換填進行加固,若在換填中,對原有土壤并未進行挖除,變會有不均勻的沉降問題,其中沉降病害中最典型就是橋頭跳車。施工人員進行工程中使用材料采取偷工減料,工程質量達不到標準,滿足不了施工要求,導致道路橋梁地基出現沉降問題。
2.4 路面波浪
路面波浪主要是由于施工質量把控不嚴造成的,路面在承受壓力過程中,造成路面出現波浪形狀,從而對行駛車輛的安全造成影響。
3 道路橋梁工程常見病害的施工處理技術
3.1 定期檢修
為了防治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要定期對道路橋梁進行維護和檢修。在進行道路橋梁定期檢修時,要注意橋梁類型和等級的不同,決定了道路橋梁承載能力、通行能力、抗震性及其各種特性的評定檢測標準等都應當有所不同。因此在實踐中,要結合具體橋梁結構的具體設計和實際使用情況進行測評,并根據測評結果有針對性的對橋梁進行維修、加固、改建或者重建等。
3.2 裂縫修補
裂縫修補是處理道路橋梁病害的常用技術,對于開裂較小的裂縫,比如0.2cm左右的裂縫,可以通過先清理、再樹脂涂刷填充的方式進行修補。在涂刷樹脂時要注意裂縫表面需要干燥、涂刷的間隔不宜過長,涂層的厚度應控制在1m左右。對于開裂較大的裂縫,則應當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壓力灌漿技術對裂縫進行修補或填充。
3.3 加固
加固是防治道路橋梁病害的常用施工處理技術,橋梁的加固技術有很多種,這里主要分析兩種:預應力加固法和玻纖套筒加固。
在道路橋梁施工中預應力加固是一種常見的方法,在應用該項加固方法時,應該選擇使用預應力碳纖維板來作為加固材料,這是一種效果比較好的新興加固材料,具有抗拉強度高,抗腐蝕性強以及施工簡單、消耗時間短等優勢,其作用原理主要為:利用碳纖維板自帶的力學性能,通過預應力的作用來改變并優化橋梁梁體的受力狀態,特別適用于橋梁的底部加固。
玻纖套筒加固法是一種適用于水下施工的加固方法。橋梁病害,特別是混凝土腐蝕等病害,常常發生在橋梁的水下部分,如果采用傳統的圍堰抽水施工技術,不僅工序繁瑣、成本較高,耗時也比較長,已經無法滿足當今橋梁建筑行業的發展需求。玻纖套筒加固法的原理是通過灌注漿料的方法,讓強度高且耐腐蝕性的玻纖材質與需要產生病害的橋梁結構形成新的整體,從而起到加固作用。
3.4 路基沉降處理技術
針對道路橋梁工程中存在的地基沉降問題,在處理方法上多以加固技術為主。典型的加固技術包括以下幾種:第一,預應力加固技術。通過預應力加固技術提高道路橋梁的承載力,降低外部荷載對構件施加的影響,同時,提高構件抗剪與抗彎的承載性能。在預應力技術條件下,軸向力會傳遞給被加固構件,當被加固構件截面內力特征出現變化時,構件壓力與部分外荷載之間相互抵消,提高了結構的整體承載力。第二,增加截面加固技術。這種技術操作簡單,多應用于道路橋梁受彎構件承載區域加固領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道路橋梁的整體強度與剛度。第三,粉噴樁技術。該技術主要應用于軟基加固處理中。采取粉噴樁技術做好現場勘查工作,施工場地要平整,具備良好的機械作業條件,同時,通過試樁確定粉噴壓力參數與數量參數等。第四,進行軟土地基處理,還可采取擠密法、強夯法等處理方式,具體處理技術的選擇應以滿足地基處理要求與處理效益為依據。
3.5 保護外露鋼筋并及時進行除銹處理
混凝土及鋼筋等材料腐蝕銹蝕病害是道路橋梁的常見病害,當橋梁的表面結構由于浸泡、風化等原因產生了混凝土腐蝕和脫落等問題時,要及時進行清理和填充,防治腐蝕現象進一步蔓延擴散。同時要觀察有無鋼筋外露問題,一旦發現鋼筋外露,要及時對其進行表面處理,防止鋼筋銹蝕。對于已經銹蝕的鋼筋,要先進行妥善的除銹處理,然后對其進行表面處理和填充,避免產生銹蝕——膨脹——開裂——銹蝕的惡性循環。
4 道路橋梁工程防護病害的建議和措施
在道路橋梁施工中,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病害,保證工程的正常使用,作為相關部門就需要加大各項病害的防治力度,第一,在工程施工完工以后,施工單位要與業主協作統一,對于施工路段要進行交通管制,這樣工程在成型之前就不會有車輛行駛,從而保證施工基礎質量。第二,安排專業人員認真細致的檢查處理工程使用中的打滑、裂紋及波浪等情況,并且記錄好工程數據指標存在的不合格問題,從而起到保護道路橋梁的作用,及時有效的改進和完善維護計劃中存在的問題,保證維護方式動態化管理。第三,對車輛實施限行,讓沒有帶有釘輪車輛行駛,從而就能延長工程使用壽命。
5 結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交通發展受到道路橋梁安全和使用壽命的直接影響,但是目前因為道路橋梁使用效率高、負載量重等特點,促使很多病害發生。為了更有效的防治道路橋梁的病害必須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合理應用施工技術,才能保證道路橋梁的健康穩定運行。
參考文獻:
[1] 運博.探討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與施工處理技術[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8(12).
[2] 朱彥龍.市政道路橋梁施工質量通病的預防及處理對策探討[J].四川水泥,2017(4).
[3] 曾艾梅.探討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與施工處理技術[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9(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80244.htm